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21 16: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地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
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
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
平原
山地
丘陵
高原
盆地
新知导入
地形图的判读
新知讲解
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
 
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陡崖——
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鞍部——
两山峰之间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
鞍部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峰
盆地
鞍部
山脊
陡崖
山谷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平原
蓝色---海洋
黄色---高原、
山地、丘陵
褐色---高山
白色---雪线以上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形图上,把不同
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看
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
陆地表面地形类型
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
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高原:
陆地表面地形类型
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
峰、陡峭的山坡
山地:
陆地表面地形类型
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丘陵:
陆地表面地形类型
四周高,
中间低
盆地:
陆地表面地形类型
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平原:
陆地表面地形类型
地形剖面图
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山体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两山峰之间
等高线重叠
课堂总结
500米
以上
面积较大
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
较为和缓
500米
以上
具有耸立
的山峰、
陡峭的
山坡
500米
以下
地势起伏
较大
无一定
标准
四周高
中间低
200米
以下
宽广
平坦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相对高度
陆地表面五种地形的比较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地面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__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垂直距离,叫
____

地图上,海拔相同各点的连线是
_____

地图上,海洋中深度相同各点连线是
__

2、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等高线
___
的地方,表示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
_____

海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
等深线
密集

1500
海拔
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1)甲地的海拔为_______米
乙地的海拔为_______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
高度为__________米
(3)地面的高低一般用________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大小一般用____________表示.
500
1000
相对高度
课堂练习
3
山峰
读“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数字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
①是________;
③是________;
④是________;
⑤是________;
⑥是________.
(2)①与②是实地距离大约是______千米.
(3)沿着什么路线爬到山顶比较容易,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
沿着④到②路线爬山容易,因为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