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22 08:4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组别
理化生教研组
班级
八(1)班
时间
科目
生物学
教师
课型
新授课
学时
1课时
课题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本节课按主体性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经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探究交流等活动形式,比较归纳出两种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这样既使学生以多种方式途径参与学习并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学生智、能、情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教学是义教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内容(P12-17)。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类,且都是动物界中比较大的两大类群,它们都有保护身体作用的重要结构(贝壳和外骨骼),教材将它们一并在同一节中介绍。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认识观。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举例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典型代表,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②通过联系生活实践,举例说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像观察,资料分析,探究交流,培养学生质疑、探疑、释疑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文剖析、讲解让学生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感受探究生物奥秘的乐趣,增强爱护生物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难

1、重点:①.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突破:对两种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探究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得出结论。关于两种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知识点,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展示交流、概括总结。这样可以大大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亲身体验中增智、培能、养情,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和一些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前面学习的两节生物类群的基础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技能。




八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水平低,知识能力的获得过于被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没有较完善形成,但他们对知识获得却有积极强烈的渴求。






PPT课件,教学案,《能力培养与测试》


生物教材,导学案,《能力培养与测试》








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指导教学,应体现两个原则:
①.以教师为主导。精心设计,紧密结合教材的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观察、思考、讨论、探究。
②.以学生为主体。从教材内容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研讨、探究交流的方法,促使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做到:
①.导趣。引导学生“乐”学
②.导思。引导学生“活”学
③.导法。引导学生“会”学




简述两种生物类群大小,引入新课,明确目标…………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指导观察思考,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理解,形成概念
指导观察思考,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思考探究,归纳概念
指导阅读归纳,总结两种动物类群与人类关系…………信息处理,辩证认知
指导总结练习,形成生物概念……………………………形成知网,迁移提升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知道了它们的主要特征。生物圈中除了这些类群的动物以外还有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等。目前生物圈中已命名的动物大约150万种,其中节肢动物占120万种以上,软体动物占10万多种,分别成为动物界的第一、第二大类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两类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知,水到渠成。
明确目标,引起重视
授新
总结
检测
展示各种各样的软体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它们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是软体动物,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你还知道哪些软体动物?
进一步提问:坚硬的贝壳会影响它们运动吗?乌贼、章鱼等体外不具有坚硬的贝壳,为什么它们还属于软体动物呢?
指导阅读P12“观察与思考”,
出示河蚌的挂图,讨论:
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果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呢?
3、河蚌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进一步提问:河蚌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有怎样关系?引导学生填写下表:
指导阅读P13几种软体动物并观察图5-15,思考:
1、乌贼、章鱼等体外不具有坚硬的贝壳,为什么它们还属于软体动物呢?
2、请尝试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进一步阅读P13最后一自然段,讨论交流:依据你已有知识和经验,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简要介绍珍珠的形成
过渡:在无脊椎动物中是最高等的种类最多的类群就是节肢动物。蝗虫是最具代表性动物之一。
引导学生自学P15-16三个自然段,展示蝗虫的图片,讨论以下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2、蝗虫的触角、足、翅分别着生在什么位置,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3、结合下图实验结果,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及其呼吸方式?
一段时间后,甲蝗虫活着,乙死亡。
4、体表坚硬的外骨骼对蝗虫有什么功能?这与其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进一步提问:蝗虫的外骨骼不能随其身体的长大而生长,那它会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指导阅读P14“观察与思考”,讨论:
1、比较所观察的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下列表格:
2、上表中哪种两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相似?试着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3、比较蜘蛛、虾、蜈蚣与蝗虫的特征,你能归纳出表格中所有的动物的共同特征吗?
进一步阅读P13最后一自然段,讨论交流:你还知道有哪些常见的节肢动物,依据你已有知识和经验,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本节课我们通过两种动物类群的代表生物——河蚌和蝗虫的学习,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归纳并掌握了两种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我们的努力探究,不但获得了生物学基础知识,而且提升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一、选择题:
1、河蚌、蜗牛和乌贼共同具有特点是
A.都有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腹足运动
D.都用足捕食
2、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3、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4、为适应陆地相对干燥的环境,昆虫体表具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A.外骨骼
B.翅
C.气管
D..足
5、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螃蟹、苍蝇
B.羊、牛
C.青蛙、金龟子
D.田螺、水蛭
二、非选择题:
6、如图是蝗虫的外形图,据图分析回答:
⑴、蝗虫的身体分为[
]
、[
]
、[
]
三部分。
⑵、[
]
是跳跃足,[
]
是飞行器官,它们都生在[
]。
⑶、蝗虫的体表具有
,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的器官,并能防止
以适应陆地生活
⑷、蝗虫有哪些特点,使它能更好在陆地上生活?

观察、归纳: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具有坚硬的贝壳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列举曾接触过的软体动物
贝壳会使它们运动变缓慢,它们身体都教柔软。
阅读,观察,讨论,回答:
1、保护柔软的身体。
2、河蚌靠斧足缓慢运动。用鳃呼吸。
3、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

阅读,思考,回答:
1、它们体外虽然不具有坚硬的贝壳,但都有能够分泌形成贝壳的外套膜,所以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
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阅读、讨论、归纳:
可食用;可药用治病;可装饰美容;但有的也可传播疾病。
阅读,观察,讨论,回答:
1.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腹部有呼吸、生殖、消化等功能。
2、触角一对,位于头部,有嗅觉和触觉作用;足三对,前足、中足适于爬行,后足适于跳跃;翅两对,前翅革质,后翅膜质,适于飞行等。这使得蝗虫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更有利于取食和逃避天敌。
3、体表有气门(位于腹部),内连气管,用于呼吸,是呼吸器官。
4、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故有蜕皮现象。
阅读,观察,讨论,回答:
1、略
2、上表中,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它们都属于昆虫。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等。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阅读,观察,讨论,回答:
提供了动物蛋白;为植物传播花粉;可入药治病;可作实验材料;但有些也可传播疾病。
学生陈述、补充
联系学生生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亢奋点,满足学习需求。
促使学生质疑,产生求知欲。
改为学生更熟悉河蚌进行学习,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生活化。
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概念,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适应环境的生物学观点。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关键,避免误解。
充分利用教材小资料,让学生明白原理,知识得以延伸。
充分挖掘教材,活用教材,设置问题,有利于学生探究,帮助学生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学会比较、概括。
增加实验,立体感知,让学生理解呼吸原理,促进学生树立科学论证意识。
改变教材顺序,以更好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层次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学生陈述、补充,不失时机的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巩固本节重点,通过随堂检测反馈教学效果。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软体动物
1、典型代表:河蚌
2、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与人类关系:
二、节肢动物
1、典型代表:蝗虫
2、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与人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