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3 06:0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1.(多选)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答案:BD
2.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由ρ=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  )
A.导线直径d的测量    
B.电压U的测量
C.电流I的测量
D.导线长度的测量
答案:A
3.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
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
mm。
(2)电压表接0~3
V量程,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
V。
(3)电流表接0~0.6
A量程,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
A。
答案:(1)6.124(±0.02) 50.90 (2)2.15 (3)0.16
4.
(1)如图甲、乙所示的两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分别为9
mm长10等分、19
mm长20等分,则读数依次为________
mm、________
mm。
(2)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
mm。
答案:(1)17.5 23.35 (2)2.140
5.
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
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下面虚线框中完成电路原理图。
答案:(1)1.775(1.773~1.777均正确)
(2)A1 E1 图见解析
6.
如图所示是一同学测量某导电液体电阻率的实物连线图。图中均匀的长直玻璃管内径为d,里面充满待测导电液体,玻璃管两端各装有一电极,电极距离为L。
(1)根据实物连线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导电液体用电阻Rx表示。
(2)在接通电路前,为保证器材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在电路调试时,该同学发现:闭合开关S1后,单刀双掷开关S2接到a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电流表示数为180
μA;单刀双掷开关S2接到b接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6
V、电流表示数为164
μA.正式测量时,为减小实验误差,单刀双掷开关S2应接到________点(选填“a”或“b”)。
(3)该同学正确完成实验,测得该段液体的电阻R0,则该导电液体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R0、L、d等表示)。
解析:(1)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答案:(1)见解析图 
(2)右 b (3)
7.用伏安法测定铁铬铝合金电阻率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如下:长度为1
m直径不同的四根铁铬铝合金丝(直径:D1=0.4
mm、D2=0.5
mm、D3=0.7
mm、D4=0.9
mm),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3
kΩ),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0.05
Ω),两个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
Ω,额定电流2
A;R2:最大阻值1
000
Ω,额定电流0.5
A),干电池两节,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对四根合金丝分别进行了四次实验,每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始终处于同一位置,记录电表数据如下:1.67
V、1.45
V、1.10
V、0.83
V,0.37
A、0.21
A、0.15
A。
(1)还有一个电流表读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为____
A;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填“R1”或“R2”);
(3)ab端接铁铬铝合金丝的直径越大,电流表读数应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4)根据上述数据,求得铁铬铝合金的电阻率约为____Ω·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0.30 (2)R1 (3)越大 (4)1.4×10-6
8.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________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为________
mm。
甲         乙
(2)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最后由公式ρ=________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3)请你根据电路图在图中进行实物连线。(电流表选0.6
A量程,电压表选3
V量程)
解析:(1)金属丝的长度为24.12~24.14
cm
直径读数为0.515~0.518
mm。
(2)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穷大,电压表有分流,从而电流表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由R=可知,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由R=ρ,R=,S=πd2,可得ρ=。
(3)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答案:(1)24.12
~24.14 0.515~0.518 (2)偏小  (3)见解析图
9.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和乙所示,长度为____________
cm,直径为____________
mm。
(2)按图丙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________处(填“大”或“小”);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
②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________(填“大”或“小”),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阻值为1
280
Ω。
(3)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答案:(1)5.01 5.316(5.313~5.318均可) (2)①大 ②大 (3)1
280
10.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一金属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已知该金属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约10
Ω,R随t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
实验时闭合S,先将开关K与1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t1,t2和电流表的相应示数I1,I2然后将开关K与2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再次为I1,I2,分别记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R1,R2。
(1)有以下两电流表,实验电路中应选用____________。
A.量程0~100
mA,内阻约2
Ω
B.量程0~0.6
A,内阻可忽略
(2)实验过程中,要将电阻箱的阻值由9.9
Ω调节至10.0
Ω,需旋转图中电阻箱的旋钮“a”“b”“c”,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①将旋钮a由“0”旋转至“1”
②将旋钮b由“9”旋转至“0”
③将旋钮c由“9”旋转至“0”
(3)实验记录的t和R的数据见下表
温度t(℃)
20.0
40.0
60.0
80.0
100.0
阻值R(Ω)
9.6
10.4
11.1
12.1
12.8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方格纸上作出R-t图线。
由图线求得R随t的变化关系为R=__________Ω。
由R-t图像知,R=0.04t+8.8
Ω。
答案:(1)A (2)①②③(或①③②) (3)见解析图
0.04t+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