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体现新课程目标、承上启下
地球与宇宙
天气、气候
大气层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大气的重要性,掌握大气垂
直分布规律。
难点: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了解大气层垂直分布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思维的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热爱科学、关注生活的态度;通过学习科学知识,体验乐趣和成就感,学会合作和交流。
3、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对地球、空间科学的学习,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和积极的学习热情,再加上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大气层》这节只要了解即可,所以对八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又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分析能力还不强。所有本节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教师讲解并结合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大气看不见,摸不着,哪些自然现象能说明大气的存在
视频:公益广告“拍卖空气”
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气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
大气的厚度: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
如果没有大气,地球将会怎样?
比一比
没有大气,天气将没有变化
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
没有大气,声音将无法传播
没有大气,地球上将无液态水
没有大气,地球上将没有生命
大气的重要性
1、大气层是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2、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使昼夜温差小
3、阻挡了很大一部分的紫外线和小天体的撞击
4、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总之:大气层对人类很重要,
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课文形象的把大气层比喻成为地球的“外衣”,假如要你比喻,你会说大气层像什么呢
返回舱为什么有被灼烧的痕迹?
宇航员的服装为什么都是银白色的?
返回舱为什么有被灼烧的痕迹?
宇航员的服装为什么都是银白色的?
返回舱为什么有被灼烧的痕迹?
宇航员的服装为什么都是银白色的?
3776米高的日本富士山
8844.4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
为什么山脚“春暖花开”,而山顶却“冰天雪地”呢?
温度(OC)
高度
0
12
55
85
-100
(千米)
-80
-60
0
-20
20
50
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图
你能说说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吗?
提示:
(1)图中纵轴和横轴分别代表什么?
(2)图中温度的变化曲线象什么?
(3)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千米)
温度(OC)
0
12
55
85
-100
(千米)
-80
-60
0
-20
20
50
(千米)
小组讨论: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层分成几层 把讨论结果填入下表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层序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第一层 0--17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层)
第二层 17---55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平流层)
第三层 55---85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中间层)
第四层 80--5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暖层)
第五层 500-1000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外层)
科学家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成五层。
为什么返回舱有被灼烧的痕迹?
为什么宇航员的服装都是银白色的?
高层温度高,太阳辐射强,这层外壳主要可以反射热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延伸阅读:为什么地球大气层温度变化趋势不同
简单地说, 是因为它们的热量来源不同。
对流层:
其温度是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
于地面辐射供给的热量,
平流层:
已经离地面很高了,地面辐射的热量已经无法送到这层大气了,它的热量来源于平流层大气中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的,而且臭氧分子的数量在平流层中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平流层中的
大气温度是越高越热的。
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下降,顶部气温降到-83摄氏度以下。原因是:本层几乎没有臭氧,而氮气和氧气等气体所能吸收的波长更短的太
阳辐射又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所吸收了。
暖层和外层:
它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的。
公益广告
大气重要性
大气分层
拓展阅读
证明大气存在
想象没有大气
大气简介
比喻大气
思考
读图
学生合作分层
科学家分层
各层特点
学以致用
说明
对比
应用
巩固
证明大气存在
证明大气存在
证明大气存在
大气简介
想象没有大气
比喻大气
比喻大气
思考
想象没有大气
大气简介
大气简介
想象没有大气
比喻大气
证明大气存在
想象没有大气
大气简介
大气简介
想象没有大气
比喻大气
证明大气存在
证明大气存在
大气简介
大气简介
想象没有大气
大气简介
想象没有大气
大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