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新教材)
一、判断题
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
2.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 ? )
3.耳郭可以放大声音。( ? )
4.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 ? )
5.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有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 )
二、选择题
6.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 水面产生水波
C 无法判断
7.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
A 眼
B 鼻
C 耳
D 口
8.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A 固体
B 气体
C 真空
9.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 气流
B 直线
C 波
10.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 高
B 低
C 强
11.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就越( ???)。
A 强
B 弱
C 低
12.在打“土电话”时,为了让对方听清楚声音,我们要( ??)。
A、拉直“电话线”
B、在电话线上放一个物体
C、用手托住听筒
13.敲击下面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
A.
B.
C.
14.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
B.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分工合作
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
三、填空题
15.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16.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
17.从外到内,耳的结构是由( )、( )、( )三部分组成。
18.人说话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四、连线题
19.请将耳朵的结构与功能用线连起来
五、实践与探究
20.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 请按1一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 )。
(2) 请按1一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 )。
21.根据你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填写伸出桌面的尺子长度和音高变化的记录表,并写出结论。*
空1答案:( )
空2答案:( )
结论: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 ),声音越( )
22.“吉他”是小明最喜欢的乐器,它有六根粗细不同的琴弦。小明在演奏的时候通过拨动琴弦让吉他发出悦耳的声音。瞧,小明正在开个人音乐会呢!
(1)小明演奏时拨动的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 ?)。
A. 越高
B. 越低
C. 越响
(2)为了让琴声更响亮,让听众们都能听到,小明应该()。
A. 用力拨动琴弦
B. 轻轻地拨动琴弦
C. 拨最粗的琴弦
(3)美妙的琴声通过(? ?)传到人们的耳朵内。
A. 空气
B. 大地
C. 琴弦
(4)在这个音乐会上,人们不应该(? ? ?)。
A. 安静地听
B. 精彩的时候大声尖叫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