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苏教版同步课时作业1.2.2探索生命的方法
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 B.假设是一种对结果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在设置对照实验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
C.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
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
A.土壤的湿度 B.温度
C.土壤的湿度和光照 D.光照
5.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 )
A.放弃自己的探究结论 B.适当地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知识一致
C.大胆得修正原有知识 D.否定自己的探究结论
6.在生物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 )
A.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B.与人交流和合作
C.进行必要的推理和判断 D.以上均需要
7.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B.作出假设应有一定依据,不能臆断
C.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也可不同
D.探究实验时可以设置多组实验组
8.当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研究时,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 )
①提出假设
②验证假设
③发现问题
④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9.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B.科学探究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C.科学探究中可以依据假设修改实验数据
D.科学探究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事实和证据
10.在风疹流行季节,学生甲因提前接种过麻疹疫苗而没有患病,学生乙(患过麻疹)也没有患病,学生丙(没有患过麻疹,没有接种疫苗)患麻疹,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
A.学生甲和乙构成一个对照组
B.学生甲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
C.学生乙和丙构成一个对照组
D.学生甲、乙、丙相互对照构成两个对照组
11.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 )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
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
C.设计对照组,除温度是变量外,其它各项都一样
D.需要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
12.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相对比较好( )
学生 实验方案
甲 脸上涂上防晒箱,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 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两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丙 一只手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交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杉的程度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为了解某种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应的影响,下列有关操作不恰当的是( )
A.将小龙虾按性别分成两组,雄性组注射该激素,雌性组作为对照
B.将小龙虾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使两组的性别比例大致相同
C.实验组注射适量该激素溶液,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下饲养
14.一些中学生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业,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身体是否也会产生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在相 同的环境中,将A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B组置于未开机的同样的电脑前,其他伺养条件相同。两个月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甲、乙,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参与实验的雄性大鼠生长状况、词养条件、所用电脑及实验环境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设计B组是为了_____________。
(3)每组都用了 10只而不是1只雄性大鼠,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____________组雄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通过本实验可知,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身体有害。
(4).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对待电脑游戏呢?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灰褐色的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叫?
(2)作出假设: 。
(3)制订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10 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实验。
(4)如果在铁盘中央放1只鼠妇可以吗?为什么?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假设的概念。在科学探究中,假设的提出应该有一定的依据,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着问题来提出,是对实验结果的一种猜测。它可以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并且它不一定与实验结果一致。
2.答案:D
解析:对照实验所起的作用是对比,探究的是一种条件(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称为控制变量。通过控制变量,得出单一变量下的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从而说明问题。因此,除了实验变量相同外,其他变量应当保持相同。
3.答案:D
解析: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余条件要保持一致,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变量的确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研究的是光这个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为光。
5.答案:C
解析:当探究的结构与原来设想的不一致时候,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的探究,相信事实,要对原来的假设进行修改,而不是修改实验结论。
6.答案:D
解析:在生物学的研究中,需要评价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必要的推理和判断,及与人交流合作,因此本题应该选D。
7.答案:C
解析: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均应相同,以遵循变量唯一原则;探究实验可以设置多组实验组,如不同的浓度梯度。
8.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6个阶段。根据题目提供的步骤,排序应该是③发现问题①提出假设②验证假设④得出结论。
9.答案:C
解析: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不能依据假设直接修改。
10.答案:D
解析:学生甲乙丙形成相互对照。甲与乙形成对照,得出有接种过疫苗与换过丙的人没患病;乙与丙得出患过病的人不会得病。
11.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除了温度以外,其他变量应该相同。C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余条件要保持一致,以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要验证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变量是是否涂防晒霜,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因而丙同学的实验方案相对比较好。
13.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想探究某种激素对小龙虾行为反应的影响,变量为激素。在对照实验中,除了激素不同外,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因而每组的性别比例、形态、大小要基本一致,不能分雄性组和雌性组。
14.答案:(1)控制单一变量 (2)作对照
(3)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4)A
(5)不要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要树立远大志向,拓展兴趣爱好,用健康的体魄和道德责任来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解析:(1)参与实验的雄性大鼠生长状况、 饲养条件、所用电脑及实验环境均相同的 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2)B组置于未开机的同样的电脑前.其目的是与A组形成对照。
(3)每组都用10只而不是1只雄性大鼠,可以排除偶然因索的影响,减少误差, 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4)由图甲数据可知A组雄性大鼠体重增长量少,由图乙数据可知A组雄性大鼠的精子畸形率高,可见电脑辐射影响了 A组 雄性大鼠的体重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5)开放性答案,只要答出不要沉溺于电脑 网络游戏等即可。
15.答案:(2)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
(3)光照;对照;
(4)不可以,因为有偶然性,不能反映真实情
解析:(2)由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可作出两种假设: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或鼠妇不喜欢阴暗的环境。
(3)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4)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果选用的鼠妇生病或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