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返回
1.了解人类对空气认知的化学史。
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4.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李峤写过一首小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风,风是无形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返回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新课讲解
1.空气成分的发现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发现的?
新课讲解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
曲颈瓶
玻璃钟罩
汞槽
新课讲解
(2)拉瓦锡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空气,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部分气体全部都是氮气。
(3)拉瓦锡又把汞表面所收集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一个较小的容器内加热,得到汞和氧气,而且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余4/5体积的空气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新课讲解
思 考
1.拉瓦锡利用汞+氧气 氧化汞的反应来进行实验,为什么选择汞?
2.实验现象是什么?拉瓦锡得出了什么实验结论?
加热
反应容易发生,现象明显;汞是液体,所占空间小;生成的氧化汞是固体,所占空间小;氧化汞加热又可以分解……
一部分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新课讲解
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到室温后,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红磷 + 氧气
P O2 P2O5
新课讲解
思 考
1.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
新课讲解
思 考
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新课讲解
归 纳
1.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
(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新课讲解
归 纳
2.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
(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
(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
新课讲解
3.空气的组成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速记口诀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以上都是体积数,莫与质量混一起。
上述比例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1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例
C
解析: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
新课讲解
2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例
B
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氧气约占21%,所以通过图示可知R指的是氧气。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成分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海水等。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
新课讲解
二、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CO2等;
2.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新课讲解
归 纳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组成性质
固定
不固定
表示方法
有化学符号
无固定符号
举例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05)
空气,海水
联系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概念 M 和 N 之间是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例
C
解析: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稀有气体和氖气是包含关系。
选项
A
B
C
D
M
化学性质
空气
稀有气体
混合物
N
物理性质
氢气
氖气
纯净物
新课讲解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
过去,人们曾把氧气称为“养气”,那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呢?
(1)供给呼吸,医疗、潜水等;
(2)支持燃烧,气焊、炼钢等。
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液氧燃料产生能量
新课讲解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用途:用作保护气;做低温剂;制硝酸、化肥的重要原料。
给食品包装袋充气、保护气
冷冻剂
制氮肥、化工原料
新课讲解
3.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例
D
解析:空气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是氮气和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稀有气体。
四、保护空气
新课讲解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少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新课讲解
1.空气污染的原因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新课讲解
2.空气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等。
新课讲解
3.空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措施: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
(1)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PM2.5
例
A
解析: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
返回
课堂小结
返回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纯净物和混合物
氧气的用途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空气的组成
空
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污染物
空气的成分
影响
防治措施
1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 )
A.N2 B.O2 C.H2O D.CO2
2.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B.食品包装中充入防腐
C.灯泡中充氮气延长寿命
D.氮气支持燃烧
D
当堂小练
D
B
3.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空气是混合物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D
当堂小练
C
C
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装置漏气
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D
当堂小练
C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D
当堂小练
D
7.“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物收割后留下的桔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
D
当堂小练
A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D
当堂小练
D
返回
谢 谢 观 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