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的学生已在生活中感知物体的角,如能说出桌面有四个角等,但对角的理性认识不够。而且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学应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角后,再认识角各部分之间的名称。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然后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让学生逐步形成角、直角的初步认识的表象,自己学着用尺子画角。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及角的分类。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认识锐角和钝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锐角和钝角。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三角板、圆纸片等。
4课时
第一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角和正确画角
三角板、圆纸片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同学们,课间十分钟到了,校园里热闹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里真热闹啊!仔细看看,图中还有我们学过的图形,你们看见了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等)
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角。(教师出示三角板的实物,具体指出其中一个就是“角”),图中球门上有一个角。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找图中的角
操场上还有很多角,快来找找看。(老师拿的三角板、老爷爷修剪花木用的剪刀、小朋友做操时伸的直直的双臂…)
2.找生活中的角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多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角,请大家观察我们周围,都有哪些角?(黑板上、桌子上、数学书上、窗户上……)
(2)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角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广泛了,还有我们例1中的剪刀、钟表上的针还有三角板,这些物品中都有角。只要你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角。
3.摸角
(1)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角,用手摸一摸数学课本的角(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一个小圆点)
(2)它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角除了有顶点还有什么呢?(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边”。
(3)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图中任意一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4)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画角、折角
(1)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的特征,你们会画角吗?
从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构成了一个角(演示)。
角的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2)请拿出三角板,按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巡视表扬)
(3)(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并比一比谁的角大?(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课本第43页练习八第1、2、3题。
2.下面图形,是角的在( )里画“√”,不是角的画“×”。
3.画不同方向的角。
4.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5.打开折扇,看看角有什么变化?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我们今天认识了角,大家都有些什么收获呢?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们找的对不对。
“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与时间,敢于放手,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判断的思维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门的认识,选择材料做角,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层层体现出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的自主参与。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采用多种方法(折纸,用直角尺量,用眼观察)引导学生们初步认识直角,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掌握测量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角板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2.展示。
谁能展示你所制作的角,并说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感知生活中的直角
课件出示:国旗、椅子、单杠
找出以上实物中共同具有的角,引导学生把角比画出来。
谁能说说,你制作的角和刚才画出的角有什么区别?
4.揭题
我们就把这样的角叫直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我这里有一张纸,大家想一想,用这张纸能不能制作出一个直角?
(3)学生动手操作。
(4)成果展示。
(5)小结: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完成第40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0页的做一做第2题。
3.你还能说说时钟上哪个时刻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直角吗?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找直角——判断角——折直角——画直角四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同时这几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纵向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形成空间观念,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
锐角和钝角
1.认识锐角和钝角,知道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2.在认识锐角。钝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全面看问题的思想。
3.使学生感受到基本图形的美丽和广泛的应用性。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三角尺,纸张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1.出示游乐场图片,谈话激趣。
2.观察图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引入“角”。
4.(点击,实物去掉,只剩角)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直角、画角、做角、找角)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请小朋友画一个你喜欢的角。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就地取材。(学生画、师巡视,把学生画的不同形状、大小的角贴在黑板上)
2.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点乱,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四人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1)汇报,说明分的理由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分类验证、渗透方法
①验证直角
师:我们怎样来验证这些角是不是直角呢?(肉眼直接能看出的就直接判断,如模棱两可的就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②验证其他两类角
师:你还能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的角吗?
③给角取名
师1: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在很久以前数学家就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锐角。(板书)快找一个锐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2: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数学家也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钝角。(板书)快找一个钝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④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几类?(补充板书:锐角<直角<钝角)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做角:请小朋友快速地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并给身边的同学说说它是什么角?
2.举例:小朋友们做出了这么多的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随处可见,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见过这些角?
3.其实用我们人体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五角星)你能发现这个五角星上有几个角吗?它们分别是什么角?
5.你们喜欢这些角朋友吗?可是它们迷路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书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三兄弟,他们就在我们的周围,他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给我们带来情趣,希望孩子们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学数学和用数学。
本节课在学生有了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后学习的,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量、找、拼、画等活动来认识锐角和钝角。这样,学生感受会更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第四课时 用三角尺拼角
用三角尺拼角
1.通过实际“拼一拼”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探究拼角和判断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3.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拼角和判断角的方法。
操作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
三角尺、课件等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1.小朋友们,三角尺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物体,对于它你还了解什么?三角尺中到底还有哪些学问呢?下面我们就利用三角尺来做游戏?喜欢吗?
2.老师想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你们能帮帮我吗?
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一副直角三角尺,让小组讨论拼摆。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同桌合作,用两块三角尺拼一拼,说一说,你们都拼出了什么角?
师:能拼出来吗?(能)拼出钝角的,请举手。你是怎么拼的?
(请生上来,用大三角尺演示)
师:他拼出的是钝角,你还有不一样拼法可以拼出钝角吗?
(至少展示2种)
2.请同学们拿出两块三角尺,研究一下,两副三角尺还能拼出哪些角?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研究。
3.刚才我看到同学们都很仔细、认真,而且热烈。下面谁能把拼出的角,利用老师这儿的三角尺,贴在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并说出是什么角,说明理由。
生:上台贴图,并说明理由。
师:实在太漂亮了,有这么多的答案,那你还能拼出什么角吗?
生:拼角,并上台贴图。
4.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两块三角尺拼出了这么多的角,真是聪明极了。你是如何检验这些角就是锐角或钝角的呢?
(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用两副相同的三角尺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2.在钉子板上任意围一个图形,再找出图形中的直角、锐角或钝角。
3.课本第45页第13、14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小朋友真能干,用不同的学具创造出了不同的锐角和钝角。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