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1 课时 分 数 乘、除 法 和 比
第 9 单元 总复习
1.概念问题。
(1)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
(2)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4)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5)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2.难点问题。
(1)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
(3)0有倒数吗?为什么?
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
3.简单计算。
3
× =
4
2
5
2
× =
3
5
6
7
×18 =
9
3
÷ =
10
3
4
5
÷ =
9
5
6
7
21÷ =
9
5
÷ =
9
2
3
6
× =
11
3
÷ =
10
2
5
5
12
3
10
5
9
14
2
5
2
3
3
4
5
6
5
22
27
4.复习比的知识。
知识性问题:
(1)什么叫比?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3)怎样求比值?
(4)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5)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化简比?
难点问题:
(1)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
(2)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1)3÷4= = =( )∶32=12∶( )。
(2)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2∶5 0.6÷0.3
(3)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8∶12 0.25 ∶0.45 ∶
2:3 5:9 2:1
4
7
1
4
1
8
( )
( )
3
4
( )
12
9
24
16
2
5
2
4
7
二、巩固练习
2.一个书架的上、下两层一共放了90本书,上、下两层所放书的比是4∶5。上、下两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思路分析:上、下两层所放书的比例是4∶5,可以把上层书的本数看成4份,下层书看作5份。这样,上层书的本数占总本数的 ,下层书的本数占总本数的 ,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来解答。
4
4+5
5
4+5
解答:
上层:90× =40(本)
下层:90× =50(本)
答:上层放了40本书,下层放了50本书。
4
4+5
5
4+5
六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课时 百 分 数
第 9 单元 总复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湖南汩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率低得令人咋舌。10年前初中是
2.5%,小学是0.02%。现在小学连续10年的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
中流失率始终控制在0.2%以下,近三年的数字是0.18%、0.17%和0.15%。
2.感知其中的百分数。
3.从上面一段文字你能发现什么?
二、复习百分率的知识
1.复习已学过的一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投中的次数
投篮次数
命中率= ×100%
成活率= ×100%
成活的棵数
种植的总棵数
出勤人数
应出勤人数
出勤率= ×100%
合格率= ×100%
合格的产品数
产品总数
及格率= ×100%
及格人数
考试总人数
2.学习理解烘干率和含水率。
教材练习二十三第12题。
取小麦500g,烘干后,还有428g。计算出这种小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烘干后的质量
烘前的质量
烘干率= ×100%
烘前的质量-烘干后的质量
烘前的质量
含水率= ×100%
烘干率: ×100%=85.6%
含水率: ×100%=14.4%
或1-85.6%=14.4%
428
500
500-428
500
三、复习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2.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的一般问题。现在大家回
顾已学知识,把掌握的方法告诉小组成员。
可能有以下几种:
(1)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2)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先画线段图加深理解,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
还是未知,找对应关系,写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四、实际应用
1.五年级有女生60人,男生比女生少10%,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2.一种玩具的成本价是60元,如果厂家赚20%,零售商赚10%,问:
①零售商进货一套玩具需要多少钱?
②顾客购一套玩具需要多少钱?
解:男生人数:60×(1-10%)=54(人)
总人数:54+60=114(人)
答:五年级共有学生114人。
解:60×(1+20%)=72(元)
答:需要72元。
解:72×(1+10%)=79.2(元)
答:需要79.2元。
六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3 课时 空 间 与 图 形
第 9 单元 总复习
一、复习位置与方向有关知识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确定物体的位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2.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在平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标准确定距离。位置确定后要标注出物体的具体位置与名称。
3.描述并绘制路线图
用语言描述行程路线图时,要按照行驶的路线,确定观测点及行走的方向和路线,尽量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绘制路线图时,要不断的根据运动之后形成的新的观测点来确定方向和路程,以谁为观测点就以谁为中心绘出方向标,然后判断出另一个点的方向和距离。
1.圆的认识。
(1)圆心。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2)半径。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3)直径。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同一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 。
d
2
O
r
d
二、复习圆的有关知识
3.圆的周长。
(1)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是一个无限不
循环小数。
(2)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 或 2πr
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
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条、4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d
2
C
2π
4.圆的面积。
(1)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S=πr2
(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S=π( )2
(3)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S=π( )2
(4)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5)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圆环的面积。
圆环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πR2-πr2
=π(R2-r2)
三、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第113页第4题。
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km,圆心处设立了一个纪念碑。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的水泥路相通,长约1.41km。
(1)这个公园的围墙有多长?
2×3.14×1=6.28(km)
(2)北门在南门的什么方向?距离南门多远?
1×2=2(km)
北门在南门的正北方向2km处
(3)如果公园里有一个半径为0.2km的圆形小湖,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
是多少平方千米?
3.14×12-3.14×0.22=3.0144(km2)
(4)请你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
四个门之间的水泥路一共长多少千米?
1.41×4=5.64(km)
(答案不惟一)
2.填一填。
1.中国银行在长春公园的(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2.第八中学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3.展览馆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4.家乐福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200m
45°
45°
北
南
东
西
中国银行
长春公园
展览馆
家乐福
第八中学
西偏北45°
东偏北45°
正西
正东
300
400
200
100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
2
解:2×( π×22 - π×12 )
= 9.42(平方厘米)
2
1
2
1
六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4 课时 统 计
第 9 单元 总复习
一、复习导入
1.下面是某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情况。
(1)该企业职工中,哪种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企业大学文化程度的职工占
B.该企业职工中,中专生与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该企业职工中没有文盲
D.以上说法都对
(3)在该企业职工中,哪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相等?
(4)若该企业有职工1000人,那么小学文化程度的职工有多少人?
(5)该企业职工中,有大学文凭的人比有高中文凭的人少多少?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
4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个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综合观察,联系实际解读出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4.结合统计图解决问题: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和题中已知条件,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5.圆中扇形越大,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越大;扇形越小,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越小。
二、扇形统计图
1.常用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要根据提供的数据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必须明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
① 从条形统计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②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③ 从扇形统计图中能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合理选择统计图
1.请你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下面的信息,然后回答问题
超市一天的销量中,服装类占35%,烟酒类占30%,文化用品类占20%,糖果类占10%,药类用品占5%。
如果超市一天的收益是5500元,算一算,每一类用品分别收益多少元?
各类收益情况
服装类: 5500×35%=1925(元)
烟酒类: 5500×30%=1650(元)
文化用品类:5500×20%=1100(元)
糖果类: 5500×10%=550(元)
药类: 5500×5%=275(元)
四、实际运用
2.如图是一张体育成绩统计图。已知不及格的有2人。算出各段成绩人数填写在统计表中。
优30%
及格25%
良40%
不及格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成绩
人数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2
合计
12
16
1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