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3.1 光世界巡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3.1 光世界巡行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2 16: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3.1
光世界巡行
年级学科
八年级物理
教材版本
沪粤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光学的第一节,让学生了解光的用途,认识光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同时又能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另外光的直线传播、光线等知识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提供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3×108m/s。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探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3)、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重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所以光的直线传播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所谓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一种理想模型,是人们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一种方法。如何让学生认识“光线”这一模型,并运用“光线”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现象,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光学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导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类比和归纳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图片、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
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新课引入:用多媒体画面,拉进光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同学们畅想中拉开本节课的光学之旅。讲授新课:利用教材P46页4幅画面作为引玉之砖,引导学生开展“活动1”,让学生广开思路,多举光在实际中的诸多应用,在讨论思考中意识到光对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这一教学环节毕竟是对光的一些“表面化”的认识,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光了,我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抛出一个问题:既然光这么重要,那么光是什么?激发学生阅读P47页信息浏览,常识性光是电磁波。联系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引出新的问题:光来自何处,又是怎么传播了?让学生举例我们生活中的光来自哪些物体,然后归纳这些物体的共同之处是能自行发光,光源概念作这样的教学处理是为了让学生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便于学生接受,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归纳的能力,也渗透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知道光源的概念,同学们自然想知道光与声音的传播是否一样。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光的各种各样的传播:如扫地时看到射进屋内的太阳光,国庆晚会舞台上的五颜六色的激光束、水底世界的光线等,首先引导学生归纳光是沿直线传播,再追问光在哪些固液气介质中能否传播?在真空中能否传播?同学们在画面的启发下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光线的教学,因为同学们初次接触到模型法,我用奥运会的各项比赛标志启发学生:用线条可以把事物的基本特征勾画出来,从而水到渠成的建立光线这一物理模型。用光线分析影子的形成。对于光的传播有多快,先让学生由跑步比赛时记时是看烟还是听枪声这一现象,争辩声音传播需要时间那光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带着问题阅读P49页光的传播有多快这节内容,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物理上的脑筋急转弯:西瓜切开以前,它的瓜瓤是什么颜色?一间漆黑的屋里,能看见东西吗?要看得见东西,要有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新课引入
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一).光源
光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人们研究并制造了人造光源,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后来又出现了火把、油灯、蜡烛,现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种电灯,人造光源还在发展改进。
回答:(火把、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手电筒等都是能够发光的物体。)
让学生贴近生活
(二).光的直线传播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的墙上产生一个亮点(演示)。请大家猜测,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举例说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探究实验来验证一下。选择的不同器材,设计三个实验分别观察光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是如何传播的?①光在空气中
传播。②光在水中
传播。③光在玻璃中
传播。归纳: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回答:见过,比如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直的,手电筒射出的光也是直的,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现在有的建筑物上打的光束也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介绍光线的概念
由于平时我们见得最多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情形。所以物理学中就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吗?。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三.光的传播有多快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可认为是3×108
m/s.2、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v气>v水>v玻四、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影子、皮影戏、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看齐、激光准直、瞄准射击。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①影子的形成
手影戏的展示.启发学生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②日食、月食的成因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③小孔成像:学生完成P70想想做做小孔成像的条件是:小孔很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像特点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的像形状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的像的调节:物近像大
从生活中的现象分析,更能使学生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板书3.1
光世界巡行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二、光源三、光是怎样传播的?    四、光的传播速度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