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一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同步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必修一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同步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24 10: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同步作业
一、单选题
1.英文字母bdMN(足够小)放在显微镜底下观察时,看到的图象是(  )
A.?NWpb????????????????????????????????B.?pqWN????????????????????????????????C.?NWpq????????????????????????????????D.?bdMN
2.一个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

A.?体积?????????????????????????????B.?表面积?????????????????????????????C.?物象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②在低倍镜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③④②①
4.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5.若左图是在10×(目镜)和10×(物镜)下看到的视野,在目镜不变时右图视野所用物镜是
A.?20X??????????????????????????????????????B.?40X??????????????????????????????????????C.?60X??????????????????????????????????????D.?80X
6.用显微镜观察某装片,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不调整光圈和反光镜,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B.?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C.?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D.?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
7.在低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在左上角,该怎样移动装片(??? )
A.?向左上角移??????????????????????B.?向右上角移?????????????????????????C.?向左下角移??????????????????????D.?向右下角移
8.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调节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装片
图1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图2为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
A.?甲→乙→丙→丁????????????????B.?丁→丙→乙????????????????C.?戊→丁→丙→乙????????????????D.?丁→戊→甲→丙
9.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向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

A.?甲?????????????????????????????????????????B.?乙?????????????????????????????????????????C.?丙?????????????????????????????????????????D.?丁
10.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显微镜物镜损坏??????????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11.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就(??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2.取一片植物永久切片标本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并用压片夹压住。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 )
A.?慢慢上下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B.?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进行对光操作
C.?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前端接近切片为止
D.?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反向转动至看清物像为止
13.某位同学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下面对可能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的中央?????????????????????????B.?切片倒置,盖玻片位于载玻片的下方
C.?转换高倍镜时未更换目镜镜头?????????????????????????????D.?以上情况有两种是可能的
14.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二、非选择题
15.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mm、0.5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显微镜的_______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镜观察。
(2)图二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三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据图回答:
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________(填字母),此时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②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________个。
③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
④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①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________。
②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______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答】英文字母bdMN(足够小)放在显微镜底下观察时,由于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因此看到的图象是旋转180度后的NWpq.
故答案为:C.
【分析】理清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
D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放大倍数是指对于观察标本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面积则是放大倍数的平方倍。
B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答】高倍显微镜的使用顺序:②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④调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故选:B.
【分析】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正确步骤应为:
a、一“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
b、二“移”,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下呈的是倒立的虚像,移动时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哪一方向就像哪方向移动装片即可,口诀“偏哪向哪移”.
c、三“转”,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d、四“调”,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4. B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显微镜的对光: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①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④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视野对光完成. 故选:B.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B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长度和宽度都放大相应倍数;由题意可知,10×10下可以看到64个,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镜,此时只看到4个,说明面积放大了644=16倍,即边长扩大了4倍;故选B
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先低后高:先低倍镜后高倍镜;先放低镜筒,再向上调节(换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成像规律:上下、左右颠倒(如何移动玻片);变化规律:图像变大、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故选C。
A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答】显微镜下的物像在左上角,说明实物位于右下角,要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角移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物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移动装片应遵循“同向原则,偏哪往哪移”。
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首先分析题干中给出的图示,左图所示多个细胞,而右图所示的细胞是左图部分放大的细胞.可以判断,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果.在换用高倍镜前需要将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因此需要移动装片,这样物像移入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由于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变窄,所以视野光线会变暗,因此需要换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光线变亮;换上高倍镜的视野内的细胞会变得模糊,所以不用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即可.所有正确的顺序是戊→丁→丙→乙.
故选:C.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准焦螺旋).
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答】据图分析,微生物向左下方向游走,由于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与实际物体正好相反,因此将载玻片向左下方(丙)移动即同向移动,可使微生物处于视野中央。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像,即上下左右与实际物体正好相反。据图分析,微生物向左下方向游走,说明实际上微生物正在向右上方移走,所以为了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将载玻片向左下方(丙)移动。
D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答】A、反光镜与视野亮暗有关,与物象是否清晰无关,A错误;
B、显微镜物镜损坏会导致无法观察到物象,B错误;
C、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说明不是细准焦螺旋的问题,C错误;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会导致一部分细胞能看清楚,一部分细胞不能看清楚,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物象时,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做高倍镜,换成高倍镜会导致视野变暗,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
D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答】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载物台下面的遮光器上有直径大小不同的圆孔,叫光圈,转动遮光器,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不同光圈具有不同的进光量.大的进光量多,视野明亮,小的进光量少,视野较暗.要使显微镜的视野变暗,应改用平面镜、缩小光圈
故答案为:D
【分析】“光照明亮”、“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内容物”说明视野太亮,所以要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来降低视野亮度。
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看着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可见
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最后擦试显微镜、整理实验台。
C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A、如果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没有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物镜后可能观察不到或看不清物像,A正确;
B、如果将切片放反,换用高倍物镜后焦点不能调至观察范围内,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B正确;
C、是否换用目镜与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无关,C错误;
D、据A,B分析可知,以上情况有两种是可能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并移动装片把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换高倍镜,光线不足就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小、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
B
【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解答】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实际上位于液泡的左上方;通过左右相反,上下颠倒后细胞质环流方向不变,仍为逆时针,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成的像为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
二、非选择题
15. (1)物;甲
(2)b、c、A;600;6;d;B
(3)气泡;右上方;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解答】(1)图一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2)①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观察且使放大倍数为最大,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②物镜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③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④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3)①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向右上方移动标本将气泡移到视野的中央。
【分析】1、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2、物镜有螺纹口,而目镜无螺纹口,且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成相反关系,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倍数与装片的距离是相反关系,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因此图一是物镜,且甲是低倍镜,乙是高倍镜;图二中a和b为目镜,其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a是低倍镜,b是高倍镜;cd为物镜,c为高倍镜,d为低倍镜。图三为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即图中A的放大倍数最大,d的放大倍数最小。据此答题。
?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