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 物体的颜色 教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 物体的颜色 教案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3 10:23: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物体的颜色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同学们能够对物体的颜色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色散现象
(2)物体的颜色
(3)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2.难点:(1)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
(2)会区分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提出问题
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提问:阳光通过家庭内的养鱼缸,有时会在墙上出现彩色的光带。在阳光的照射下,雨后的天空中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人工喷泉在空中喷出的细小水珠,有时也能形成“人造彩虹”……这些美丽的色彩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阳光是由这些美丽的色彩构成的吗?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思考
光的色散
演示实验: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墙上形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彩色光带。
学生观察
七色光复合成白光
使用七色光板,通过快速旋转来演示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现象。请学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颜色比例,画在圆盘上,现场制作七色光板。让学生用自己做好的七色光板,完成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
学生观察学生动手制作七色光板:在预先准备好的圆纸板上,划分成六个面积不等的扇形,扇形区的颜色和圆心角按逆时针顺序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颜色可以用水彩或彩色粉笔涂上,也可以贴上不同颜色的色纸。然后用笔在圆盘中心扎一个孔,再插入一根火柴棍即完成。学生做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转动这个圆盘,观察盘上颜色的变化。
光的三基色
介绍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举例:在彩色电视机的荧屏上,规则地密集排列着许多能发出红、绿、蓝光的荧光粉粒。代表红、绿、蓝的三束电子束按画面的要求分别激发红、绿、蓝荧光粉粒,在荧光屏上产生一系列的红、绿、蓝发光点,它们同时刺激视网膜上的三种锥状细胞时,由于视觉无法分辨三色刺激点,便在视觉上合成出总体的彩色图像来。
学生观看图片
色光的混合
演示实验:旋转红、绿、蓝三色盘(1)调整三色盘的红、绿、蓝比例,可看到灰白色。(2)红、绿色光的混合调整三色盘,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先使红色占绝大部分,再逐渐增大绿色面积。每改变一次红、绿比例,旋转时,在盘上会依次出现红、橙、黄和绿黄等几种颜色。(3)绿、蓝色光的混合盘上只露出绿色和蓝色,开始让绿色占大部分,逐渐增加蓝色,混合色就会由绿变成蓝(出现靛、孔雀蓝、蓝等)。(4)红、蓝色光的混合盘上只露出红色和蓝色,开始让红色占大部分,逐渐增加蓝色,会看到紫红、深紫等颜色。总结扩展:色光的混合遵从加色法原则:两种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因此旋转的七色光盘是色光的加色法混合,所以显白色。
学生观察
颜料的三原色
介绍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原色。
学生看“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原色”图片
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混合是反射光的混合,遵从减色法原则:两种颜料的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了。因此七种颜料的混合是减色法混合,所以显黑色。
学生用红、黄、蓝三种颜料调色,体会光的三基色与颜料的三原色各自混合后的不同。
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实验探究: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七色光带。让七色光带打到绿色玻璃片上,绿玻璃片只让绿光透过,而把其他颜色的光几乎全部吸收了。同样,彩色光带分别通过红、蓝玻璃片后,在白屏上也只分别呈现出红色光带和蓝色光带。实验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够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允许所有颜色的光都通过的物体,看上去就是无色透明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用不同色光分别照射白纸和黑纸,得出: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故呈白色;黑色的物体,它几乎把所有的色光全都吸收了,故呈黑色。根据这个道理,红光照在蓝布上,蓝布呈什么颜色?先请学生思考,再用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学生观察学生先猜想结果,再动手做实验加以验证。
小结
本节所学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