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雨的四季》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雨的四季》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2 16:4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雨的四季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棱镜(léng) 
粗犷(guǎng) 
迫不急待(jí)
B.静谧(mì)
莅临(lì)
咄咄逼人(dūo)
C.池畦(qí)
冷冽(liè)
绿茵茵(yīng)
D.高邈(miǎo)
湛蓝(zhàn)
痒嗦嗦(yǎng)
2.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A.干净  
B.纯洁  
C.净美  
D.纯净
(1)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________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________、开阔的大地。
(2)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________利落的木刻。
3.2018·齐齐哈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C.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地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索和首次尝试的结果。
D.“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序号)
秋雨在稻穗的摇摆之际夹杂着凉意走近我们的身边。________________当然也有一些乖乖的秋雨,一声不响地就坠入了泥土中,使劲儿嗅着丰收的清香。
①秋雨给一株株倒垂的稻穗添了几笔金黄,对一片一片的果实更是加之以几笔愈加鲜艳的色彩。
②秋雨手持一支画笔,携着一个七彩的颜料盘,就这样清凉地过来了。
③秋雨跳动着自己的身躯,在稻穗之间、飞落的枫叶上、女人的鼻尖上、小孩儿的书包上,飞舞、徜徉。
④最抢眼的当数橘子了,它静静地挂在枝头,接受秋雨的洗礼之后,更显清亮、鲜艳。
5.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还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雨的风韵雅致、奔涌气势……
(1)【活动一:说雨】
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农人眼中的雨是丰收而令人喜悦的,灾民眼中的雨是令人无助的,这就是大自然的雨。下面请说说你眼中的雨。
(2)【活动二:赏雨】
雨,因为她的多姿、她的风情,使太多的文人墨客将之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同学们平时肯定收集了很多有关雨的诗词名句,请写出两句。
(3)【活动三:评雨】
请你结合课文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
材料一 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干旱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源供灌溉,就不能种植水稻。
材料二 位于我国新疆地区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生存。
材料三 今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里的雨
①入夜的山里一片寂静,如墨的夜色中看不见任何事物。山里的人睡得比较早,忙碌了一天,都已经疲惫了。只有不知名的虫儿仍在与黑夜玩耍,时不时听到它们欢快的笑声。
②梦中,被一阵淅淅沥沥的响声惊醒,是下雨了。它趁着人们熟睡的时候降临。很快,屋檐便滴水如注,窗外仍然是看不见的一片黑暗,只能感受到密密麻麻的雨点,打着屋外的芭蕉树,浇透了这片土地。梦里的人们仍然在熟睡,而梦醒的人已然清醒,静静地聆听窗外的雨声,感受这场天地间的藕断丝连。
③天亮了,大山从黑夜中醒来,雨仍旧没有要停的意思,只是已经变小了。远处的山峰笼罩在薄薄的雾里,周围的房屋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丛中,几处人家炊烟已经升起,飘浮在竹林上空。田里的秧苗挂着一串串水珠,地里的青菜绿得发亮。屋前的青石板小路上淌着小水涡,雨滴落在上面,荡开小小的一圈波纹,屋后的小水沟欢快地流着,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自然。
④山里的人们吃过早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家禽牲畜也开始了一天的活动。狗摇着尾巴舔食着瓢里用开水泡过的锅巴,成群的鸡从笼圈里被放出来,啄食着主人撒在地上的苞谷,时不时张开翅膀使劲儿地抖擞着被屋檐水打湿的羽毛。牛被牵出来,哞哞地叫着,也许是饿了。人们戴着斗笠,披着油纸,扛着锄头走向田间地里,田坎上泥泞湿滑。鸭子在水田里游来游去。
⑤这场雨是温柔的,而一年四季,春去秋来,上天始终用它多变的风格浇灌着这片土地。
⑥初春,当万物复苏、花红柳绿的时候,一场缠绵的细雨如期而至,山里的人们用勤劳的春耕迎接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杜甫的这首《春夜喜雨》来描述它再合适不过了。春天的雨是静默的,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⑦盛夏,午后的太阳毒辣地照射着无精打采的花草树木,蝉在树上懒洋洋地嘶鸣,田里的水已接近枯竭,地里的菜苗都快渴死了,牛躲在树荫下歇凉,不时用尾巴拍打着身上的苍蝇。很快,天空变了脸色,太阳躲进云层,乌云密布,一阵电闪雷鸣过后,豆大的雨滴降落在干燥的土地上,激起一片尘埃。继而大雨倾盆而下,打得水稻弯了腰。急促的雨点在天地间拉起厚重的帷幕,苍茫而壮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雨骤然停了,云渐渐消散,太阳又露出脸来,泥土被雨水沁透后变得饱满,花草树木被雨冲刷过后变得精神了,田里也装满了水,一切又恢复了生机。
⑧深秋,是收获的季节,却也是最苍凉的。收割完的田里散落着捆绑好的谷垛,草已经慢慢变黄了,树上的叶子随风飘落。一场秋雨一场寒,人们早早地穿上了厚衣服,雨尽管不大,可也淋湿了刚耕好的土地,一脚踩上去鞋子沾满了湿土,黏在鞋底,抖都抖不掉。这种天气不适合栽种油菜。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馒头大小的柿子,有的已经红了,掉在地上,几只蜂在上面徘徊,有的还是青的。
⑨隆冬,更萧瑟了,周围已变得光秃,到处是裸露的黄泥土。阳光难得一见,早上一觉醒来天空就飘着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下的,山里的空气更冷,这种阴雨连绵的天气更适合待在屋里烤火。但是山里的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地里劳作,头顶着稀疏的雨,暴露在空气中的脸和双手被冻得通红,时不时哈一口湿润的热气暖暖手。
⑩雨是上天赐给山里人的甘霖,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生长。我喜欢山里的雨。
6.文中哪些话最能表达作者对“山里的雨”的情感?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7.文章第②③段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雨?说出依据。(3分)
8.试分析文章第⑤段的作用。(4分)
9.结合上下文,揣摩第①段中画线的语句,品味语言的妙处。(3分) 
10.盛夏的雨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4分)
1.[解析]
D A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B项,“咄”应读“duō”;C项,“茵”应读“yīn”。
2.(1)D C (2)A
3.[解析]
D A项,句式杂糅,去掉“因为”或“的缘故”;B项,成分残缺,“增强”缺少宾语,应在句子最后加上“的意识”;C项,搭配不当,应该把“发现”改为“成果”。
4.②①④③
5.(1)示例:我眼中的春雨是温柔的。一滴,两滴,三滴……从天上落下来。她仿佛有魔法,把大地从沉睡中唤醒。你看,小草醒了,开始披上嫩绿的衣裳;你看,大树醒了,它那枯黄的头发又染成了绿色。
(2)示例: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③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3)示例:雨对人类有功也有过。适度的降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过量的降雨会引发灾难,造成损失。
6.雨是上天赐给山里人的甘霖,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生长。我喜欢山里的雨。
7.[解析]
此题考查对景物特征的把握能力。从“田里的秧苗挂着一串串水珠,地里的青菜绿得发亮”“人们戴着斗笠,披着油纸,扛着锄头走向田间地里,田坎上泥泞湿滑”等可判断出作者描写的是春雨。
[答案]
春雨。依据:①雨声“淅淅沥沥”,给万物带来生机——“田里的秧苗挂着一串串水珠,地里的青菜绿得发亮”;②人们春耕——“人们戴着斗笠,披着油纸,扛着锄头走向田间地里,田坎上泥泞湿滑”。
8.[解析]
分析段落的作用,可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入手。
[答案]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上写雨的温柔,同时,总说上天一年四季都浇灌着这片土地,开启下文对春、夏、秋、冬四季的雨的描写。
9.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不知名的虫儿仍在夜里活动及其欢快的叫声,衬托出山里黑夜的寂静。
10.[解析]
选文第⑦段描写了盛夏的雨,抓住“很快,天空变了脸色……苍茫而壮观”分析概括盛夏的雨的特点即可。
[答案]
①来得快。“很快,天空变了脸色,太阳躲进云层,乌云密布。”②伴雷电。“一阵电闪雷鸣过后。”③雨大且多变化。先是“豆大的雨滴”,接着是“大雨倾盆而下”,然后是“急促的雨点”,“苍茫而壮观”。④时间短。“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雨骤然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