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12 轮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12 轮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22 13: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轮子的故事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1课时 授课班级
教 学

标 科学知识 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
科学探究 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
科学态度 能够描述沙子和粘土渗水现象的不同,并试着作出解释;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轮子外在特征,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电教手段 PPT、交互平板、投影仪
重 点 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难 点 动手制作小车。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 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活动一:
激发兴趣,引出前概念 师: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衣食住行的变化,我们了解到古代人和现代人衣食住行是非常不一样的,请问古代先现代在“行”上有什么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说所的这几种交通工具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具有什么?
生:轮子
师:没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轮子(板书:轮子的故事)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伸出你的右手手指,慢慢的推动桌子上的新华字典,感受一下,用多大的劲儿,能推动新华字典呢?
然后我们在字典下面摆放三只圆形的铅笔,伸出你的右手,慢慢推动新华字典,感受一下,需要多大的劲儿能推动呢?
两次推动新华字典的劲儿是一样大的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圆形的铅笔可以省力,那么六棱形的铅笔可以吗?
演示实验:老师用一个圆形的轮子滚动一下,再用一个六棱形的轮子滚动一下。看来,还是圆形最适合于滚动。
师:出示(古人运送生物情景),他们下面用的可不是铅笔,他们用的是巨大的木头,这种的我们称它为滚木,下面我们就两人合作,试着用这种方法将字典从课桌的一边运送到另一边。
下面,谁来说说完成这个任务时有什么困难呢?
古人在用滚木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困难,所以就改进了滚木,将木头切割成片,就成了一个个轮子,有了轮子就发明了车,运送重物就更加方便了,再也不需要那么多滚木了,在后来的日子里,人们不断的改进轮子,轮子更加的实用,更加的先进。
师出示:不同时期与轮子相关的图片。
按照他们优点的多少我们试着给他们排排序,优点多的排在后面,优点少的排在前面。(挑选两幅做示范对比)
分组排序活动。
哪个小组来全面展示一下你们所排的顺序?
师:轮子为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便捷,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为小车装上轮子呢?
1、认识活动材料。
2、下面小组同学一起商量一下,怎么才能给小车装上轮子,而且让它跑起来呢?
3、分组商量、制作、试跑。
4、展示。评价。
师:1、在小车上有轮子,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上有轮子呢?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轮子的物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应该出示这些方面的)这些都是交通工具上的轮子;这些轮子都能够灵活的转向,我们称它为万向轮;这些轮子,我们称它为引导轮;在我的教室里,非常隐蔽的地方还有轮子,就是在我们的窗的下面。
师:这些轮子都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如今的轮子,仍然在不断的改进,那么未来的轮子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种“球形轮胎”(视频展示)。
师:随着科学的进步,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出现,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你们也能发明一个更加先进更加方便的轮子。 回顾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做推书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引发研究轮子的兴趣。
通过科技史的学习,体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并且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
让学生经历一次制作过程,尤其是学会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小车,使小车的轮子转得更加灵活。
通过交流轮子在方方面面的应用,认识到轮子的重要性,生活中离不开轮子。
活动二:
体会轮子的作用。
活动三:
阅读轮子的发展史。
活动四:
给小车安装轮子。
活动五:
体会轮子的其他用途。


作业 无 检测反馈 优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12.轮子的故事
作用:省时、省力
历史:pic1 pic2 pic3……
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给小车安装轮子,但是在操作中,学生给轮子的历史排序要难于给小车安装轮子,对学生对于轮子的认知有过高的期待,在安排课程的环节上可能先让学生们认识各个历史时期的轮子的形状特征会更好,在下一个环节,学生们画完轮子,由于时间的关系,并没有进行展示,缺少了一个评价环节,如果能展示一下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