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纸袋
一、教材分析
《漂亮的纸袋》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的手提袋不仅仅是为实用而设计,对其外形、色彩、材质、图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让学生懂得使用纸袋是一种环保行为。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紧密融合生活,引导学生大胆针对手提袋的特征对它的创意、造型、图案、色彩等进行一次大胆的创作。本课将运用各种材质通过画、撕、剪、折、卷曲、插接、粘连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和半立体纸工制作,师生共同参与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等活动,来体验造型设计活动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手提纸袋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以其新奇的创意和图形吸引着人们。但三年级学生对手提纸袋的制作知之甚少,还有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想制作出有特色的手提纸袋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领悟生活中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
2、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各种式样纸袋,以审美的眼光发现纸袋的美。
3、能力目标:初步掌握纸袋的制作方法,运用画画、剪剪、撕撕等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彩纸、废旧材料进行纸袋的设计制作。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表现纸袋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制作新颖有趣的纸袋。
五.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的需要,本课我采取了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扩大学生视野,努力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的讲授。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引导式教学法:
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应当主动的学习,教师则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注意引导他们感受美术的形式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1、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爸爸去哪第一季。利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几个萌娃比拼谁的纸袋最漂亮,去帮助做不出漂亮纸袋的森碟完成一个漂亮的纸袋。
2、欣赏感知,审美体验。
图片展示各种款式、各种材质的纸袋,初步认识纸袋的外形、色彩、材质、图案及用途,感受纸袋文化的深厚,感受生活的美好。
3、初步了解,尝试制作。
教师发给各组一只简易的纸袋模型,各组所发到的纸袋为不同的造型,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甚至可以拆一拆,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了解拎袋的简易的制作方法。
4、拓展思路,感悟设计。
出示几只新奇的纸袋:像动物造型的纸袋、圆柱造型的纸袋等,引导学生感受创造性设计的魅力,并在纸袋的形状、色彩、图案基础上进行想象,以解决本课教学难点。再让学生欣赏综合使用卡纸、瓦楞纸等废旧材料,用各种手法制作的纸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
5、动手动脑,小组合作。
小组讨论设计怎样的纸袋,考虑设计说明、创意、色彩、材质、等的运用。让学生领悟设计的意义,并根据设计方案有目的地选取材料进行分工合作。
6、师生互动,纸袋展
设计一个小小“纸袋展”,看哪一组设计制作的纸袋最受欢迎,“纸袋展”从拎袋的造型、色彩、材料、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评出最佳纸袋,帮助森碟完成她的纸袋创作。“这样就做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创设了一个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使课堂变得活泼起来,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纸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到纸袋在生活中不仅仅是一样为了方便人们适用的物品,教会学生从美术的角度欣赏纸袋。在研究纸袋的做法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分组研究,要求他们将纸袋自己拆开,看一看它是怎样做的?学生自己动手后,,进行观察、讨论,从中看到他们迫切的要了解这个纸袋是怎样做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了,他们认真的学习,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得到了答案。然后由教师来总结纸袋的制作过程,巩固新知识,他们也能获得答案。教师再从纸袋的造型上给学生提示,让他们从外形上改变传统造型,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达到这节课的美术目标。我在本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机会,给予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我认为教师不应该只教会学生某种单一的本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取更多的本领。
本课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没有把纸袋制作步骤写下来,单纯看教师演示。估计下一次他们就不记得怎么做了。板书不够精炼。在造型表现上,学生掌握不够,这可能与他们的美术基础有关。希望以后我能努力提高总自己。同时也多培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