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上
欧阳修
第三单元
第11课
醉翁亭记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不仅有许多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无数蕴含着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安徽滁州的琅琊山上就有这样一座亭子,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醉翁亭记》这篇课文吧!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全文,掌握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
4.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代表作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采桑子》《踏莎行》《蝶恋花》等。
人物知识树
写作背景
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文学常识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名列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文体知识
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
记的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
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滁(
)
壑(
)
蔚(
)
琅(
)
潺(
)
酿(
)
辄(
)
暝(
)
晦(
)
伛偻(
)
佝偻(
)
携(
)
酒洌(
)
凛冽(
)
山肴(
)
野蔌(
)
觥筹(
)
翳(
)
弈者胜(
)
颓然(
)
林霏(
)
射者中(
)
酣(
)
朝暮(
)
chú
hè
wèi
láng
chán
niàng
zhé
míng
huì
yǔ
lǚ
gōu
lóu
xié
liè
liè
yáo
sù
gōng
yì
读准字音
yì
预习检查
tuí
zhònɡ
fēi
hān
zhāo
mù
整体感知
1、点击图片视频朗读欣赏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整体感知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整体感知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整体感知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东部。
代词,它,指滁州城。
尤其,特别。
山谷。
茂盛的样子。
名词作状语,在山上,沿着山。
拟声词,形容水声。
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注释,理清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取名,命名。
自称,这里是用自称来命名的意思。
就。
所以。
意趣、情趣。
在于。
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寄托。
领会。
合作探究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注释,理清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文言文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霏,弥漫的云气。
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昏暗。
开放。
繁荣滋长
花。
浓郁的绿荫。
早晨。
穷尽。
乐趣。
合作探究
表顺承。
早晨
傍晚
好
季节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注释,理清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至于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用于一段话的开头,相当于“说到……”,可不译出。
在树下休息。
背着东西的人。
腰背弯曲,此处指老人。
被人搀领着走,指小孩。
陈列、摆开。
(水、酒)清。
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菜蔬。
合作探究
应答。
靠近。
来来往往。
钓鱼。
混乱的样子。
在前面。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注释,理清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
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尽兴地喝酒。
管乐器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筹码。
弦乐器
投壶的投中了目标。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苍老的容颜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这里相当于“于”。
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注释,理清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时间副词,不久。
回家。
跟随。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指禽鸟在高处低处鸣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记述
用
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为,是。
共同。
合作探究
可是。
欢乐。
却。
以┈┄为乐
第1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第2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3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4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2、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再次朗读课文,请归纳各个段落的内容。
合作探究
(1)重点实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翼然:
临于泉上者:
林霏开:
野芳发而幽香:
茂盛。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居高面下。
霏,弥漫的云气;开,消散,散开。
芳,花;发,开放。
积累文言词汇
云归而岩穴暝:
泉香而酒洌:
杂然而前陈者:
觥筹交错:
阴翳:
宴酣之乐:
颓然:
归,聚拢;暝,昏暗。
清。
陈列,摆开。
交互错杂。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尽兴地喝酒。
倒下的样子。
积累文言词汇
(1)重点实词
①云归而岩穴暝
归: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①山水之乐
乐: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聚拢,归集
回家
归依
乐趣,名词
欢乐,动词
前为“以……为乐”;后为“乐趣”
(2)一词多义
积累文言词汇
①蔚然而深秀者
秀: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①太守自谓
谓:
②太守谓谁
秀丽,形容词
繁荣滋长,动词
称谓
是,为
③权谓吕蒙曰。
谓,对……说,告诉。
(2)一词多义
积累文言词汇
(2)一词多义
积累文言词汇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与君离别意
目似瞑,意暇甚
名之者谁
有仙则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环滁皆山也
如鸣佩环
环而攻之而不胜
意
名
环
情趣,名词
情意,名词
神情,名词
命名,动词
出名,动词
说出,动词
环绕,动词
玉环,名词
包围,动词
其西南诸峰
颓然乎其间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它的,指滁州)
(他们的)
其: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多会于此。来饮于此。
临于泉上者。
歌于途。休于树
于:
从
在
(2)一词多义
积累文言词汇
而的用法:
而不知人之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表并列,可不译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溪深而鱼肥
泉香而酒洌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递进,“而且”
表承接,可不译
得之心而寓之酒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
而乐亦无穷
往来而不绝者
起坐而喧哗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朝而往,暮而归
临溪而渔
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却”
表修饰,可不译
积累文言词汇
(2)一词多义
名之者谁(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环滁皆山也。(
)
太守宴也。(
)
名词作动词,命名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环,环绕,动。
举行宴会,名词作动词。
积累文言词汇
(3)词类活用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乐,以……为乐,意动。)
山行六七里。
(山,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杂然而前陈者。
(杂然,杂乱的样子,形容词作状语。前,在前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野芳发而幽香。
(芳,香花,形容词作名词。)
积累文言词汇
(3)词类活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
今义: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
今义:
)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
今义:
)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
今义:
)
(4)古今异义
意趣,情趣。
意思或愿望
离开。
到、往
倒下的样子。
颓废的样子
花。
芳香
积累文言词汇
①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也:表判断。
山之僧智仙也
……也:表判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者……也:表判断。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者……也:表判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者……也:表判断。
积累文言词汇
(5)特殊句式
②省略句
饮少辄醉
省略主语“太守”,即“太守饮少辄醉”。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两个“之”字的后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即“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③倒装句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于两峰之间”为后置状语,应在“泻出”的前面,即“于两峰之间泻出者”。
积累文言词汇
(5)特殊句式
负者歌于途
“于途”为后置状语,应在“歌”的前面,即“负者于途歌”。
行者休于树
“于树”为后置状语,应在“休”的前面,即“行者于树休”。
醒能述以文者
“以文”为后置状语,应在“述”的前面,即“醒能以文述者”。
积累文言词汇
(5)特殊句式
(2)判断语气(用于介绍人名)
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酿泉也
醉翁亭也
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
滁人游也
太守宴也
众宾欢也
太守醉也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6)体会文中“也”字的不同语气
(1)肯定和陈述语气(用于描述景物)
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庐陵欧阳修也
(3)感叹语气(用于直抒胸臆)
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而乐亦无穷也
太守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积累文言词汇
(4)解释语气(用于因果复句末)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觥筹交错:
水落石出:
山肴野蔌:
峰回路转:
(7)成语积累
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本意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现在多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积累文言词汇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3)饮少辄醉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日出而林霏开
(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取名,命名
(3)就
(4)意趣,情趣
(5)散开
(6)离开
课堂检测
2
.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C.山之僧智仙也
宴酣之乐
D.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解析】C.均为助词,的。A.断/与世隔绝的。B.居高面下/靠近。D.取名,命名/为,是。
课堂检测
C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答: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课堂检测
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默写这篇文言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全文,掌握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
4.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全文,掌握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不仅有许多秀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无数蕴含着深厚文化的人文景观。安徽滁州的琅琊山上就有这样一座亭子,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醉翁亭记》这篇课文吧!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
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欧阳修真正是一位老人的形象了,散淡清闲。不过在文中他提到了自己“初谪滁山”,说明他自号“醉翁”时并非一个老人。实际上,他被贬滁州是在庆历五年(1045年),时年不过38岁。那么,此刻欧阳修自称“醉翁”,是不是故意将自己年龄讲老?文中有没有把他当作一位老人来描写?(“年又最高”“苍颜白发”)可见他的确将自己写成了一位老人,那么是什么使一位不到四十岁的人如此苍老呢?并且从上面的节选的《六一居士传》中,我们可以发现酒仅是“六一”中的一项,而非他生活的全部,为什么他在此时,正当盛年之时,要以醉为号呢?这就是我们学习本文的重点所在。)
3、写作背景:
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4、文学常识
(1)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名列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
(2)记的分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
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5、读准字音
环滁(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
琅琊(láng
yá)
潺(chán)
酿泉(niàng)
饮少辄醉(zhé)
岩穴暝(míng)
阴晦(huì)
伛偻(yǔ
lǚ)
佝偻(gōulóu
)
携(xié)
酒洌(liè)
凛冽(liè)
山肴野蔌(yáo)(sù)
觥筹(gōng
chóu)
阴翳(yì)
弈者胜(yì)
三、整体感知
1、点击图片视频朗读欣赏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读出感情
吟诵要读出感情,必须处理好重音问题。
4、读准语气,注意语速
朗读指导:
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和24个“而”,产生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的抒发。
(1)21个“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①表判断,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②肯定或陈述,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③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解释语气(用在因果复句末)如“故自号曰醉翁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2)25个“而”字。
泉香而酒洌:连词,表并列(轻读)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表承接(轻读)
杂然而前陈者:连词,表修饰(轻读)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重读)
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重读)
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因果。
去掉“也“
”而”进行朗读,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环滁皆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琅琊。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于两峰之间,酿泉。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学生朗读,谈感受)
总结:去掉了“也”“而”,尽管语句的内容没有变化,但却显得有些急促,如果我们加上这些字,就能感受到一种闲适的气氛。
四、合作探究
(一)译读,感知意境美
1、请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细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重点实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开,消散,散开。
野芳发而幽香:芳,花;发,开放。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暝,昏暗。
泉香而酒洌:清。
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觥筹交错:交互错杂。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颓然:倒下的样子。
(2)一词多义
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乐:山水之乐(名词,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动词,欢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为“以……为乐”;后为“快乐”)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谓:太守自谓(称谓,命名)
太守谓谁(是,为)
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且)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溪深而鱼肥(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
其:其西南诸峰。(它的,指滁州)
颓然乎其间者。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他们的)
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从)
多会于此。(在)
临于泉上者。来饮于此。(在)
歌于途。休于树。(在)
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语助,无意。)
太守之乐其乐也。(取消句子独立性。)
名之者谁。(代亭子)
两峰之间。山之僧。醉翁之意。(的)
山水之间。山水之乐。(的)
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四时之景。(的)
宴酣之乐。山林之乐。人之乐。(的)
(3)词类活用
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环滁皆山也。(环,环绕,动。)
太守宴也。(举行宴会,名词作动词。)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为乐,意动。)
山行六七里。(山,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杂乱的样子,形容词作状语。前,在前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形容词作名。)
(4)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意趣,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古义:倒下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今义:芳香)
(5)成语积累
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义)。
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现在多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山肴野蔌: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五、布置课后作业
朗读并背诵默写这篇文言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