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梧州市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2 20:4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梧州市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要秘诀的秘诀
邓拓
(1)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但是,有些读者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功夫,一见有这些秘诀,满心欢喜,结果就不免上当。现在这类秘诀大概已经无人问津了吧!然而,我觉得还有人仍然抱着找秘诀的心情,而不肯立志用功。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
(2)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3)“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功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4)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功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5)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一书写道:
(6)“①读书须知出入法。②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③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④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⑤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7)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8)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10)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
(11)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据《庄子》《天道篇》记载:“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接着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不该把一切所谓“圣人”之言全部否定了;但是,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
(12)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从根本上说,也不过如此。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么,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
(选自杂文集《燕山夜话》)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作者回忆了以前在书店看见的小册子,认为这些册子是没有价值的,进而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B.
文章引用吴梦祥的学规,作者既肯定了其可取之处,也指出其不足之处,认为如古人般关门读书在当下不可取。
C.
第(9)段引用陆九渊的诗歌,既引出了观点,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其读书经验对现在的青年读者特别有用。
D.
第(11)段轮扁全盘否定“圣人”之言,认为这是糟粕,作者对此辩证看待,认为轮扁的见识比古代读书人要高。
2.
下列对第(6)段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段共有5句话,在结构上具有“总分总”的特点,①总说读书之法,②③④句分说论述,⑤句总结强调观点。
B.
②句进一步论述“出入法”,认为开始读书时要追求“入法”,读书结束时要追求“出法”,通过举例论证观点。
C.
③句使用了分号,其分隔的前后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使用了对称句式,可以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
D.
③句和④句分别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展开论述,通过正反对比,突出了“入法”和“出法”两者同等重要。
3.
作者在结尾段说:“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结合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请从四个方面概括句中“这些”所指代的内容(要求:每个方面不超过12个字)
(2)这句话的句末在问号后再加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二)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那时葛朗台①刚刚跨到七十六个年头。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一切年深月久的痴情与癖好一样。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背理。怎么!要对女儿报告财产的数目,把动产不动产一古脑儿登记起来拍卖?……
(2)“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他在庄园里检视着葡萄藤,高声对自己说。
(3)终于他主意拿定了,晚饭时分回到索漠,决意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到死都能保持家长的威风,抓着几百万家财的大权,直到咽最后一口气为止。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便自己开了大门,轻手蹑脚地上楼到妻子房里,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妆匣②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4)“这明明是他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欧也妮正这么说着。
(5)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
(6)“上帝呀,救救我们!”
(7)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8)“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9)欧也妮四肢发抖。老头儿接着说:
(10)“不是吗,这是查理的东西?”
(11)“是的,父亲,不是我的。这匣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寄存的东西。”
(12)“咄,咄,咄,咄!他拿了你的家私,正应该补偿你。”
(13)“父亲……”
(14)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15)“老爷!老爷!”母亲嚷着,在床上直坐起来。
(16)葛朗台拔出刀子预备撬了。欧也妮立刻跪下,爬到父亲身旁,高举着两手,嚷着:
(17)“父亲,父亲,看在圣母面上,看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看在我的性命面上,你不要动它!这口梳妆匣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一个受难的亲属的,他托我保管,我得原封不动地还他。”
(18)“为什么拿来看呢,要是寄存的话?看比动手更要不得。”
(19)“父亲,不能动呀,你教我见不得人啦!父亲,听见没有?”
(20)“老爷,求你!”母亲跟着说。
(21)“父亲!”欧也妮大叫一声,吓得拿侬③也赶到了楼上。
(22)欧也妮在手边抓到了一把刀子,当做武器。
(23)“怎么样?”葛朗台冷笑着,静静地说。
(24)“老爷,老爷,你要我的命了!”母亲嚷着。
(25)“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果我的性命。你已经把母亲害到只剩一口气,你还要杀死你的女儿。好吧,大家拼掉算了!
(26)葛朗台把刀子对着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
(27)“你敢吗,欧也妮?”他说。
(28)“她会的,老爷。”母亲说。
(29)“她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30)箍桶匠看看金子,看看女儿,愣了一会。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了。
(31)“哎,先生,你瞧,太太死过去了!”拿侬嚷道。
(32)“噢,孩子,咱们别为了一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箍桶匠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拿侬,你去请裴日冷先生。——得啦,太太,”他吻着妻子的手,“没有事啦,咱们讲和啦。——不是吗,小乖乖?不吃干面包了④,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吧!……啊!她眼睛睁开了。——嗳嗳,妈妈,小妈妈,好妈妈,得啦!哎,你瞧我拥抱欧也妮了。她爱她的堂兄弟,她要嫁给他就嫁给他吧,让她把匣子藏起来吧。可是你得长命百岁地活下去啊,可怜的太太。哎哎,你身子动一下给我看哪!告诉你,圣体节你可以拿出最体面的祭桌,索漠从来没有过的祭桌。”
(33)“天哪,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你的妻子跟孩子!”葛朗台太太的声音很微弱。
(34)“下次决不了,决不了!”箍桶匠叫着,“你瞧就是,可怜的太太!”
(35)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
(36)“喂,欧也妮,喂,太太,这是给你们的,”他一边说一边把钱掂着玩,“哎哎,太太,你开开心,快快好起来吧,你要什么有什么,欧也妮也是的。瞧,这一百金路易是给她的。你不会把这些再送人了吧,欧也妮,是不是?”
(37)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38)“父亲,把钱收起来吧;我们只需要你的感情。”
(39)“对啦,这才对啦,”他把金路易装到袋里,“咱们和和气气过日子吧。大家下楼,到堂屋去吃晚饭,天天晚上来两个铜子的摸彩。你们痛快玩吧!嗯,太太,好不好?”
(40)“唉!怎么不好,既然这样你觉得快活,”奄奄一息的病人回答,“可是我起不来啊。”
(41)“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42)他搂着她,拥抱她。
(43)“噢!吵过了架再搂着女儿多开心,小乖乖……嗨,你瞧,小妈妈,现在咱们两个变成一个了。”他又指着梳妆匣对欧也妮说,“把这个藏起来吧。去吧,不用怕。我再也不提了,永远不提了。”
(44)不久,索漠最有名的医生裴日冷先生来了。诊察完毕,他老实告诉葛朗台,说他太太病得厉害,只有给她精神上绝对安静,悉心调养,服侍周到,才可能拖到秋末。
(45)“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要不要吃药呢?”
(46)“不用多少药,调养要紧。”医生不由得微微一笑。
(47)“哎,裴日冷先生,你是有地位的人。我完全相信你,你认为什么时候应该来看她,尽管来。求你救救我的女人;我多爱她,虽然表面上看不出,因为我家里什么都藏在骨子里的,那些事把我心都搅乱了。我有我的伤心事。兄弟一死,伤心事就进了我的门,我为他在巴黎花钱……花了数不清的钱!而且还没得完。再会吧,先生。要是我女人还有救,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百两百法郎也行。”
(48)虽然葛朗台热烈盼望太太病好,因为她一死就得办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虽然他对母女俩百依百顺,一心讨好的态度使她们吃惊,虽然欧也妮竭尽孝心地侍奉,葛朗台太太还是很快地往死路上走……
(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
【注】①葛朗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他原是箍桶匠,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动荡形势下,囤积居奇,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他为了财产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儿欧也妮对母亲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
②梳妆匣:葛朗台的侄儿查理的母亲的遗物。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葛朗台却打发他去印度,查理和欧也妮相爱,临行前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则将这个贵重的梳妆匣留给欧也妮保存,匣内装有查理母亲的肖像。
③拿侬:葛朗台的女佣人。
④不吃干面包了:欧也妮把自己积存的金子给了堂兄查理,葛朗台知道后,把女儿软禁在房间里,只许她吃冷水和面包。
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一开始先详细介绍了葛朗台的执著狂,为全文铺垫,接着展现了由梳妆匣引发的冲突,最后以葛朗台太太的病作结。
B.
第(8)段画线句是三个问句,按顺序分别表达了“自问”“推断”和“责问”,表现了葛朗台发现梳妆匣后的惊讶和兴奋。
C.
医生对葛朗台太太病情严重性的分析,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使得葛朗台表露对太太的爱意,彻底改变对母女俩的态度。
D.
金子是这篇小说的线索,葛朗台与欧也妮的冲突也因金子而起,两人对金子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能激发读者的深入思考。
5.
(3)至(21)段运用了哪些正面和侧面描写手法来刻画葛朗台的形象特点?
6.
结合选文第(22)至(43)段的情节发展,简述葛朗台的心理变化过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
7.
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延请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③公车特征拜郎中
征:征召
④置币遗单于
遗:留下
B.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讲
③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责备
④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靡:退却
C.
①致万乘之势
致:达到
②召有司案图
案:草案
③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发:暴露
④遂共谗之
谗:诋毁
D.
①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②副有罪,当相坐
坐:治罪
③君子生非异也
生:资质
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
8.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B.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D.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②蒙固业,因遗策
9.
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舍相如广成传②不耻相师③以愚黔首④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⑤填然鼓之⑥宁许以负秦曲⑦天下云集响应⑧将军邓骘奇其才
A.
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B.
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C.
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
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10.
下列画线句中,全都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①句读之不知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④⑤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既闻之,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节选自《史记·冯唐列传》)
11.
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徙代
徙:迁居
B.
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数:多次
C.
寡人制之
制:制服
D.
文吏以法绳之
绳:制裁
12.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其大父赵人
②其皆出于此乎?
B.
①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②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C.
①乃卒复问唐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①军功爵赏皆决于外
②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13.
下列画线句中,与“家安在”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蹑足行伍之间
D.
而君幸于赵王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
(2)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用现代汉语描绘全诗所写的景象。要求:不得改变诗意,想象合理,描写生动。字数:60~80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要求:正楷书写;如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则当错别字评分。)
(1)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自己奉命出塞的孤独、无奈与郁愤之感。
(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植物的蓬勃生长,来表现早春的明媚而富于生机。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随从武士华丽的打猎装束及壮观的出猎场面。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遥望古都,凭吊古迹,感慨历朝历代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乐景衬哀情,面对美景却只能一人酌饮,表达了孤单与苦闷之情。
(6)《师说》中,韩愈认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荀子·劝学》中,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加工就笔直和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为例来说明:“_____________”,才能做到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8)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9)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0)_____________?曹刘。(辛弃疾《南乡子》)
(11)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12)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3)_____________,谁怕?(苏轼《定风波》)
(14)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三、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
17.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盥手(guàn)
一瞥(piē)
奄奄一息(yān)
少安毋躁
B.
歆享(xīn)
推衍(yǎn)
伺机而动(sì)
运筹帷幄
C.
榫头(sǔn)
戕害(qiān)
咄咄逼人(duō)
阿谀奉承
D.
朔漠(shuò)
蹩进(bié)
繁文缛节(rù)
视如蔽屣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熙熙攘攘,顷刻间都到了上空。
B.
很多人认为,在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之后,依托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复兴可谓倚马可待。
C.
宋与金的历史,对明末崇祯皇帝说来,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中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弱无能的君主。
D.
如果一部电影卖座,那么它的原著也可能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相关产品也会获得极大的商业利润。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A.
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在内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
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就能真正实现飞跃。
C.
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D.
“双创特区”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20.
下列对有关语法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
分析:句中加点词“约束”,从词性上看,是名词。
B.
“朝气蓬勃”“安定繁荣”“探寻道路”“传统文化”
分析: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以上短语依次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
C.
《哈姆雷特》浓墨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分析:这个单句的谓语是“企图”。
D.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也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分析:这是个递进关系复句。
2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①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②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③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④山上有了小屋
⑤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
⑥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A.
①⑤⑥②④③
B.
③⑥⑤②①④
C.
④①③②⑥⑤
D.
⑤①④③⑥②
22.
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与前后句结构相同或相似,且保持语意连贯。
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结合自己2020年的经历,以“有一种甜”为标题,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②内容充实,详略得当,中心突出;③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简明,描写生动、细致,抒情、议论画龙点睛;④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⑤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⑥用词贴切,句式丰富、灵活,善用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
参考答案
1.
D
2.
B
3.
(1)①要专心致志、坚持不懈;②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③要融会贯通而非死抠字眼;④敢于批判取精华去糟粕。(2)对现实生活中有些贪图省力的读者,总想偷懒找捷径的行为和态度持强烈的批评否定,通过问号加叹号的形式加以警醒和告诫:要勤奋刻苦专心致志努力读书,不要寄希望于秘诀之类。
4.
C
5.
正面描写:心理描写:葛朗台经过思索,决定向女儿屈服,写其为了金子能屈能伸的狡诈;语言描写:什么东西?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自问”“推断”和“责问”表现他面对金子冷静思考,狂热喜爱;动作描写:“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手臂一摆,使劲一推”写他见到金子的贪婪疯狂。
侧面描写:妻子看到他,大喊“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气的浑身发抖,跪下乞求,通过女儿、妻子和仆人的动作、语言来侧面衬托葛朗台的贪婪疯狂。
6.
最初想要占有金子,和女儿冷静对峙;看到女儿和和太太的坚决态度,开始犹豫不决;当太太晕倒时,果断放弃;为了不登记财产,巴结讨好女儿和太太。
7.B
8.A
9.D
10.C
11.
C
12.
D
13.
A
14.
(1)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
(2)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
15.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16.
(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3).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6).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7).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
闲来垂钓碧溪上
(9).
折戟沉沙铁未销
(10).
天下英雄谁敌手
(11).
野芳发而幽香
(12).
艰难苦恨繁霜鬓
(13).
竹杖芒鞋轻胜马
(14).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17.B
18.C
19.A
20.C
21.D
22.
(1).
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
(2).
出土的草芽是对寒冷冬季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23.写作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