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苏教版同步课时作业3.6.4植物的呼吸作用
1.天刚亮时树林里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这主要与植物的哪项生理作用有关(???)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2.正确表达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
A.有机物十氧 → 二氧化碳十水+能量 B.水十二氧化碳→ 有机物十氧十能量
C.水+氧 → 有机物十能量十二氧化碳 D.有机物十二氧化碳 → 水十氧十能量
3.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图示是光合作用,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
C.图示是呼吸作用,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4.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密闭温室大棚内,会感到气闷。主要原因是(???)
A.蔬菜的呼吸作用使温度降低 B.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蔬菜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 D.人体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5.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气体可使( )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浑浊石灰水变澄清
C.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绿色叶片变蓝
6.下面是某小组进行实验时设置的装置图,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
A.
B.
C.
D.
7.某同学想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应该采用透明的袋子
B.塑料袋中的枝叶不需要新鲜健壮
C.最好把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D.验证成功的标志是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混浊
8.种子能够呼吸吗?生物小组将萌发和煮熟的小麦种子分別装入甲、乙两瓶中,放到温暖地方一天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检验,结论与分析不符的是( )
A.乙瓶是为了设置对照
B.选择等量的种子是为了控制变量
C.甲瓶蜡烛熄灭说明种子呼吸消耗了氧气
D.结论是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9.我国北方农村常把红薯贮存在地窖中,人们在进入地窖之前,往往先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中,目的是( )
A. 测量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 测量地窖中氧气的含量
C. 为了能够看见地窖中的东西 D. 测量地窖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10.在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1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是( )
A.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
B.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1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13.下列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D.干燥、低温有利于储存粮食
14.以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呼吸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气体变化时,A装置中的植物种子为萌发的种子,则B装置中的植物种子应为同种等量的__________的种子。一段时间后观察,A装置小烧杯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
(2).探究呼吸作用是否有热量释放时,A、B装置外都应包裹__________,实验预期结果是:A装置温度计读数__________B装置温度计读数。
15.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乙实验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__________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________(填“能”“不能”)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因此,夜晚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天刚亮时树林里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的概念。
2.答案:A
3.答案:C
解析: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A错误;如果图示是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表达式以及箭头方向可以判断: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B错误;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呼吸作用的公式如图: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可见呼吸作用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表示进入的①应是氧气,表示砍出的②是二氧化碳,C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 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D错误。
4.答案:B
解析:夜间无光,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反而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氧气减少,因此人会感到气闷。
5.答案:A
解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呼吸作用产物的验证实验。A图是将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使植物叶片脱色,可用于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B图中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验证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图验证的是金鱼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D图中透明塑料袋内会出现水珠.验证的是植物蒸腾作用失水。
7.答案:D
解析:实验中若采用透明的袋子,光线容易透过,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实验失败;塑料袋中的枝叶如果不新鲜健壮,呼吸作用可能就会很弱,释放的二氧化碳少,实验结果不明显;如果将装置放入冰箱内,温度过低,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少,实验结果不明显。
8.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结论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9.答案:B
10.答案:C
解析:图中曲线A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图中曲线B代表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所以瓶内的氧气的含量逐级减少,C正确.
11.答案:B
解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分解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其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选项C正确。
13.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A正确。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必须是含有叶绿体的活细胞在光下才能进行,而不是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B错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C正确。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在生产实践上储藏粮食时应该降低温度,抑制蔬菜稂食的呼吸,以减少呼吸消粍、延长保鲜时间,D正确。
14.答案:(1).煮熟(死); 澄清变浑浊;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2)保温层; 高于(大于)
15.答案:(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
(2)黑暗(或无光照);不能;烧杯中的蜡烛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