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子和原子课件(课件30页+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1分子和原子课件(课件30页+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25 14:34:47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2020年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3.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返回
新课导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新课讲解
(一)【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新课讲解
想一想
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
3.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
实验: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小结】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新课讲解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新课讲解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滴水的质量很小,但一滴水里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些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三万多年才能数完。
新课讲解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探究实验】①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为无色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新课讲解
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溶液为无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新课讲解
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小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A


B
现象
解释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新课讲解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探究实验】分别取
50
mL
水与
50
mL
的酒精,把它们相互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
100
mL。




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点击画面
播放动画
新课讲解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新课讲解


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
防止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的水滴倒流,使试管炸裂。
重心平衡,便于加热,防止加热时把铁夹的棉垫烧坏。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集气瓶里的水变成紫红色。
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过氧化氢分子
氧气分子
水分子
过氧化氢
氧气


催化剂

氢原子
氧原子
新课讲解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分子
观察上面的分解示意图,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新课讲解
【结论】1.每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2.对比它们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具有不稳定性,氧气能支持燃烧,水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可见当分子不同时其化学性质也不同。所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新课讲解
【特别提醒】
1.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新课讲解
2.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也是原子的概念。
新课讲解


1.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3)原子间有间隔;
(4)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新课讲解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质量体积小、彼此有间隔、不断运动中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相互关系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形成分子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B.间隔的远近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以再分
D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返回
课堂小结
返回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的概念
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概念
化学变化的实质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有关概念
1.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冰融化为水——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比原子大
D.酒精温度计测较高温度时——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
D
当堂小练
C
2.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的是(

A.隔夜的米饭变馊
B.酒精灯忘记盖帽,长时间酒精变少
C.氢气燃烧生成水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当堂小练
B
3.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当堂小练
D
当堂小练
4.下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NH3)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D
当堂小练
5.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而原子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再分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返回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