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2 14: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小明的一天》。下面我将以下几方面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学习评价。
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教材的分析,我将分别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的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小明的一天》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教材安排了6个整时和半时的时间让学生认识钟面,题材非常贴切生活。一般来说,一名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
2、通过认一认、拨一拨等活动,并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读整时、半时。?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学习,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作为教学重点,在钟面上能拨出整时和半时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为了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在乐中学,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通过猜谜语、找家、动手拨一拨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为有效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第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课件播放带谜语的歌曲“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
第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12个大格。而时针和分针有些同学或许会说有长针,短针。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因此采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学生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有什么不同,并做详细介绍,最后得出结论,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这种简短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强化了学生对时针,分针的认识,突破了学生的认知困难。接着我故作神秘“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认识?他的名字叫小明,今年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他是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瞧!让我们走进小明的一天。将在课件上出示课本主题图,把内容引到第二步骤。
第二步骤是初步认识整时、半时。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出示情境图依此呈现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少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认读钟面。在完整的看完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的时候,此时讲6个时间重点突出,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6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并提出谁能给这6个钟面分一分类?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引导学生把它分成两类一类:分针都指着12,另一类:分针都指着6。出示分针都指着12的四幅图,问谁认得这些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并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些什么.。
让学生观察比较这四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最后得出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教师在钟面上拔出整时学生说出时间,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在说拨的过程,适时的引出整时的另一种记法。紧接着进入老师说出时间,学生拨钟环节,以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当学生拨钟正确时我会采用“你真棒”及小贴纸奖励等方法表扬和鼓励学生,启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拨钟环节,主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整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征。当学生对整时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我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半时教学,出示小明九时半做操,八时半睡觉两幅图片,让学生根据时针、分针的位置知道: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9,在9和10中间,是9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8,在8和9中间,是8时半。从而得出“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在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及拨出整时和半时后,让他们知道数学能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的问题,
在进入第三环节之前利用课件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通过这一活泼的音乐,寓教于乐,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还在无形中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育。紧接着进入第三环节
第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设计了找家的练习。我会告诉学生由于小动物没按时回家,天黑了找不到回家的路,都快急哭了,只要把小动物身上的时间和房子上的时间相对应的连接起来,小动物们就可以回家了,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送回家吧。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不持久,通过“找家”游戏中的动物图片和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不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整时和半时的认读和两种记时法的联系,而且从中懂得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
第四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的思想,让学生学会总结,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让同学们从中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
四、说板书设计
接着来说板书设计,板书中我以“长”“短”两字加深学生对时针、分针的区别。板书了整时时针、分针的指向,半时时针、分针的指向。板书这样简洁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认识钟表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向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如:8时 6时半
五、说学习评价
最后来说说我对本节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中,我采用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