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21 23:1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血铸中华
第15课 北伐战争
1924——1927年
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的进行的革命战争
国民革命
OR
谁来领导国民革命?

同舟共济扬帆起,
国共合作新时期。
孙中山
马林
陈独秀
国民党
共产国际
共产党
1922年6月·孙中山住所
马林:
孙文先生,正如您所见,在俄国,由我们共产国际组织的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非常成功。反观中国,却不容乐观。
孙中山:
是啊!原来是我把革命形势想的太简单了,依靠军阀打军阀,结果只能是失败啊!
马林:
所以啊!按照现在的形势。在国内,你们国民党需要联合共产党。在世界,需要一个朋友,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而俄国,正是这样的朋友!
孙中山:
那么,共产国际朋友和共产党,你们能给我们提供帮助吗?
马林:
孙中山:
当然会给予帮助!如果中国国内,国民党和共产党形成联合,我们共产国际会加大帮助力度。首先就是要帮助你们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
太好了!太好了!我护国运动失败,护法运动又失败,几次失败的革命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得有自己的军队,你们这种帮助太及时了!
马林:
现在,共产党在广大工农群众中间也是呼声很高,你们联合共产党,他们也会充实你们的力量的!
孙中山:
好!实在是好!我个人非常期待能同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实行联合!感谢共产国际的极力促成!
孙中山
马林
陈独秀
国民党
共产国际
共产党
李大钊:
现在,共产国际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要求我们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大家可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张国焘:
我反对,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我认为两个性质完全迥异的政党,无法合作。
陈独秀:
我也不是很同意,我们加入国民党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独立发展,意味着要放弃领导权?
你们的想法我很认同,但目前列强侵略、军阀混战的形势需要我们团结一切革命的力量,而在国内,只有孙中山的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政党。
李大钊:
1923年·中共三大
张国焘: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联合他们?我党自成立至今两年多的时间,全国已有420名党员,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我们可以独自发展啊!
蔡和森:
我们是迅速发展,但现在国民党至少有7000人了!
张国焘:
7000人又能怎么样!我们400多人的政党就能领导数十万工人进行运动,我们的潜力是无限的!
蔡和森:
说到工人运动啊,我们是有能力调动工人,但工人赤手空拳,面对军阀的无情镇压,工人们毫无还手之力啊!
张国焘:
说的也是!这样下去,不利于我党的发展,为了我党自身的利益,我们也需要借助国民党的力量来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马林:
共产国际方面非常理解大家的顾虑,但目前内忧外患,我们需要团结一些可能的力量,纵观全国,只有国民党还比较靠谱。
李大钊:
说的也是,和国民党相比,我们确实力量弱、影响小。我们可以借助国共合作的机会,不断增强在民众间的影响,为我党的长足发展做准备!
马林:
是啊,合作是对我党有利的决定。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只是一种形式,我相信,我们的信仰不会因为一时的身份改变而发生变化!
李大钊:
那好,各位同志好好思考,我们等下举手表决!
李大钊:
好了,同志们,现在我们进行决议,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请举手。
李大钊和马林同志率先举手,
众人在李大钊和马林同志的影响下纷纷举手……
李大钊:
我宣布,中共中央会议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中共三大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
孙中山
马林
陈独秀
国民党
共产国际
共产党
1923年·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
共产国际向我们提出了与共产党合作的主张,我个人非常赞同,也有意与共产党合作。
代表一:
为什么突然提到共产国际?先生对俄国、对共产国际是什么样的看法?
孙中山:
俄国十月革命,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共产国际有能力领导民族解放运动。而我们,现在内忧外患,整个国家民族都需要被解救,我们孤掌难鸣,我们需要联俄,也需要联合他们所发展的共产党!
代表一:
联合共产党?就是要国共合作?
1923年·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
对!共产国际向我们提出了与共产党合作的主张,我个人非常赞同,也有意与共产党合作。
代表一:
共产党和我们相比,势力弱、影响小,和他们合作,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啊。
孙中山:
代表二:
不仅如此,共产党加入我们国民党,会动摇一部分人的思想,也会稀释我们的力量。
我啊,组织护国运动失败了,组织护法运动又失败了,几次失败的革命运动让我不得不进行反思。现在国内的复杂形势,不是我们一党能说得算的!
代表三:
是啊!原来我们都是游走在军阀的矛盾之中,依靠这个军阀打那个军阀,但这样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还是需要联合有能力的政党,一起革命!
孙中山:
况且,现在我党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在组织上涣散无力,在思想上奋斗精神丧失。我们需要优秀的共产党员加入我们,给我们注入新鲜的血液。
代表二:
也对,共产党这两年来迅速壮大,并且能充分调动数十万工人、农民的力量,对于我党的发展来说,这也是很重要的力量补充。合作对我党也非常有利。
代表二:
那概括起来就是,接纳共产国际,也要同共产党合作,还要吸纳工人和农民的力量!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1924年·国民党一大
(孙中山一步步走上主席台,站在台前面对所有人。)
我宣布,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始!
(场下掌声雷动,久久不绝。)
我们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正式同共产党合作!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革命武装队伍;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都担负救国救民的责任。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孙中山的演说词
黄埔军校
1924年建校苏联即派出教官;
1925年,苏联向黄埔军校派出200人教官团;
技术人员
1925年苏联援助10万卢布,后又追加45万卢布;
从1925年——1927年,苏联共计援助260万卢布;
1924年苏联援助步枪8000多支,子弹400万发;
1925年苏联再次援助20,000只步枪;
军费
武器
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帮助建立政治部;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
共产党员组织军校学生开展军政训练;
由优秀共产党员为军校制定和实施了科学的教育目标;
苏联
中国共产党
+
思想觉悟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革命者来
时间:
1924年
地点:
广州黄埔
支持者:
苏联、中国共产党
领导: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
蒋介石任校长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宗旨:
为国民革命军建立和
北伐战争做准备
我当小记者
培养人才
陈赓
徐向前

所向披靡齐北伐,
工农革命连万家。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
誓 师 大 会
北伐总司令
蒋介石
本党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中国人民之惟一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北伐誓词》
材料表明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山东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山东



武昌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上海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北伐战争初期:
叶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初期,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其率领的部队所向披靡,屡破强攻,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叶挺也因此成为北伐名将。
想一想
你认为北伐战争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理由是什么?
成功
材料一: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果。 ——《毛泽东选集》
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合作探究:北伐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首先以主力指向湖南、湖北战场……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的伟大战功呢?主要的—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甲。” ——《叶挺传》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材料六:北伐军出师时,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工人运输队、宣传队、担架队随军出征。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支援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五:从军队数量说,北洋军阀大大超过了国民革命军。但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苏联大力援助,有力支持
北洋军阀失道,各自为战
北伐出师有名,人民支持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107万
200万
1926.11
1927.1
湖北农民协会会员
1926.7
1926.11
3万
20万
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获得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曾经风雨今陌路,
国共合作难再返。
1927年4月
蒋介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汪精卫
“分共会议”
1927年
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革命失败了!
1928年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东北易帜

面朝变革从今起,
春暖花开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1924年
1926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7年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工农革命运动
国共合作破裂
南京国民政府
名义上统一
1949年成立新中国
1.小明同学是惠阳人,他自豪地说:“我的家乡有一位名人,他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A
2.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吴佩孚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张作霖
B
3.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949年
1927年毛泽东井冈山
1937年
C
材料: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又给了北伐军极大的支持。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农民协会组织的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到1926年11月增加至20万人左右。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材料说明了什么?
时间+事件+主语+方面+影响……
两者之间的关系
北伐战争与工农革命运动相互促进。
感恩·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