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第15课
八年级上册
——孙中山《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
(1922年4月25日)
诸将士喋血殉身,
艰难缔造之民国,
至今犹在危疑震撼之中。
问:国共两党在1924年之前分别面临着什么问题?
问:国共两党在1924年之前分别面临着什么问题?
问:国共两党面对的强敌是谁?
壹
北伐酝酿:风起云涌注合流
2017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第70页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同盟。
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
时间
内容
合作方式
时间
内容
意义
新三民
主义
旧三民
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反对帝国主义
国家政权
归一般平
民共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创立
民国
平均
地权
中国国民党一大
反对满清王朝
农民
工人
联俄:
苏联
联共:
中共
农工:
黄埔军校建立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创办初期的黄埔军校大门
军校总理孙中山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主席台上左起 依次为廖仲恺、蒋介石、孙中山、宋庆龄。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什么希望呢?....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问: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
课目分类
课目名称
军事学
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
军事训练
教练课目
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技术、马术
演习课目
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学习
政治党务
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党的组织问题、军队政治工作等。
政治课程
问: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有何特色?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军事课程
贰
北伐在途:同仇敌忾在神州
誓师大会上的阅兵式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1926年7月9日举行北伐誓师大会,最高处为蒋介石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本党敢郑重向全国民众宣言曰: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不能不出师....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
问:北伐的对象是谁?北伐的目的何在?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20万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
35万
“先统一西南,联络东南,然后直出武汉为上乎?或统一湖南,然后联络西南、东南而后再进规中原为上乎.....殊难决定也。”
——《蒋介石日记》(手稿本)
1926年1月11日
请制定一份北伐作战路线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吴佩孚
张作霖
先攻吴佩孚,再取孙传芳,最后张作霖
广州国民政府
10万
北伐战争能不能打?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1926.7.北伐开始
1926年7月11日,北伐军攻克湖南省会长沙
1926.7.北伐开始
“ 鞭炮毕剥之声,联珠裂帛,各县人民与农会有迎于十里之外者,殊甚可感。农民协会组织尤为发达。将来革命成功,当以湖南为最有成绩。”
——《蒋介石日记》(手稿本)
1926年8月3日
问:民众对于北伐军是什么态度?
1926年8月3日中午,蒋介石一行抵达湘境郴(chēn)县县城
1926.7.北伐开始
1926年6月9日《民国日报》刊载内容
赣(gàn):江西省简称。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1926.7.北伐开始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牺牲将士纪念碑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1926.7.北伐开始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叶挺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1926.7.北伐开始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叶挺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吴佩孚的主力被基本消灭
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讨论:为什么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胜
利进军到长江流域?
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北伐将士浴血奋战
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
叁
北伐尾声:革命峥嵘岁月稠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政变,待处决犯被押往刑场
“四一二”政变现场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政变现场
仅事变三天中,被杀者就有300多人,被捕者无数,而在此后两周中,又有5000多人被捕、被杀或失踪。
——《图说北伐》申晓云著,东方出版社,2017年版,第242页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典礼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lèi)滔滔,
心潮逐浪高!
作者自注:一九二七年,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
毛泽东
问:作为共产党人,毛泽东的心情如何?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宣布与共产党决裂。
“宁可枉杀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网。”
——汪精卫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
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告“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张学良改易旗帜
1928年6月,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火车站。
至此北伐完成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毛泽东作于1929年)
工农革命开始了!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ōu)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中国将往何处去?
北伐战争落幕了
新军阀代替旧军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