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20以内的数
20以内数的复习
1.学会梳理2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序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在2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发散性。
3.知道“几”表示物体的个数,“第几”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4.在文明行动迎世博的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1.20以内数的组成。
2.知道“几”和“第几”的区别,并会熟练运用。
知道“几”和“第几”的区别,并会熟练运用。
一棵智慧树(树上挂着要复习的内容)。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20以内数的复习)
师:你能说一个我们学过的数吗?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这个数吗?(提供圆片、小棒、计数器等学具,包括写数)
任意给一个20以内的数,它表示什么意思?说它的组成、比较大小、计算……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数的读写(看图写数)
提问:你会写这些数吗?哪些数与众不同?他们说得对吗?
20由20个一组成。20由2个十组成。9是最大的一位数。
11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不相同。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
师:通过20以内数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什么?我们一起看看生活中的数。
2.出示数位顺序图
提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3.看钟表写时间:
师:说说你是怎样看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是几时。)
推一推:我睡觉是9时,妈妈比我晚睡1小时是( )
想一想:都是9时有什么不同?(时针每天转2圈,所以一天有上午9时和晚上9时。)
5.教材第105页第1题,观察表格完成表后的问题。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完成教材105页第1题的(1)~(5)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第15~17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是对20以内数的整理和复习。课上我通过数数以及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带领学生对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基数、序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复习。由于练习具有变化,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第2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1.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让学生在比较算式,交流算法中感受口算方法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迅速准确地说出得数。
动物卡片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师:今天我们复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一)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它们相加的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否则,就得将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抽完所有卡片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复习数的组成
刚才我们复习了口算题,同学们口算得非常准确,下面我们分2人一组,一个说数,另一个说数的组成。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2题)
将小组成员分成2人一组。(注意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搭配)
如:一个说15,另一个说15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
交换角色练习。
(三)复习口算加减算式(每个小组发12张空白卡片)
复习口算加减算式。
同学们,你们每个小组都有12张空白卡片,先本组同学商量商量,看看可以写哪些口算题。小组内同学每人口算两道,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算完后小组间交换口算卡片。
(小组学生先出口算题,再自我检测。小组交换卡片时,教师要统一安排。小组交换口算卡片后,由小组长点人口算,对算错了的算式,教师要了解错的原因,如果是计算方法不正确,教师要启发学生正确计算,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多算。)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教材练习二十五第4、5、6题。
2.比一比:不计算,你能比出这些算式的大小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5( )8+8 10-5( )10-8 7+7( )4+7 15-7( )13-7
3.想一想:方框里可填几?
9+( )<15 18-( )>10 13+( )<19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课上我先是采用对口令的形式,对10以内数的组成进行复习,接着结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另外在复习的过程中我还着重复习了减法的含义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了“从总体中去掉部分”的道理。
第3课时 图形与位置
图形与位置
1.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分清左右及知道每个立体图形的特征,知道每个平面图形的特征。
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立体图形、课件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上下、前后、左右及图形;看谁学习最积极,最能干!你能指出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吗?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出示座位图:说一说:小红的后面是谁?小兰的左边是谁?
师:你能在图中选一名同学像这样说说吗?
2.出示格子图:小猴怎样走才能吃到桃子?还可以怎样走?小兔要吃到萝卜还可以怎样走?还可以怎样走?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吗?
3.帮小动物找家: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家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
4.出示立体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5.出示小羊拍的照片:看小羊把四个立体图形排成一排后,拍的3张照片。
仔细观察小羊拍到的三张照片,( )在最左边,( )在最右边。
6.出示立体图形:你能看图说说吗?
( )在( )的前面,
( )在( )的后面。
( )在( )的上面,
( )在( )的下面。
7.看搭拼的机器人:你能数出这些图形的个数吗?
长方体( )个;正方体( )个;球( )个;圆柱( )个
8.拼一拼: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练习二十五第15题。
2.练习二十五第16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课上我按照先图形后钟表的顺序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复习,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图形和钟表的认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结合实物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立体图形,进一步掌握了整时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第4课时 用数学
用数学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口头表达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让学生充分挖掘图形中的信息,知道怎么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
怎样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这学期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一些本领,今天我们来复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想一想我们解决问题分为哪几个步骤?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用加法解决问题:
(1)出示小兔图: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答的?为什么用加法解决?解答正确吗?
(2)出示白熊图: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答的?为什么用加法解决?解答正确吗?
师:用加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举例说一说。
2.用减法解决问题:
(1)出示小兔图: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10只兔,走了4只兔,还剩几只兔?)你是怎样解答的?为什么用减法解决?解答正确吗?
(2)出示白熊图:看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答的?为什么用减法解决?解答正确吗?
师:用减法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举例说一说。
3.比较总结:看看我们刚做的4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有什么不同?
师: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0题。
2.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1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看图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些图中的信息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有的信息很隐蔽,是需要自己数出来的,同学们要细心观察,做个有心人!
课上我安排主题图,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进一步学会看图、分析图,并会通过题意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进一步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