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历史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 2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历史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 2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24 10:0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辛亥革命
创建新中国
改革开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历史背景
(1)社会
基础
①改良方案的破产
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世纪末)
(2)经济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阶级基础:
孙中山上书失败
(4)个人因素: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影响
(5)思想基础:
创办兴中会(1894年)
发动广州起义(1895年)
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
“十六字纲领”
2、提出
(1)《中国同盟会总章》——
(2)《民报·发刊词》——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列强支持的清朝统治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核心)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
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
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
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由国民共享。
社会革命
夺取政权
建设政权
巩固政权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学思之窗
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问题2: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
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为了完成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
4、评价
(1)性质:
(2)进步性
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3)局限性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军阀
不足1
民族主义:
未明确反帝
不足2
民权主义:
未规定基本民权
不足3
民生主义:
未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根源: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说明: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5、实践
辛亥革命
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5年
1917年
反对清朝专制统治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反对段祺瑞
时间


结果
这些斗争虽然取得部分成果,但总体上来说,都失败了。
问题1:孙中山领导的确立共和和维护共和
的斗争为什么最后都失败了?
问题2:这些斗争(或实践)的失败说明了
什么?
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②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三民主义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背景
(1)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2)十月革命的影响
(3)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影响
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一生中最重大的转变
2、提出:
中国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列强支持的清朝统治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平均地权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①明确反帝
②民族平等
①民权为平民所共有
②普遍平等的民权
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俄联共扶助农工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什么关系?
新三民主义是纲领和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此纲领和奋斗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4、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关系
(1)联系
(2)区别
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帝反封建。
中共的革命纲领在民主革命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其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铲除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新三民主义没有的。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
中共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
民主革命阶段革命目标基本一致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交集:反帝反封建
5、影响:
(1)进步性
②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6、实践: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反帝反封建军阀)
①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
的旗帜
(2)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改良方案陆续破产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三民主义
进步性
局限性
十月革命的影响
中共、共产国际帮助
新三民主义
进步性
局限性
建立和维护民主共和
最终失败
国民革命运动
近代中国的一些救国方案
地主阶级抵抗派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平均主义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材料1: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材料2: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从材料看:20世纪20年代前后,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以欧美为师
以俄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