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8分)
一、听短文,回答问题。(5分)
1.俄国作家高尔基在____________的一个岛上休养。他____________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看望爸爸。(2分)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
(1)高尔基在自己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
)
(2)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那就是一封信。(
)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付出永远比索取要好。(
)
意大利
10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niǎo
cháo
shēn
qū
pān
dēng
jì
yú
lì
liàng
lèng
zhù
yǎn
hù
bó
dòu
力
量
愣
住
掩
护
搏
斗
鸟
巢
身
躯
攀
登
鲫
鱼
三、选择填空。(填序号)(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攀登(pān)
拯救(zhěng)
B.奈何(nài)
嘶哑(sī)
C.嗅到(xiù)
辫子(biàn)
D.庞大(páng)
相机(xiāng)
2.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2分)
A.尖利锋利
B.拍打敲打
C.庞大弱小
D.幸福美满
D
C
3.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2分)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我要做这件事。
B
四、查字典填空。(4分)
“量”是____________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_画。它是一个多音字,两个读音分别是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写出下列词语中“量”的读音。(填序号)
测量(
)
度量(
)
产量(
)
上下
日
8
liánɡ
liànɡ
①
②
②
五、按要求写词语。(21分)
1.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7分)
①白发(
)(
)
②无可(
)(
)
③(
)(
)并用
④(
)(
)不离
(1)我会照第①个词语的样子,再写一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我会照第②个词语的样子,再写一个带“无”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3)我和月月是好朋友,我俩总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苍
苍
奈
何
手
脚
形
影
生机勃勃
无中生有
④
依然
衣服
磨坊
防止
抖动
斗争
淹没
掩饰
猎人
蜡烛
笼子
庞大
呼唤
交换
撕烂
嘶哑
2.辨字组词。(8分)
依(
)
坊(
)
抖(
)
淹(
)
衣(
)
防(
)
斗(
)
掩(
)
猎(
)
笼(
)
唤(
)
撕(
)
蜡(
)
庞(
)
换(
)
嘶(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实验
(
)的发现
(
)地奔跑
(
)的眼睛
(
)的孩子
(
)地走近
有趣
飞快
惊人
明亮
活泼
慢慢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天都峰有两个特点,一是高,二是陡。(
)
2.《麻雀》的作者是普里什文。(
)
3.《爬天都峰》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华山的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
4.“一只小麻雀停在树稍上像远方张望着。”这句话中只有一个错别字。
(
)
√
×
×
×
七、按要求写句子。(7分)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爬天都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要不是你给我再讲一遍,我到现在都还不明白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示例:我一大早兴高采烈地去爬天都峰。
路旁的白桦树被风猛烈地摇撼着。
4.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树枝上,两只小鸟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童话引人入胜。童话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只老麻雀像箭一样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示例:树枝上,两只小鸟在唱歌。
示例:童话不但引人入胜
,而且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在会上,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的经验。
八、给下列句子排序。(3分)
(
)哥哥轻轻推了我几下,秋千就荡起来了。
(
)我不停地荡呀荡,秋千就越荡越高。
(
)一到公园,我就赶紧跑到秋千那里,耐心地排队等着。
(
)我最爱玩荡秋千。
(
)过了好久,才轮到我。
(
)当秋千荡到最高处时,我好像在飞一样。
4
5
2
1
3
6
第二部分:阅读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
九、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我”有些犹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___________,暗示爬天都峰要有________________。(2分)
3.文中的疑问句“我爬得上去吗?”和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2分)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
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我爬得上去吗?
艰辛
坚强的意志
缺乏自信
畏惧退缩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边城(节选)
沈从文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的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
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以鼓声的缓促为节拍,向前划船。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他们便即刻嘭嘭铛铛地敲打起锣鼓来,为划桨水手调整下桨的节拍。船的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guàn)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1.选文描绘的是____________这一传统节日中的习俗____________。(2分)
2.照样子,写词语。(2分)
例:进退
缓促
___________
_________
端午节
赛龙舟
是非
黑白
3.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文中写到的船只用处很大,节日可用作比赛,平时就用来载客。(
)
(2)每只船上的赛手分为带头的、鼓手和锣手,一共三个人。(
)
(3)通过短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赛手们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比赛场景。(
)
×
×
√
4.从古至今,都有展现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诗歌、文章流传,请你写出一两句表现中国传统节日或民风民俗的诗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三部分:写作与表达(20分)
十一、写作。(20分)
“童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的、最难忘的。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童年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促进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题目:以《童年趣事》或《金色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任选一题,写一篇内容生动活泼的记事文章。②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字数在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