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4.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升华:物质从____直接变成____的过程.升华过程要____.
2.凝华:物质从____直接变成____的过程.凝华过程要____.
3.实验中的升华与凝华:给密闭烧瓶中的碘加热,过一会儿固态碘直接_____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后,直接_____变成固态碘,附着在烧瓶内壁上.
4.自然界中的升华与凝华:雪、霜、冰花、雾凇的形成属于_____,冬季的冰雕逐渐变小属于_____.
固态
气态
吸热
固态
气态
放热
升华
凝华
凝华
升华
预习检测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烧杯中加入热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
仔细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碘升华和凝华实验
知识点1
探究新知
碘的升华与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热。
固态
加热前
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后
碘是什么状态?
气态
变化条件:
吸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
固态
停止加热冷却后
试管壁上的
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时
碘是什么状态?
放热
气态
变化条件: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
知识点2
想一想:看见这只灯泡,你有什么问题吗?
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2、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
云
露
雾
雪
霜
云、雨、雪、雾、露、霜是如何形成的?
雨
思考: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他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云
露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雪
霜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固成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冰雹
霜前冷,雪后寒。这是为什么呢?
知识点3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
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
干冰
干冰是在一定大气压下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常态下是一种气体。
人工降雨
物质的“三态六变”过程
知识点4
气态
液态
固态
(吸热)
(放热)
液化
汽化
升华
(吸热)
(放热)
凝华
熔化
(吸热)
(放热)
凝固
自然界中水循环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2.凝华
3.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4.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2)识别凝华现象时要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
固态
气态
直接:不经历液态
(1)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2)识别升华现象时要抓住“两个状态,一个关键词”.初状态末状态关键词
气态
固态
直接:不经历液态
归纳新知
1、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
(2
)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
(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______
(4)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5)戴眼睛的人从
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6)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______
升华
升华
熔化
液化
凝华
汽化
课堂练习
2、.关于雨、
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
)
A.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
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