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4 11: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
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一、单选题
1.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如图所示,甲为拉力与时间的关系图,乙为物体对应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纵轴数据被人抹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3 B. 前8秒内摩擦力所做的功为-72J
C. 前8秒内拉力所做的功为96J D. 在6秒末的速度为4m/s
2.如图所示,光滑竖直杆固定,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环,环与轻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与B点在同一水平线上,BC>AB,AC=h,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弹簧仍处于伸长状态,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环从A处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g,则在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

A. 环在B处的加速度大小为0
B. 环在C处的速度大小为
C. 环从B到C一直做加速运动
D. 环的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C两点之间
3.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的恒力作用,三个恒力的大小分别是2N、4N、7N.能够正确描述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A. B.
C. D.
4.一个木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自由滑上粗糙的水平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图像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A. 木块的位移 B. 木块的加速度
C. 木块所受摩擦力 D. 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5.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不计,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则A和B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6.物体m恰能沿静止的斜面匀速下滑.现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m上,并且过m的重心,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增大 B. 物体仍能保持匀速下滑
C. 物体将沿斜面加速下滑 D.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
7.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的鸡毛、铜线由静止开始下落。能表示铜线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8.如图,倾斜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成60°角,直杆上套有一个圆环,圆环通过一根细线与一只小球相连接.当圆环沿直杆下滑时,小球与圆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圆环不一定加速下滑 B. 圆环可能匀速下滑
C. 圆环与杆之间一定没有摩擦 D. 圆环与杆之间一定存在摩擦
二、多选题
9.把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在电梯中看到弹簧秤的示数是16N,g取10m/s2 , 则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 以4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 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 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 以4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运动的电梯内,有一根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 ,则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以 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 B. 以 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
C. 以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D. 以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
11.图示水平面上,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质量分别为m、2m、3m和4m的4个滑块(视为指点),用轻质细杆相连,相邻滑块间的距离为L。滑块1恰好位于O点,滑块2、3、4依次沿直线水平向左排开。现对滑块1施加一水平恒力F,在第2个滑块进入粗糙水平面后至第3个滑块进入粗糙水平面前,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平恒力大小为3 mg
B. 滑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C. 在第2个滑块进入粗糙水平面前,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D. 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滑块可以全部进入粗糙水平面
12.停在10层的电梯底板上放置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磁铁的极性及放置位置如图所示。开始时两块磁铁在电梯底板上处于静止,则( )

A. 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磁铁与底板始终相互接触),并停在1层,最后两块磁铁一定仍在原来位置
B. 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磁铁与底板始终相互接触),并停在1层,最后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
C. 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并停在20层,最后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
D. 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并停在20层,最后两块磁铁一定仍在原来位置
三、解答题
13.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体验超重和失重的巨型娱乐器械。一个可乘多人的环形座舱由高处自由下落,其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经过3.2s座舱底部距地面32m,此时开始制动,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制动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问

(1)下落过程中座舱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制动过程中座舱加速度是多大?
(3)制动过程中座舱对乘客作用力是乘客重力的几倍?
14.在幼儿园里为了锻炼小孩子四肢的力量,会进行一项游戏活动,小朋友手拉着汽车轮胎奔跑,如图甲所示,在一次训练中,质量M=24.5kg的小朋友手里拉着不可伸长的轻绳拖着质量m=5.5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5s后轮胎从轻绳上脱落,轮胎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绳与地面的夹角为 (已知 , ),求:

(1)轮胎在前5s的位移大小;
(2)轮胎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加速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大小和小朋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5.单板滑雪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其速度快而深受滑雪爱好者喜爱。滑雪者通过控制滑雪板挤压雪内的空气,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 =0.25变为 =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为 =37°的坡顶A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足够长水平雪地直至停止(全程无动力自由滑行),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坡长l=26m,滑雪者和滑板总质量m=50kg。求:

(1)滑雪者在斜坡AB上不同加速度的位移比值:
(2)滑雪者在水平面BC上不同加速度所用时间的比值;
(3)滑雪者从A滑到C的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6.如图所示,经过专业训练的杂技运动员进行爬杆表演,运动员爬上8 m高的固定竖直金属杆,然后双腿夹紧金属杆倒立,头顶离地面7 m高,运动员通过双腿对金属杆施加不同的压力来控制身体的运动情况.假设运动员保持如图所示姿势,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3 m,速度达到4 m/s时开始匀减速下滑,当运动员头顶刚要接触地面时,速度恰好减为零,设运动员质量为50 kg.(空气阻力不计)求:

(1)运动员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员匀减速下滑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运动员完成全程所需的总时间.
答案及解析
1. C
解:A.在4~8s内物体匀速运动,可知
根据
代入数据得
A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0~4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加速度
因此4s末的速度
接下来匀速运动,因此在6秒末的速度为4m/s,D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在0~4s内,物体的位移
在4~8s内,物体的位移
整个这段时间内,摩擦力做的功
整个这段时间内,拉力做的功
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匀速运动结合动摩擦力的表达式可以求出动摩擦因素的大小;利用摩擦力和位移可以求出摩擦力做功的大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速度公式可以求出末速度的大小;利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拉力做功的大小。
2. D
解:A.环在 处水平方向合外力为0,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所加速度为 ,A不符合题意;
B.环在运动过程中,OC的长度大于OA的长度,因此弹簧从A点到C点伸长量变大,弹性势能增加,如果物体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有
可得物体的速度为 ,但是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因此速度小于 ,B不符合题意;
CD.环在 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
环经过 点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滑动至距离 点 处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在 处大小相等,所以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 与重力等大反向,加速度为0,此时速度最大,之后环做减速运动,因为 ,所以环的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C两点之间,环从B到C先加速后减速,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水平竖直正交分解,在竖直方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3. D
解:ABC、2N和4N的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2N?6N,与7N的力大小不可能相等,所以该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即不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ABC不符合题意.
D. 三个力的合力是恒力,则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速度可能均匀增大,则D是可能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是否能相等,判断物体能否保持平衡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其运动情况,从而得到运动图象.
4. C
解:A. 图像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可以求出位移,不选A;
B. 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加速度可以求出,不选B;
C. 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但是不知道木块的质量,所以摩擦力不能求出,选C;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得
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动摩擦因数可以求出,不选D。
故答案为:C。
【分析】v-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是位移,图像的斜率是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解即可。
5. D
解: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系统的加速度 ,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 ,即AB间的作用力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对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联立求解外力大小。
6. C
解:BC.对物体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将重力分解,如图所示

在不加F时,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可知
解得
加上压力F时,同理将F分解,则x轴上有
y轴上有


根据
可得 ,故物体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仍然为零,故物体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A.根据
可知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增大,A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D.根据
可知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D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两个方向上分解,在沿斜面方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进而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7. A
解:铜线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图像求解即可。
8. D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收缩方向的拉力,小球的合外力不为零,小球不可能匀速下滑,小球与圆环相对静止,一定都做匀加速运动;所以AB项错误;假设圆环与杆之间没有摩擦,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加速度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当绳子的拉力和杆垂直时小球的加速度才为 ,因此小球的加速度不是 ,说明环的加速度也不是 ,说明整体受到摩擦力,存在摩擦,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对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沿杆方向和垂直于杆两个方向上分解,在沿杆方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9. BC
解:对物体分析,弹簧秤的示数即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方向竖直向下,知电梯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或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故B、C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电梯和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对物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从而得出电梯的运动情况;
10. BD
解:对小球受力分析,mg- mg=ma,加速度大小为a= g,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小球运动形式可以是以 g匀减速上升或以 g匀加速下降,B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本题考查了超重和失重,关键是掌握:超重是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失重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但是速度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11. AC
解:A.在第2个滑块进入粗糙水平面后至第3个滑块进入粗糙水平面前,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整体分析则有:
解得:F=3 mg
A符合题意;
B.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v=
B不符合题意;
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a=
C符合题意;
D.水平恒力F作用下,第三个物块进入粗糙地带时,整体将做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故滑块不能全部进入粗糙水平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利用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水平恒力的大小;利用动能定理可以求出速度的大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利用动能定理可以判别滑块是否能全部进入粗糙水平面。
12. BC
解:AB.初始时,两磁铁之间相互吸引,但因为有摩擦力的作用,使得它们保持静止,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加速度向下,则两磁铁处于失重状态,底板对磁铁的支持力减小,最大静摩擦减小,如果最大静摩擦减小到小于两磁铁间的吸引力,则两磁铁相互靠近,最终可能已碰在一起,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两磁铁处于超重状态,底板对磁铁的支持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增大,两磁铁吸引力不可能达到最大静摩擦,依然静止,但最终要停在20层,则后来一定要有减速过程,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情况如AB选项,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超重和失重,物体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视重发生了改变,超重时视重大于实重,失重时视重小于实重。
13.
解:(1)设座舱下落的最大速度为v
自由下落过程中 得
(2)设座舱制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则

(3)对质量为 的乘客
设制动过程中乘客受到座舱的作用力是其重力的 倍,则

【分析】(1)物体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结合加速度和下落时间求解末速度即可;
(2)同理,物体最终静止下来,结合物体的初速度和减速的时间,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即可;
(3)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结合物体的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拉力大小。
14.
解:(1)由图示图象可知,轮胎在前5s的位移为
(2)由图示图象可知,轮胎减速过程加速度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由图示图象可知,轮胎加速过程加速度为
对加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
对小朋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可得小朋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分析】(1)(2)v-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是位移,图像的斜率是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动摩擦因数;
(3)分别对轮胎和小车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拉力和摩擦力大小。
15.
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滑雪者在斜坡的加速度
解得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这段时间下滑的位移为
接下来因为速度超过4m/s所以一直加速下滑至B点,因此位移为24m,所以两段位移之比
(2)动摩擦因数变化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
到达B处的速度由
得滑雪者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
在水平面上因为速度超过4m/s,所以加速度大小
设减速至4m/s时间为
在速度从4m/s减值零,所以加速度大小
同理可知,减速时间
所以两者时间比值
(3)全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克服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量 J
【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两个方向上分解,在沿斜面方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两段位移再作比值即可;
(2)同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水平竖直正交分解,在水平方向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两段位移再作比值即可;
(3)运动员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求解运动员的机械能即可。
16.
解:(1)运动员匀加速下滑时,由运动学公式v2=2a1x1
代入数据得:a1= m/s2
(2)运动员匀减速下滑时v2=2a2x2
解得a2=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Ff-mg=ma2
得Ff=600 N
(3)由运动学公式v=a1t1
v=a2t2
t=t1+t2
联立解得t=3.5 s
【分析】(1)第一段运动员做加速运动,结合下滑的距离和末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
(2)结合运动员的加速度,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摩擦力大小;
(3)运动员段运动员做加速运动,第二段做匀加速运动,分别利用运动学公式求解时间相加即可。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