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2.1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12.1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3 11: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学课题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能应用欧姆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和方法
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分析并归纳出物理规律
通过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使学生学会解电学问题的方法.
通过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重点 重点是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
仪器材料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
板书设计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二课时)
一、欧姆定律内容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公式
I=U/R
I-电流(A) U-电压(V) R-电阻(Ω)
有关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②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③使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对上节课得到的数据进行
分析和论证
利用学生上节课的实验数据引入新课,使学生有思维的连续性. 教师: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同学们都取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今天我们来一起这些分析数据,看看能否的出一定的规律.
教师:下表是上节实验课中一组同学的测量数据,从表格的数据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对实验(1)设计记录数据表格(1)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1
5
2
5
3
5
4
10
5
10
6
10
7
15
8
15
9
15
对实验(2)设计记录数据表格(2)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压U/V
电流I/A
1
5
1
2
10
1
3
15
1
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不断完善
老师引导得出一下表达式
R一定时,I1/I2=U1/U2
U一定时,I1/I2=R2/R1
教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将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
新课教学
教师:如果你来表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你将怎样叙述?
请学生叙述老师指出不完善的地方
学生阅读课本上欧姆定律内容
教师:定律没有指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条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条件,实际上定律对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作了简明的叙述,但暗含了这两个条件.
教师: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把欧姆定律简洁的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着写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推导.
I=U/R
I-电流(A) U-电压(V) R-电阻(Ω)
从这个表达式可以推出实验后的两个结论.
引导学生进行推导.
教师:大家看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都简洁地概括了上节在一定条件下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且从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就可求出导体中的电流.所以欧姆定律用简洁的语言和表达形式更全面地反映了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师:介绍欧姆以及欧姆发现欧姆定律历经十年的艰辛过程,让学生课下阅读课本77页的阅读材料,了解欧姆的生平和欧姆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2)对于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和R三个物理量中的两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
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要用所要求的单位.
请学生看课本75页例题,注意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和学生一起总结电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画出电路图在图中标上已知条件、求解物理量.
写出根据公式.
代入数据.
计算结果.
其中(1)是解题的关键
例题1:一个汽车前灯接在12V的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是400mA,那么汽车前灯的电阻是多大?
解答后对学生中出现常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解.
解释R=U/I的物理意义: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U与I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其比值一般不同.U和I的比值反映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
例题2:在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接入电阻为242Ω的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91A,如改接电阻为165Ω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解法一、
U1=I1R1=0.91A×242Ω=220.22V
U2= U1=220.22V
I2= U2/R2=220.22V/165Ω=1.33A
解法二
因为U2= U1
所以 I2R2 =I1R1
I2×165Ω=0.91A×242Ω
解得 I2=1.33A
问题讨论:
为什么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去?电压表接到电源两极上为什么不会被烧毁?
学生观察、思考
讨论
阅读、思考
学生思考、进行推导练习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