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60分)
一、听短文,回答问题。(5分)
1.文天祥的名篇《____________》气势磅礴。他留下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后人的启发很大。(2分)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文天祥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
(
)
(2)文天祥被捕后,元世祖成吉思汗亲自来劝降。
(
)
(3)短文赞扬了文天祥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
)
正气歌
人生自古谁无死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1.为了社会的安宁(níng
nìng),他宁(níng
nìng)可以身犯险。
2.国家需要(yāo
yào)人才,这就要(yāo
yào)求我们从小奋发图强。
3.这位将(jiāng
jiàng)军是一名出色的将(jiāng
jiàng)领。
√
√
√
√
√
√
三、读拼音,写词语。(8分)
chū
sài
zhào
gù
xiōng
huái
qīnɡ
xī
yán
sù
yīng
xióng
zàn
tàn
xùn
chì
严
肃
英
雄
赞
叹
训
斥
出
塞
照
顾
胸
怀
清
晰
四、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秦岭(qín)
出征(zhēng)
明媚(méi)
B.崛起(jué)
签订(dìn)
妄想(wànɡ)
C.淮南(huái)
储蓄(xù)
竹笋(sǔn)
D.土炕(kēng)
纠缠(chán)
出租(zū)
C
醉(
)
碎(
)
顽(
)
项(
)
效(
)
郊(
)
延(
)
廷(
)
斤(
)
斥(
)
宁(
)
丁(
)
灰(
)
恢(
)
魂(
)
魄(
)
喝醉
打碎
顽皮
项目
效果
郊外
延安
朝廷
斤两
训斥
安宁
园丁
灰色
恢复
灵魂
魄力
五、按要求写词语。(27分)
1.辨字组词。(8分)
2.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4分)
例:订——(盯)
盯着
(1)妄——(
)___________
(2)怀——(
)___________
(3)振——(
)___________
(4)塞——(
)___________
忘
忘记
还
归还
震
地震
赛
比赛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1)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待着抗战胜利。(
)
(2)柳公权认为练字时持笔要正。(
)
(3)我们的开学典礼由刘副校长主持。(
)
(4)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互相关心,互相支持。(
)
持:①拿着,握着;②支持,保持;③主管,料理;④鼓励,扶持。
②
①
③
④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
)的春光
(
)的理想
(
)的茅屋
5.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8分)
①深居(
)(
)
②(
)(
)高远
③(
)(
)报国
④斩(
)截(
)
⑤(
)(
)琳琅
⑥(
)(
)不阿
1.以上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品质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2.连长____________地对战士们下了最后一道冲锋命令。
明媚
金色
破旧
简
出
志
存
精
忠
钉
铁
满
目
刚
正
②③⑥
④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国人的汽车把这个女人的亲人轧死了。
周恩来体会到分量。
3.我留了胡子,日本人还能强迫我演戏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人没有明说来意。梅兰芳心里明白日本人的目的。(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留了胡子,日本人就不能强迫我演戏了。
虽然日本人没有明说来意,但是梅兰芳心里明白日本人的目的。
5.一向总是爱好整洁的梅兰芳,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向爱好整洁的梅兰芳,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离家万里远征的将士至今仍没有回来。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出塞》是我国唐代诗人___________所作的七言绝句诗,是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凉州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王昌龄
但使龙城
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这首诗的前两句是: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
4.高适的《别董大》中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故人”意思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
死亦为鬼雄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17分)
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8分)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
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租界和别处有什么不一样?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2分)
2.周恩来因为什么事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看见一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那个女人。
3.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周恩来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年。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要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便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转,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又有一次,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被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这幅画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茎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鸟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做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鸟,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1.短文写了齐白石先生的哪几件事?(2分)
(1)第一件事:为宣铁吾画水墨螃蟹,题字“横行到几时”。
(2)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件事:门口贴拒绝接见中外官长的告示。
(4)第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硬要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中的“硬”字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为汉奸画不倒翁并题诗。
画翡翠鸟和虾表明心迹。
宣铁吾强人所难,横行霸道
3.齐白石为什么自喻为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希望自己像处于深水中的虾一样自由自在,不用担心水面的翡翠鸟。
B.他很害怕汉奸与日本人,希望自己像虾一样藏在深水中,以躲避敌人。
C.齐白石用深水中的虾来自喻,表明汉奸与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对他没有用,表现了齐白石坚定的意志和刚正不阿的品格。
D.齐白石用深水中的虾来自喻,希望汉奸与日本人别去打扰他。
B
4.读了这篇短文,说说齐白石的哪些言行令你敬佩。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宣铁吾让他作画时,他不畏权贵,巧妙地在画上题诗讽刺宣铁吾;汉奸向他求画时,他给汉奸画不倒翁,并题诗“通身何处有心肝”。齐白石非常勇敢,有正义感,非常令人佩服!
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20分)
十、写作。(20分)
题目:给______的一封信
要求:①格式正确。②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③字数在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