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一课时 数铅笔
教学内容: 数100以内的数和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目的: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发展思维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正确数出几十九后面一个数。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梨、苹果图片等,同桌每2人1捆数量为100的小棒。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数班级人数,初步认识超过20的数。
1.复习20以内的数。
数第1、2组(每组10人)学生人数。
2、让学生直观认识超过20的数。
接着数,重点让学生看出:2个十再添上1个一是二十一;二十九由2个十 和 9个一组成;二十九接着数是三十,表示3个十。
3、迁移类推,脱离直观,思考:
①接着全班人数数,后面一个数是几,是几个十几个一?
②三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几?四十九后面呢?五十九后面呢?
二、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
1、课件演示100只小羊画面,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几只羊。
2、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①同桌合作数小棒100跟。
②汇报交流,进一步提高100以内数数能力,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A、1个1个数,100个一是100。
可让回答的同桌同学之一先从65,1个1个数到75,并说出75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接着另一个同学从75数到83,并说出83的组成,最后。全班同学从83数到100。小结时,突出数几个九后面的一个数。
B、2个2个数,以同桌两个两个起立,进行数数。
C、5个5个数,请一生上台边操作小棒边数数,然后全班学生同桌两人合作,5根5根数小棒。
D、10个10个数,结合课件演示,得出:10个十是100。
3、小结。
揭示课题,并让学生谈谈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数数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并在练习中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培养能力。
1、猜数。
①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的数是几?
②5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③69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
④数出87后面的5个数。
2、“提问----回答”游戏。
3、看图填空。4、怎样数比较快?
5、倒数数。
四、全课总结。
请你谈谈这节课的感受。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数豆子
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2、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个位和十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计数器、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检查。
1、复习数数:一个一个的数,从37数到62,从89数到100;十个十个的数,从10数到100。
2、复习数的组成:5个十和7个一是多少?8个十和3个一是多少?6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二、教学新课。
1、教学24的读法和写法:
①操作教具,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个珠,个位上拨4个珠,合起来是24,而表示2个十和4个一。指导学生写24,读作二十四。
②补充一、二个两位数,让学生读写。
2、练习
①在计数器上拨出若干个一般的两位数,让学生读出和写出这些两位数。
②教师口述几个十和几个一,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读出和写出这些数。
③读数57、89,指出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④写若干个一般的两位数。
3、教学整十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40的读法和写法: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个珠,读作四十,写作40。教师强调个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表示。
②完成书练习。
4、教学100的读法和写法。
教法类似,补充读法和写法题,让学生能正确地读写整十数和一百,理
解数位顺序即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5、指导读写53和35。在计数器上分别拨上53和35,读出这两个数,写出这两个数。
三、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看书。弄清数位及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读写数的方法是怎样的?读出47、50、83、100各数。写出三十六、七十、八十五、一百。
2、在计数器上拨珠:27、46、64、80、100。
3、读出49和94,说说这两个书有什么不同?
4、看图写数。
六、布置作业。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动物餐厅
教学内容: 数的顺序P6例题。P6-7。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 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 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 激趣导入:
数学王国里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们是怎样排队的?(小组讨论)
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边数边填,完成百数表)
填完以后数一数。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这张百数表中藏这好多有趣的奥妙呢!(P7/3)
(1) 横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41、42、43、44、45、46、47、48、49、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4、5、6、7、8、9最后一个是整十数。]
(2) 竖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5、15、25、35、45、55、65、75、85、95个位上都是5,上下两个数相差10,第一个数是一位数,其他是两位数。]
(3) 斜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11、22、33、44、55、66、77、88、99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
2、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几张“魔力框”看看魔力框里的数有什么联系。(小组交流)
分别出示三张框。3、动物餐厅开业啦!小猴拿来21只盘子,小狗拿了18只盘子小猴和小狗谁拿的多?21﹥184、完成练习,填一填,比大小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 你能根据前几张表,猜出框里的另几个数吗?(练习略)
2、 你能设计出一张类似的图,填上一个数考考你的同桌吗?
课后小记:
第四课时 小小养殖场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教材8页、9页
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数量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数感,体“多些”“少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题意学会选择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学前准备复习旧知。48 45 68 98 69 70 59 56 100 99(二)探究新知出示小小养殖场挂图。认真观察上图,说一说谁多,谁少?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的情况。3、启发谈话: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的参加长跑小组,共有86人,有的参加跳绳,有的参加跳远。看到学生活动你能想到什么?请说一说,然后在填表。4、练一练。观察下图后再填空,独立完成后交流填写的理由。小红跳38下。A、小明跳了多少下? B、小丽跳了多少下?354285 85 42 35
小结:今天我们课上学会了根据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解答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板书: 小小养殖场(1)鸭42只,鸡85只,鸭比鸡少。(2)鸭42只,鹅34只,鸭比鹅多一些。鸡85只,鹅34只,鸡比鹅多一些。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练习一
教学目的: 1、理解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巩固数的组成与分解。2、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1、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再写出来,读一读。2、做10页的1题。3、说一说。师出示卡片,75、26、54、90、88。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这些数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二)看图回答问题1、做10页的2题。引导学生看清图意,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汇报。2、做10页的3题。引导学生看清图意,然后分小组讨论,最后汇报。(三)实践活动你拨我写依次拨出:63、33、73、53 (2)找两个同学拨一拨,比一比。 依次拨出:36、19、91、34要求写数。 写出十位是是3的数。30,31,32,33,34,35,36,36,37,38,39写出个位是是5的数。 5,15,25,35,45,55,65,75,85,95板书设计: 练习一十位是是3的数:30、31、32、33、34、35、36、37、38、39个位是是5的数:5、15、25、35、45、55、65、75、85、95、
课后小记: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2、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会辨认。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会辨认。
教学准备: 投影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观察活动师出示洗衣机,每位学生坐在座位上看洗衣机,说一说你看到什么?两人一组说一说。观察物体出示小气车图。(略)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分小组讨论。判断练习出示小朋友看熊猫图。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判断出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是兰兰看到的?出示大象、小猫、小猴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分小组说一说,他们看到的是哪一面?用直线连接。三、观察物体桌上摆出自己的玩具,同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什么?讨论:为什么小组内四个同学看到的物体都不一样?一个物体可以分为几个方向去看?四、板书设计:观察物体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桌子有多长
教学内容: 教材14页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估计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建立1厘米长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 铅笔、书、本、红领巾。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师谈话:新学期开始了,学校为每个教室更换了新 的讲 台、课桌,请大家估计一下讲台有多长?学生用手比画一下,讲台大约有这么长。请同学们再估计一下,你使用的课桌有多长?二、测量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尺子量,你能有哪些方法说明你的课桌有多长?生小组合作测量。三、讨论质疑1、大家测量的很认真,并且测量出桌子的长度。但又发现一个问题,,桌子长度一样,我们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四、学习厘米小结:我们统一了测量的工具,得出的结论就一样了,到底课桌有多长?我们可以用尺自量。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量一量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画出1厘米和铅笔的长度。问:测量时应注意什么?2、做书上的练一练。五、教学板书: (板书略)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我又长高了
教学内容: 教材16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学会估计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1米的长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 米尺。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估计活动老师谈话:昨天我们认识了厘米,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所戴的红领巾的长度。学生拿出尺子测量……引出 米。二、测量活动 老师 提出 问题。讲台的 长度有多长?怎样知道讲台的 长度?学生讨论后,用米尺量。1米有多厘米?学生分小组学习米尺。学生质疑。什么东西的长度是1米?学生分小组在教室寻找物体测量。练一练做16页的试一试。填出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枝铅笔长7( )。旗杆高约8( )。毛巾长约60( )。钢笔长约15( )。课本长约24( )。学生小结: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 我又长高了 1米=100厘米
课后小记:
第四课时 估一估 量一量
教学内容: 教材18、19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际测量加深对厘米、米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2、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巩固概念,体会米、厘米。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米尺。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老师带来了两个合尺,我想给明明量一量两个手臂伸直后的长度,我就能知道你的身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了解其中的奥秘。二、学习新知估一估、量一量。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坐在教师里上课用的黑板有多长?讲台有多高?门有多高?讲台的高是( )m( )cm.黑板的长是( )m( )cm.的高是()m()cm学生分成小组先估测再分别测量讲台、黑板、门。测量后汇报测量的结果。三、练一练1、请你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步长、两臂伸直后的长度。估计测量2、找一找、量一量实践活动(1),同学分组测量身高,进行调查访问,填全下表。姓名身高比我高的人比我矮的人和我差不多 板书设计: 估一估量一量
课后小记: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第一课时 小兔请客
教学内容: 教材20、2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前提测评1、口算 3+2 6-3 6+3 2+7 9-4 6+2 8-1 7+22、复习数的组成:(1)40里面有几个十?6个十是多少?(2)8个十是多少?60里面有( )个十。二、学习新知:出示挂图采松果,用一句话描述。引导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摆一摆。引导学生说算法。集体归纳:30+20=50 50-10=40介绍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练习:40+50= 80-20=生列式解答。(1)生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摆。(2)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集体交流。三、巩固练习:看图列式计算(图见幻灯)看图列式,并说明计算的理由(图见幻灯)课堂作业:带小动物、回家归纳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时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板书设计:小兔请客 30+20=50 50-10=40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采松果
教学内容: 整十数连加连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教育学生要用心计算。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检查:2+1+4 3+1+5 9-2-330+60 30+50 40+50 90+10 60-30 90-10 80-20 90-70 30-20二、学习新课:学习连加先计算: 3+2+4再计算: 30+20+40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是什么?讨论:整十数连加与10以内连加法的异同学习连减:学生试做: 80-20-30学生汇报计算方法(8个十减去2个十得6个十再减去3个十是一个十就是30)三、巩固练习:出示卡片后直接说得数争夺红旗比赛课堂作业:
20+50+10 70 90-10-20 2020 + 60 + 10 80 80-40-20 1040 + 10 + 20 90 70-50-10 60板书设计:采松果20+50+10 7090-10-20 2020 + 60 + 10 8080-40-20 1040 + 10 + 20 9070-50-10 60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口算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检查:30+60 30+50 40+50 90+10 60-30 90-10 80-20 90-70 34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79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二) 新课学习:投影出示挂图,观察图画,提出问题大森林里松鼠妈妈采集25个松子,小松鼠采了4个松子,一共采了多少个?25 + 4 = 29 20 5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小组活动,讨论算法用小棒摆一摆,分别说一说摆的过程根据图中已知条件,再提问题妈妈比小松鼠多采集几个?小松鼠比妈妈少采几个?25 - 4=21 20 5分组讨论,如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集体归纳 (三) 巩固练习看图计算:填上适当的数 直接写答案32+5 42+7 84-4 75-375+2 64+3 72-2 38-3下面每个( )里可以填什么数?10+30〉( ) 20+( )〈25 25+( )=25-( )板书设计: 被减数46962836减数4575差
课后小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正确计算能力
3.口算要细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前提测评
口算:72-2 98-8 63-3 74-4
70-20 98-80 60-30 70-40
2、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 68=8+( )
二、新授
1、观察图的内容编题2、根据题意列算式22+6=28(只) 口答:…………3、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4、实物演示:从单根小棒去2根,整捆的小棒不变,结果是23根,也就是先算5减2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5、根据题意列算式: 25-2=23(米)三、小结
四、达标测评
47-2 63-2 58-4 98-7
86-3 48-2 77-4 57-435-2 57-3 46-6 73-3板书设计: 25-2=23(米)口答:…………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 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挂图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32+5 42+7 84-4 75-375+2 64+3 72-2 38-3 45-( )=42 96-( )=9139-( )=31 49-( )=42二、新授:准备挂图。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4、引导学生提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据题意列式计算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6、生说出算法。7、练习。26+10 86-20 37-20 26+20 74-20 34+40三、小结。板书: 青蛙吃害虫 56+30=86 56-30=26
课后小记: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材25页
教学目的: 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熟练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复习:口算67+30 98-70 74-50 35-20 36+2076-40 65-50 74+20 85-20 72+10直接说得数75-30 29+30 35+40 72-50 24+50 56+20 63-20 63-30 72-50 85-20巩固练习看图编题并列式回答⑴、 挂图 挂图分组观察第一幅什么意思?再观察第二幅。已知什么,求什么?分组汇报荷叶上有38只青蛙,跳到水里一些,还剩下5只青蛙,跳到水里几只?列式解答38 – 35 = 33(只)38只青蛙是一个整体,5只是一部分,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答:跳到水里33只青蛙⑵、还缺多少把椅子?自己理解题意,与同桌说一说。把自己编的题说给大家听学校组织同学看节目,一班42人,现在有30把椅子,还缺多少把椅子?分组分析 学生汇报:一班学生42名看节目已经摆好30把,还缺多少把椅子?把42把椅子看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中减去已经准备好了的30 把这一部分,求还缺多少把椅子?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列式: 42 – 30 = 12 计算时把42分成40和2,40减30等于10,40 2 10加2等于12 10 答:还缺12把椅子。计算下面各题43 – 20 35 – 20 37 – 5 56 – 3 78 – 2072 – 50 72 – 20 36 – 10 63 – 40 38 – 7 74 – 3 54 – 10 89 – 6 76 – 20 58 - 3 课堂作业直接说答案75 – 4 84 – 50 78 – 8 87 – 4086 – 20 67 – 5 24 – 10 46 - 20连线43 + 20 52 36 – 20 6275 – 20 72 84 – 70 7786 – 4 55 75 + 2 1472 – 20 82 63 – 1 1布置作业两个加数都是30,和是多少?计算下面各题连线练习
课后小记: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一位数教材26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能够看图计算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准确性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巩固计算方法教师出示卡片,学生直接说得数35+50 64-4 37-30 6+7270-20 38+20 58-5 4+4464-20 84+10 30+50 54-1078-30 56+20 72+10 38-10听算,老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订正是同桌互相交换本,由一名同学说正确答案,其他同学订正看图列式计算师用投影出示图片老师先让学生看图提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就是温差上海的温差是多少? 出示如下实物 20元 4元 50元 7元 42元课堂作业设计下面每两个数,先算加,后算减和:差:
课后小记: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 教材27页
教学目的: 巩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准确迅速地计算。培养学生看图能力,会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迅速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复习:直接说得数:37-4 58-30 53+40 63-20 83-4084-40 48-5 71-50 72+20 72+265-20 72-1 79-9 83-80 86+1084-30 83-2 67-7 75-70 34+50巩固提高独立完成下面计算56-3 72-20 84-20 64-456+3 84-40 72-2 75+438-20 34-10 86-3 86-5填空 加数63766515643675加数3023404320和被减数93768465466439减数30480520207差数学游戏卡片上的数每个减2 得多少?减20多少?每张卡片上下两个数相加得多少?相减得多少/填符号20+3 2+30 90-40 80-4040+30 50+20 6+32 6+23课堂作业
课后小记: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教材28、29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熟练地计算。
教学准备: 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温故知新 口算下面各题。 30+40 25+20 47+2 64+5 50+20 70+16 83+5 53+6 70+20 34+40 72+3 34+5 (二)新知探索出示萝卜图。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列式。36+23说一说可以怎样算出结果。师重点知道竖式的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方法。尝试练习。43+22= 31+54= 43 ( ) + ( ) + 54 ( ) ( )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练习 25 54 86 + 13 +23 + 40 板书: 拔萝卜 36+23=59 36 + 23 59
课后小记: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28、29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检查复习请你说一说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要记住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口算70-30 53-50 82-40 65-2 47-6 60-40 46-20 79-3 58-30 68-50(二)学习新知出示图。理解图意。列式计算。36-23=学生尝试计算。计算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计算的方法。重点指导竖式。巩固练习。(1)76-34 56-24 (2)下面的做法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38 59 49 — 18 — 37 — 36 2 22 13 板书 :拔萝卜 36—23=13 36 — 23
课后小记: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 教材29页
教学目的: 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卡片、投影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复习口算下面各题: 34+4 25-4 36-5 29+20 35+4057-3 63-20 85-20 75-20 86-60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8+11 36+12 47+5 5+3452-20 36-12 75-52 64-31 做完以后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巩固复习出示挂图:钢琴一共有多少个键?根据挂图编题列算式计算:一架钢琴有黑键36个,白键52个。一共有多少个间?一架钢琴有黑键36个,白键52个。黑键比白键少多少个?出示判断题目:出示判断题:深林医生。请把错误的计算找出来,并找出原因学生可以先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本组看法。第一棵树:计算错误,相同数位数字没对齐,4应该写在个位上第二棵树:个位8=1应该等于9第三棵树:错误,十位上5与4相加等于9不是5第四棵树:错误,十位上的3加在了个位上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表格如下:中国美国俄罗斯522114⑴、中国比美国多几枚?⑵、俄罗斯比中国少几枚?课堂作业判断练习:竖式计算
课后小记: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练习 教材30、31页
教学目的: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激发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生:电池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板书:废品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生:塑料饮料瓶子)。师:这也是“废品”。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生想一想。生:回收师:很好。(再板书“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生:先摆小林的2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6个,就再摆6个,结果小红就是23加上6个共29个,算式是23+6=29(个)。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因为23-4是退位减法,学生能用小棒摆出结果就可以了。)三、巩固练习:1、练习“练一练”的第1题。出示两个盒子。(里面已经放好了花生米。每个盒子里各有一张纸条)。找两个学生到盒子前。分别读出两个盒子里的信息。生听、用心记下纸条上给出的信息。其一:我的盒子里放了42粒花生米其二:我的盒子里放的比他的多6粒。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第二个盒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引导解答。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计算。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2、练习“练一练”的第二题。用一只好看的“千纸鹤”引入。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生:千纸鹤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送一只千纸鹤就是送一份祝福,笑笑和淘气正在折呢!看看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小黑板出示问题:淘气折了37只千纸鹤。笑笑再折12只就与淘气折的一样多。笑笑折了多少只?学生理解题,讨论,说一说怎样解答。然后写下来,并解答出来。3、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3题。4、完成第4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课后小记: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口算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速度与准确性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复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说出得数37-4 58-30 53-40 24-366-20 48-5 71-50 97-70其中37-4和66-20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巩固练习独立完成下列计算题56-3 47-4 99-9 85-4 69-556-30 47-40 99-90 85-40 69-50订正后教师问学生:“每组上下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填空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订正答案被减数93768465减数304805差 —8 —50 数学游戏老师可以指定某一组按座位顺次到黑板前写得数,答案都对为胜利,老师可以适当给予鼓励。卡片上的每个数减去2得多少?减去20得多少?6345562877每张卡片上下两个数字相加得多少?相减得多少?4572375086706455320204033042 课堂作业比一比,卡们谁算的又对又快小明从家到学校,再到少年宫,共走多少米?小明从家到学校比从家到少年宫少走多少米?小明从学校到少年宫,再回家,一共走多少米?小熊投篮摘苹果游戏找规律画图观察后写算式买衣服
课后小记: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 教材32、33页
教学目的: 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一位数的方法学会看图提问并列式计算解答培养学生观察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学会看图提出不同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看图提出不同问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复习:口算练习:35+5 83-20 75-2 85-2026+3 64-40 83-11 76-2072+20 53-20 46-20 73-1046+20 35+30 64+20 56+30填符号87+10 78+10 46-5 46-471+6 72+4 34+23 41+1686-40 86-4 96-50 6+90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比较好?我们赢了巩固提高:出示挂图: 小红有20元钱到商店买东西,货架上摆一些物品,想一想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课堂作业:完成淘气狗练习
课后小记:
我和小树一起长大
教学内容: 我和小树一起长 教材34、35页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的学习习惯。渗透猜想思想训练学生看图提问的能力3、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看图提问的能力
教学难点 看图提问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认真观察想象推理出示图画:启发谈话:春天到了,一年级3个班学生在校园里种树,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各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小结刚才讨论的很好,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一班种了树32棵,二班种树43棵,三班种树45棵,看到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出示小树长高图片 小树长大,你们又看到什么问题了?杨树和小树苗一共多少棵?柳树多少棵?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生活中就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请同学们思考,淘气在飞机上看到亭子的形状?
课后小记: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思。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对他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教 学 重 点:正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 学 难 点:会用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拼图
教 学 时 间:7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第二册36—37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联系实践、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出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A: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B: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电脑演示)
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5、用自己的办法把图形从物体中“印”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辨认,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呢 请同组的同学相互说说。
四、探索与实践。
1、淘气和同学们一样也认识了这些图形,这是淘气利用今天认识的图形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电脑演示)你们能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今天学的这些图形吗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互相合作,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图画,要尽量和淘气的不一样。
五、课内小结与课后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今天认识的图形。
2、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见到这些图形,同学们回到家后仔细观察家里的物体,看看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这些图形,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课后小记:
第2课时 拼组图形
教学内容: 拼组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图形拼组,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通过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地向学生渗透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通过拼摆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1回忆学过哪些图形?用手势语言描述图形特点。2、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二、新授从教具卡片中找到长方形按虚线剪开。小组活动:用剪开的图形拼组学过的图形汇报。从学具中取出正方形,按虚线剪开,将4个图形拼成一圆。学生从卡片中剪下其他图形,任意拼组。成果展览 三、课堂练习:把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有几种剪法?共有几个长方形? 板书设计: 拼组图形
课后小记:
第3课时 动手做
教学内容: 动手做
教学目的: 1、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钉子板,皮筋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辨认图形,说出名称 说一说上面图形的特点 二、新授出示钉子板 试着在钉子板上围出你学过的图形学生小组活动试一试,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你能围出来吗? 5、小组活动: 三、巩固:1、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摆2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摆3个呢?2、用10跟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拼组图形
课后小记:
第4课时 拼组图形(二)
教学内容: 拼组图形
教学目的: 1、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把一正方形纸怎样折能变成2个长方形? 二、新授 1、学生动手操作。2、探究讨论折纸方法3、试一试,长方形、三角形、圆分别折成相等的两部分,怎么折?1、小组活动。2、汇报总结3、利用上面的图形拼组图形4、归纳总结三、巩固:1、将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一样的三角形。2、用这些三角形拼图形3、用2个圆,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4、组成什么图形?板书设计: 拼组图形
课后小记:
第5课时 动手做(三)
教学内容: 动手做(三)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 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纵能力。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教学准备: 七巧板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出示七巧板:1、认真观察,回答问题:七巧板中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2、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3、哪两个图形一样大?二、用七巧板拼组图形1、小组活动:拼出正方形、拼出三角形2、自由拼组图形3、成果展示三、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拼组图形
课后小记:
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的: 1、通过整理和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熟练程度。3、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能力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口算练习卡片出示:开火车说得数 、 写得数看图思考1、幻灯片出示图画2、老师提问: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活动 4、学生看图汇报 练一练 1、出示图表:28个樱桃,吃了7个,还剩?个2、有一些樱桃,吃了7个,还剩21个,原来有多少个?3、小结:算法折一折拿三角形学具纸按图沿着虚线折一折,并与同伴说一说。看图编题略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28个樱桃,吃了7个,还剩?个有一些樱桃,吃了7个,还剩21个,原来有多少个?
课后小记:
第5单元 加与减(二)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正确进行计算。
2、会笔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笔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间:12课时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图书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口算:8+9 2+10 7+6 16+20 50+15 8+7 40+11 9+6 二、探究新知1、出示图画,学生看图:说说都有什么?2、看图提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3、讨论:得出解决方法 28+4=4、小组活动:尝试计算5、集体汇报:讨论计算方法用小棒摆出28根和4根,通过数小棒算出结果32。我先用28加2等于30,再用30加2等于32先算8+4=12,再算20+12=32用竖式计算指导竖式的方法 2 8 强调:数位对齐。个+ 4 位上8+4 满十进一。 3 2 十位上2加1就是3个十。三、巩固:1、圈一圈,算一算 凑十法2、口算:9+8 25+7 9+26 9+28 27+5 3+493、笔算: 58+7 5+49 46+5 8+27 4、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一副眼镜和一个杯子,眼镜25元,杯子9元,一共用去多少元?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板书设计: 买书 2 8 + 4 = 328+ 43 2
课后小记:
第2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认真计算和仔细审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准备: 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基本练习1、口算。54+9 6+37 8+22 3+79 38+7 56+426+9 33+8 7+42 40+15 6+48 7+49 59+32、改错:48页第3题 二、课堂作业:1、找帽子 48页4题弄懂图意,把帽子与上衣的算式得数相等的用线连起来。老师示范同学独立完成2、图画应用题:49页5出示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找出问题,列式计算3、49页6题出示图,说出题目意思出示问题 A、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要花多少钱?学生先说各多少钱,然后列式计算B、买乒乓球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先说说各多少钱,然后列式计算。3、游戏(小猴摘桃)三、课堂小结:在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进行计算,同时要逐步加快计算的速度。板书设计: 练习课 37+6=43 54+4=58 3+56=59 37 54 3 + 6 + 4 +5 6 43 5 8 5 9
课后小记:
第3课时 发新书
教学内容: 发新书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道理。2、掌握进行竖式计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口算:6+7 8+3 5+8 4+9 8+4 6+6 7+5 3+7 36+4 46+4 38+7 76+8 62+7 20+50 35+9 说一说:下面各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18 24 52 11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体图:略2、看懂图意,明白“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的含义3、小组讨论,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小组汇报:板书 19+185、独立思考,尝试计算6、讨论算法:7、指导竖式计算 1 9 + 1 8 3 7总结计算方法: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C、十位上的数相加要加上进位的数。三、巩固:1、做一做:25+18 37+24 46+35 51+29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3 6 5 4 1 7 + 9 +2 8 + 5 6 4 6 8 4 6 3 3、算一算,想一想 26+7= 3+29= 18+27= 26+27= 23+29= 4、用竖式计算: 44+18 52+19 7+56 21+79 38+19 69-11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同学们计算时要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数相加时要加上进上来的一。板书设计: 买新书1 9 + 1 8 = 3 71 9 + 1 8
课后小记:
第4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2、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教学难点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教学准备: 卡片,投影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基本练习送信:通过连线使小鸽子找到自己的邮筒找朋友:45+17 40+27 39+25 17+34 48+36 28+13 62-40 29+38 58+62、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3、看图表,估算各年级参加歌咏比赛的总人数 投影出示二、课堂练习;1、用竖式计算 练习五第4题2、接力赛28+9 ------5 +28 36-10 +19 +5 3、图画应用题
课后小记:
第5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
教学目的: 1、通过多种形式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提高计算水平
教学难点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基本练习口算卡片:24+3 96-4 62+8 46+4 80-70 40+58 98-70 69+30 72+50 69-80 15+9 56-50 82+7 65-30说一说怎样进行口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总结:1、相同数位相加减。 2、进位加法时,不能忘记进位的1。 二、笔算下面各题 1 4+52 79-20 46+35 27+63 78-5 部分学生板演,其他学生本上计算。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进行计算,然后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三、图表应用题投影出示练习五第7题,学生看图,明白图意提问:这些茶杯全部放进纸箱里,能装的下吗?小组活动,组织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集体订正总结投影出示第9题,学生说出图片的意思提问:3人比赛投沙包,小丽第2名,她可能投多远?组织讨论,集体订正鼓励学生自己提问独立解决第10题四、按规律填数出示表格,观察提出问题:表格中有几个数?这几个数有什么特点?探讨发现规律填写,集体订正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的是100以内进位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做到又对又快。板书设计: 练 习1 4+52=67 79-20=59 46+35=81 27+63=90 1 4 7 9 4 6 2 7 + 5 2 -2 0 +3 5 +6 3 - 6 6 5 9 8 1 9 0
课后小记:
第6课时 小小图书馆
教学内容: 小小图书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进一步渗透要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思想。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小棒,计数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口算 14-6 12-8 13-7 15-9 11-7 10-3 12-4 20+4 50+3 7+40 8+20 20+4 8+30 20+9 6+50 二、探究新知: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并叙述图意儿童画报故事书连环画原有 33本 25本 46本借走 7本 8本 9本在小小图书馆里,原有儿童画报33本,借走7本,原有故事书25本,借走8本,原有连环画46本,借走9本。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3、重点解决:儿童画报还剩几本? A、尝试列式: 33-7=B、小组活动,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C、小组汇报,总结强调:在写竖式时个位3减7不够减,要从十位借一当10再减,就是13-7=6,十位上还剩2个十再加上个位上的6得26,以十位借一要在十位上点点,表示退位。4、解决学生看图后提出的其他问题。三、巩固:1、拨一拨,算一算出示3道口算题,请同学用计算器来演示计算过程42-6 50-3 54-82、用竖式计算: 48-9 53-6 70-7 32-3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投影出示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10再减。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3 3 — 7 = 2 6 3 3- 7 2 6
课后小记:
第7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多样计算,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题目。 2、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过程,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计算过程,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口算练习10-7 13-5 100-1 30-7 23-5 100-2 50-7 33-5 100-340-9 81-4 73-8 56-7 62-6 9+12 85-15 32-8 36+5 二、列式计算1、先填空,再列式:老师今年( )岁,你今年( )岁,老师比你大( )岁。列式:2、看图列式:图略:右边的铅笔盒( )元。列式:3、看图回答问题,再列式计算童话故事多少钱?列式解答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列式解答三、游戏:1、谁先过河 2、50元购物四、课堂小结,质疑(略)
课后小记:
第8课时 跳绳
教学内容: 跳绳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题目2、利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口算:10-7 13-5 100-1 30-7 23-5 100-2 50-7 33-5 100-340-9 81-4 73-8 56-7 62-6 9+12 85-15 32-8 36+5板演:49-27说计算过程:42-8二、探究新知1、出示图画,投影,学生观察,叙述图意2、学生提出不同问题3、重点解决: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A、尝试列式: 62 - 48 =B、小组活动,探究怎样计算C、汇报结果,集体订正D、重点讲笔算竖式的算法:强调对齐数位,进行板演。 个位2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十位的6借走一个变成51、独立解决其他问题2、指导连续退位减 100-48=52 1 0 0 强调:个位0不够减从十位 - 4 8 退一,十位是0继续从百位退一。 5 2 借到十位有十个十给个位一个还剩9个十,个位相减得2,十位9减4得5,百位一退一得0。三、巩固:1、列竖式计算:85-58 44-27 80-25 64-9 78-292、改错:见书64页23、列式计算:63页2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板书设计:跳 绳 6 2 — 4 8 = 14 100 — 48 = 52 6 2 1 0 0- 4 8 - 4 8 1 4 5 2
课后小记:
第9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65—66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2、不断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3、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和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准备: 卡片,投影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口算:27+9 42+28 99-66 13+31 8+54 45-27 47-9 62-17 54+44 96-52 二、竖式计算:1、 3 8 9 0 5 7 3 7 9 1- 2 7 -4 6 -4 9 +6 3 - 1 82、85-58 = 44-27= 80-25 = 64-9= 78-29=三、列式解答1、练习7第4题:看懂图意,列式2、连线:5题A、出示图画 B、说明题意 C、独立连线D、集体订正3、列式解答:6题 说说图意,列出算式,说出怎样想?四、课堂质疑
课后小记:
第10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在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 提高计算水平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水平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口算12-9 31-4 36-8 27-8 25-7 72-8 15-9 26-7让学生说说这些题的特点。让学生说一说在口算时应注意什么?二、笔算49-18= 93-46= 38-19= 72-33= 先让学生看一看这些题有什么特点?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找同学板演,其他本上做,最后集体订正。三、看图列式1、书架上原有64本书,借走36本,还剩多少本?2、书架上原有64本书,借走一些,还剩28本,借走多少本?3、书架上有一些书,借走36本,还剩28本,原来有多少本?四、填上〈 〉或=25+36○36+25 40-15○40-16 42-34○43-34 57+27○57+29五、游戏:1、算出水果上两个数的和与差2、动脑筋 填数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才能计算出正确结果。板书设计: 练 习
课后小记:
第11课时 图画应用题
教学内容: 图画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看图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提出一个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解答出来。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学会看图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提出一个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列式
教学准备: 投影,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口算: 27+5 21+7 7+13 60-13 38+25 18+10 11+21 18+7 20+53 62-18 73+6 14+52 方框里填几: □-38=47 □-23=60 □+20=78 56-□=30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看图解答图画应用题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讨论你想买哪些东西?花了多少钱?小组活动,互相说一说2、独立解答应用题看图说图意独立列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独立解答三、巩固:出示图表。略,学生说说图上都有哪些运动项目。看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四、游戏:1、猜数游戏2、、把得数排一排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练习的是图画应用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题意,仔细观察,认真计算。如果问题是求和的,要用加法计算。如果问题是求差,求剩余要用减法计算。板书设计:图画应用题15+50=65 15-10= 5
课后小记:
第12课时 图画应用题
教学内容: 图画应用题
教学目的: 1、掌握简单的应用题结构,并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出来。 2、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解答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口算46-7 76-20 84-4 35+10 15+9 27-20 60+12 70-50 16+9 52-30 45-7 26+14 29+60 15+6 二、新授1、图画应用题,投影出示养大鸡23只,小鸡18只,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大鸡小鸡一共多少只?大鸡比小鸡多多少只?小鸡比大鸡少多少只?2、列式解答3、讨论:三道题的区别联系4、投影出示,学校买来一些气球,用了28个,还剩多少个?5、学生独立解答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巩固:1、选择算式:学校有42个皮球,借给同学10个,还有几个? A、42-10=32(球) B、42-10=32(个) C、42+10=52(个)2、树上先飞走8只鸟,又飞走3只,两次飞走多少只? A、8+3=11(只) B、8-3=5(只) C、8+3=11说一说理由1、列式计算:河里有16只鸭子,游来10只,现在有多少只?河里有16只鸭子,游走10只,现在有多少只?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图画应用题,在我们做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看清每一个字,然后在确定计算的方法,在计算时也要认真。板书设计:图画应用题23+18=41(只)23-18=5(只)23-18=5(只)
课后小记:
小小运动会
教学内容: 小小运动会 教材67、68页
教学目的: 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向同学渗透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思想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彩笔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综合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蜻蜓和蜜蜂也 来参加比赛了,看他们组合在一起的 图形多漂亮,谁能说一说都是什么形状?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蜻蜓有多少只?蜜蜂有多少只?谁的只数多?多多少?教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蜜蜂有多少只,比一比谁多谁少?列式:30-25=5(只)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都参加了哪些运动项目?教师:通过看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边提问,教师边出示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教师:比赛结束了,开始发奖杯,找出基本图形,并图 上颜色展示作品课堂小结:小动物该回家了,有2辆大客车,每辆能坐50人,够作的 吗?
课后小记:
第六单元、购物
教学内容:1、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和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币值。
3、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人民币单位之间简单的化法和聚法,能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
2、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3、培养学生认识人民币和用不同单位的人民币凑成指定钱数的能力。
4、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1、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
2、熟记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3、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买文具
教学内容: 认识元角分及进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 2、向学生进行热爱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 2、熟记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 元角分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各种人民币面额。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人民币,不但认识人民币,还会使用它。探究新知:1、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1)出示:1分 二分 五分各一枚,问:“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2)出示:1角 2角 5角,并提出问题。(3)出示10元 5元 2元 1元各一张,提问:“谁能说出这些人民币各是多少?”“这些人民币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想一想人民币单位有哪些?(元角分) (4)仔细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面额、字样和各种图案,加深对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1、学习元角分的十进关系。(1)分1分地数,多少个1分是1角?教师演示。(2)10分是1角,还可以怎么说?(1角=10分)(3)1角1角地数,数多少张1角是1元?1元=10角(4)1元等于几角?1角等于几分?(5)学生讨论回答:“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出示图片:图上的学习用品有哪些?你们想买哪件商品?练习用学具“人民币” 购买物品。老师小结:你们想买的学习用品都要用钱,也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人民币,人民币可以用来购物。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三、课堂练习;1、完成书后练习题。问;“1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2、填一填:(1)1张5元能换( )张1元。(2)1张2角能换( )张1角。(3)1张5角能换( )张2角和( )张1角。1、5元+1元+5角+4角=( )元=( )角1元+1元+2角+3角=( )元( )角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知道了这些货币单位间是十进关系。我们购物时需要用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印制的,不能乱折或在人民币上乱画,平时注意节约,不能随便乱花钱。板书设计: 1元=10角 1角=10分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学内容: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 2、使学生掌握较大面额人民币间的互换,能正确清点币值。 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并掌握他们之间的互换。
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及货币学具。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学前准备、 1角=( )分 3角=( )分 100分=( )元 1元=( )角 20分=( )角 50分=( )角探究新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让学生看一看主题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上衣和裙子在图中各是多少元。出示10元钱,学生观察图案和数字。数出2张10元,可以用1张20元表示。观察图案。数出5张10元是50元,可以用1张50元表示。仔细观察。数出10张10元是100元,可以用1张100元表示。仔细观察图案。体会人民币的币值。阿姨用100元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她手里的钱够吗?我想买一条围巾,可以怎样付钱?我想买一条围巾和一条裙子,需要多少钱?说一说50元钱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课堂作业1、 10元能换( )张2元100元能换( )张10元;能换( )张20元10元能换( )张1元和换( )张2元 2、填空 10元+20元+1元+2元=( )元 20元+5元+20元+2元+1元+2元=( )元 3、(1)妈妈给小刚买了一个60元的书包,如果用10元一张的人民币,应付( )张。 (2)妈妈如果付出一张100元买这个书包,应找回( )元。思维训练有一些10元、20元、50元的人民币,妈妈需要100元钱,可以有几种拿法?课堂小结:我们认识了大面额人民币,这些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所以,希望同学们爱护人民币。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元角分单位间的换算,掌握最简单的元角的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的元角单位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 元角单位间复名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前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元、角、分及其相互间的简单换算,而且也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为此,本节课创设一种购物的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这节数学课呀,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也来了,请看。(课件出示:我是小淘气,我要和大家一起到小精灵购物广场去买东西,你们愿意吗 出示第72页的图。)1.活动一:(1)小朋友,这里的东西可真多,老师都看得有点眼花缭乱了,这里有你需要的东西吗 你需要什么东西 买这些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价钱,并且注意指导他们对计算过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单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2)该怎样付钱呢 请小朋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钱来试一试。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3)小组内讨论,互相说说自己要什么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 并且付钱。(4)刚才在购物广场买东西的时候,大家表现得非常好,小淘气心里非常高兴,他现在给大家出了6道题想考考大家,看谁写得又对又快。请打开课本第72页填一填。(放一段音乐。)填空后大家对题,并且注意纠正错误。2.活动二:就要到了,小淘气要到游乐场去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一段录像,内容是小朋友们在游乐场玩的欢快场面。)碰碰车13元,跳跳房9元5角,空中飞人15元5角,抬花轿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钱,你想做哪些游戏呢 你的钱够花吗 (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汇报。教师注意提醒学生20元钱的限度。)3.活动三:(1)小朋友们,小淘气有一个新的想法想要告诉大家,你们想知道吗 请大家讨论一下,给自己的店起个什么名字 再选出一个售货员。咱们的货物就在课桌斗里,请你们拿出来吧。店名有了,售货员有了,货物也有了,万事俱备,咱们开张吧!请大家轮流当顾客,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售货员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钱对不对。(2)小朋友,我们到兰猫专卖店去看看吧,你买了什么东西 一共花了多少钱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元、角单位的计算,在计算上要注意相同单位的数才能加在一起,如果整角数已满十,要把10角换算成1元。板书设计: 去商店 买牙膏和奶糖:2元6角+6元5角=9元1角 买书包和铅笔盒:38元+12元=50元 买铅笔和钢笔:3元7角+1元2角=8元9角
课后小记:
第四课时 应找回多少钱
教学内容: 人民币元、角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人民币元、角单位间的换算及最简单的元、角单位间相减的计算。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元、角单位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 单名数减复名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学前复习:5角+2元4角= 14元9角+1角=3元+8元= 100元+82元=27元4角+10元2角= 1元-8角=探究新知:出示主题图:1、说一说每件物品各多少钱?2、根据统计表要求填一填、乒乓球拍9元,付出了10元,从付出的10元中去掉买乒乓球拍的9元,应找回1元。跳绳的价钱是6元5角,付出的钱是1张5元和1张2元,合起来是7元,去掉6元还剩1元,1元-5角=5角。乒乓球是7角钱,付出2元,应找回多少钱?足球18元4角,付出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乒乓球拍和乒乓球一共用多少钱?付出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多少钱,付出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 小组活动,用不同方法计算。数学游戏:小小百货店小组活动要求:1、每人准备2~~3件小物品,标上价钱,进行分类,组成小小百货店。小组内同学轮流当售货员。2、顾客用附页2中的钱,到小小百货店购物。课外作业:回家后和妈妈 一起玩付钱、找回钱游戏。板书设计: 应找回多少钱 10元-9元=1元5元+2元-6元5角=5角2元-7角=1元3角20元-18元4角=1元6角10元-9元-7角=3角50元-28元-2元5角=19元5角
课后小记:
第七单元 加与减(三)
教学内容:1、100以内的连加运算。
2、100以内的连减运算。
3、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 套圈游戏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计算100以内连加的算式,并能熟练的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2、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检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式题,并能熟练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2、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式题,并能熟练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学前准备年: 1、口算练习: 24+9 49+7 30+22 54+4553+40 9+28 16+8 3+4+52+7+9 8+4+7 7+8+9 5+7+62、笔算练习: 2 4 3 5 5 3 3 6 + 2 9 + 4 4 + 4 4 + 2 8———— ———— ———— ———— 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理解口述题意。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下面是他们两人三次比赛的分数,你们估计一下,淘气能不能赢?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气 24 29 44笑笑 23 30 41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全班交流。计算淘气的总分24+29+44=97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可以用竖式计算: (1) 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3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4,53与44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位。结 果是97。 (2)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先算各 位上的4+9+4=17,再算十位上的2+2+4,再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 1得10。和起来是97。 计算笑笑的总分。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30、4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列式:23+30+41=94结论:淘气97分,小小94分,淘气的分比小小高,所以淘气赢了。课堂作业计算下面各题24+16+27= 41+27+32= 9+36+57=列式计算;这是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情况,如下表: 金牌 银牌 铜牌1996年 16 22 122000年 28 16 15 (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2)1996年获奖牌多少块? 16+22+12=50(3)2000年获奖牌多少块? 28+16+15=59(4)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金牌?(5)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时要认真、仔细。板书设计: 套圈游戏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气 24 29 44笑笑 23 30 41 淘气总分:24+29+44=97 笑笑总分:23+30=41=94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连加运算
教学内容: 连加运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计算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计算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计算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基本训练 1、口算:(1) 9+6+3 3+4+5 5+4+2 2+8+9 2+7+6 2+7+5 (2) 20+5+4 27+2+30 22+20+3 3+18+9 15+20+6 54+8+102、计算: 28+7+56=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笔算的方法。一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作在本上。 2 8 3 5+ 7 + 5 6——— ———— 9 1让同学说一说笔算过程先把前两个树相加,28+7得35。再用结果35同第三个数相加,35加56得91。也可以这样计算: 2 87 + 5 6 ———— 9 1计算过程:(1)先把个位上的三个数相加,得21。(2)再把十位数相加,最后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20。 3、说一说两种笔算写法有什么不同?课堂作业:计算下面个题: 56+27+10= 28+56+3= 25+27+26= 35+30+17= 7+50+34= 18+4+19=连线: 76 44 37 80 82 55 27+4+6 60+15+7 53+17+10 25+8+11 26+25+25 24+16+15列式计算:车上有17人,到站后上来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车上有17人,到站后上来3人,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的是100以内的连加,我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这加第三个数,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 2 8 35 + 7 + 56——— ————91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连减运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学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学前准备:口算下面各题。 44+6 18-11 24+17 27-9 20-9 96-16 18-9-7 20-5-10 16-4-9笔算下面各题: 27 77 84 100 +36 -39 -26 - 82———— ———— ———— ————探究新知: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独立探索,解决问题。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 92 48 -44 -26 ———— ————22(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 92-70=22巩固练习:1、算一算 89-36-27= 100-54-38=、 2 85 56 71 64-25 -17 -34 -12———— ———— ———— ———( ) ( ) ( ) ( ) - 18 -25 -17 - 7———— ———— ———— ———— ( ) ( ) ( ) (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77-33-28= 96-39-45= 100-91-9=看统计表回答问题。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 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板书设计: 列式:92-44-26=22(人) 92 48 -44 -26 ———— ————22(3)列式:44+26=70 92-70=22
课后小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00以内连减运算的练习。
教学目的: 1、熟练地掌握100以内连减运算,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8-8-9= 20-8-7= 20-5-5= 17-6-10= 13-6-7= 19-6-3= 28-8-12= 37-20-5= 59-50-3= 39-30-4= 28-6-20= 38-6-20=2、计算 57-18-26=指两名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二、课堂作业设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下面各题。57-7-36= 98-54-21= 28-7-9=29-6-17= 60-35-17= 73-25-17=连线;32 1 2 3 3047-9-6 68-17-21 38-20-1752-18-32 27-19-6 73-25-27在○里填上>、<或=。38-9-6 ○ 39 66-23-27 ○ 16 47-17-25 ○ 2 78-24-32 ○ 22列式计算(1)车上有42人,到站后下去1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车上有42人,到站后前门下去7人,后门下去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课堂小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100以内的连减运算,同学们在做题时可以按顺序进行计算,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在一起,再用第一个数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学前准备:1、口算: 8+9+1= 2+4-3= 9+6-5=18-4+2= 20-7-9= 14-7+5=16+3-9= 7+6-4= 15+3-8=2、计算下面各题。55 97 30 26 58 100 + 38 -29 +19 -17 +41 - 73———— ———— ——— ——— ——— ——— 二、探究新知:出示主题图:车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少?小组讨论,指名列式计算:56-27+19=48(人) 56+19-27=48(人) 27-19=8(人) 56-8=48(人)56 29 56 75 -27 +19 +19 –27 ——— ——— ——— ——— 29 48 75 48练一练: 85-49+27= 56+42-69=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课堂作业:计算下面各题。68+25-39= 92-47+36=看谁算的又对又快。48+32-16= 39-13+47=96-34-35= 87-32+45=56+21+21= 93-69+25=课堂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板书设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56-27+19=48(人) 56+19-27=48(人) 27-19=8(人) 56-8=48(人) 56 29 56 75 -27 +19 +19 –27 ——— ——— ——— ——— 29 48 75 48
课后小记:
第八单元、统计
新知识点: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及一些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
2、
教学重点: 1、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及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3、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的统计知识。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 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1、出示: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学生自由选择。 为了使大家都满意,我们来统计一下。 2、出示统计图。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学生。喜欢( )活动的人最多,喜欢( )活动的人最少。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 )活动。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课堂作业: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看统计图回答问题。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唱歌组比美术组多( )人?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 )人?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 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统计的知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谈话: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二、制成条形统计图。红色:黄色:绿色:蓝色;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2、喜欢( )颜色的人最多?喜欢( )颜色的人最少?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 )颜色?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三、实践活动: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做一次统计。
课后小记: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内容: 1、复习100以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