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物质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一桶水的比热容与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2.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夏天在房间内酒水降温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3.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实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B.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C.在热水袋中装入热水用来取暖D.沿海地区气温受大面积海水的影响
4.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5.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
[J/(kg·℃)]
4.2×103
2.1×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6.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
图2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刚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二、填空题
7.10
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把水倒掉一半,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J/(kg·℃),密度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结成冰后比热容将___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
8.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的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________放出的热量多.
9.如图3所示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中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_____不同,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__________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
图3
10.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________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__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________(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11.地球上各处的地形地貌会影响风的形成.海陆风的形成: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________,接受太阳辐射能后,海水表面升温较________;沙石的比热容相对较________,升温比较________,于是在白天,由于陆地空气温度高,空气上升而形成从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陆风.晚上则反之.
三、实验探究题
12.如图4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图4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沙子
20
25
29
34
38
水
20
21
22
23
24
(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物理属性,物理学中将这种属性叫作____________.
(3)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规格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5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________的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c甲______c乙.液体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的比热容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图5
14.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6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答案
1.C
2.A .
3.C
4.D
5.C .
6.B
7.4.2×103 不变 改变
8.铁块 铝块
9.不同 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
10.比热容 放出 热量
11.大 慢 小 快
12.(1)B
(2)如图所示
(3)沙子 水 比热容
(4)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得少,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沙漠地区小
13.(1)A 装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2)吸收相同的热量
(3)甲 < 乙 较大
14.(1)A 确保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升高的温度 停表
(3)用“水浴法”加热,受热更均匀,不需搅拌(原方案两次加热,酒精灯火焰不易控制到完全相同,现方案采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等,或两实验同时进行,便于同时比较水和煤油升温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