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北京卷分析-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高考北京卷分析-物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8-03 18:5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高考北京卷分析
原子核:判定哪个是原子核内的变化 几何光学:比较三种给定光的几个性质
机械波与电磁波类比 原子核:质能方程—太阳能的释放与质量减少
静电场:给场线比较电势、场强 天体:因自转而对球面产生的压力为零
振动、波:给y-t图象,判定四个 y-x图象 振动、波:给y-x、y-t图象,判定是哪个位置的振动图象
直线运动:斜面上,有摩擦 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两场复合:判定末状态 电磁感应:断电自感的I-t图象
物理方法:均匀带电圆环中线上某点的场强 y-x图象:考阅读
2011年高考试题内容的摘要:
14.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
A. 增大S1与S2的间距 B. 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C. 将绿光换为红光 D. 将绿光换为紫光
答案:C
解析:条纹间距与光的波长成正比,七种色光的波长(频率)的递进关系是应知应会的常识,所以C正确。双缝间距越小,干涉的效果越明显,所以A错。从直线传播的角度看,双缝到屏的距离 “放大”会得到更大的干涉图样,所以B错。从表达式中d为双缝间距、L为双缝到屏的距离,也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考点分析:此题是物理光学的知识,并且是学生实验。而2010年考查的是几何光学。对于这个实验,只要认真做过,就可以知道影响条纹间距的几个因素,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备考中对于每个学生实验,从原理、器材、操作、误差、变量之间的关系等细节方面的要求都要从严。
15.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
A. 质量可以不同 B. 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C. 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D. 速率可以不同
答案:A
解析:同步卫星的特点:只能在赤道上空,周期一定,从而半径、线速度、角速度相同。对重要的物理情景所遵从的规律要有深刻的分析。
考点分析:此题属天体运动。2010年考的是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是多大的问题,今年的难度要低一些。
16.介质中有一列简谐机械波传播,对于其中某个振动质点( )
A.它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
B.它的振动方向一定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C.它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它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振动频率
答案:D
解析:简谐机械波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频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考点分析:此题属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范畴。2010年考从y-t y-x图象中判定某质点的运动,今年依然是难度降低了。变为只是考查振动形成波动的基本知识。有关考查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能力、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的题目永远不会减弱。
1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A
解析:局部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路端电压变小、总电流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小;并联电路的电压变小,所以R2支路的电流变小。
考点分析:此题为恒定电流中的电路变化的题目上,在2010年的选择题中没有考电路的题目,因为在实验题中考了电路。这一题目是常规的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局部电路的变化是怎样影响整个电路的状态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都是高考要求的内容。所以分析综合能力、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的能力,是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18.“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
A.g
B.2g
C.3g
D.4g
答案:B
解析:最后绳子吊着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可以通过图象的最后一段分析出人的重力。在开始阶段绳子的拉力最大,向上的加速度也最大,在图中找到这个拉力是人的重力的3倍。
合外力产生加速度,所以  。
考点分析:此题可归类为估算题、联系实际的题目, 考查过程的分析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的能力、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
19.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他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 ( )
A.电源的内阻较大 B.小灯泡电阻偏大
C.线圈电阻偏大 D.线圈的自然系数较大
答案:C
解析:自感现象不明显,是线圈的问题,所以在后两个选项中找,只能是C。是“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的能力”的考查。
考点分析:此题与2010年的考题相同,均是在电磁感应中考查断电感现象。在2010年考查的是依据给出的断电自感现象挑选给定的I-t图象。今年的考查比去年难度要低。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与2010年的考题相比,同样是考查了一个演示实验,2010年考查的是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问题。
20:物理关系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如关系式U=IR既反映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V(伏)与A(安)和(欧)的乘积等效。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N(牛)、J(焦)、W(瓦)、C(库)、F(法)、A(安)、(欧)和T(特),由他们组合成的单位都与电压单位V(伏)等效的是( )
A. J/C和N/C B. C/F和T·m2/s
C. W/A和C·T·m/s D. 和T·A-m
答案:B
解析:在解答中,先看题给出的单位,再回忆出相应的公式,最后按公式导出电压的表达式,再查看电压表达式的单位。具体的做法如下。
 
考点分析:此题是对物理方法应用的考查,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也在考查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的能力。在近年来应用“量纲”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多次出现在考卷上,要重视对物理公式的理解。
二、2011年高考选择题与2009、2010相比思考内容的差异
对比可知,连续两年的学史考察,在2011年没有了。原子核部分的内容在2011年没有出现。2011年图象的考查在选择题中减弱,但可知在后面的试题中有所加强。与2009年相比,静电场的内容、直线运动的内容没有了。估算问题、演示实验、物理方法的考查是北京卷的特色内容。所以要在备考2012年高考中加以重视。
三、选讲2011年其他地区高考卷的选择题。(视课堂余下时间的多少而定)
目的:巩固对选择题内容的把握,课本上的哪些基本内容、用怎样的形式设问、涉及到哪些物理方法、能力,通过这部分选讲进一步认识。
课时2——实验题
一、2011年高考实验题的逐题赏析
2009、2010年高考实验内容的摘要(理科综合北京卷)
2009年北京 2010年北京
光学:双缝干涉测波长 电表改装: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
测电源:一表两电阻、图象 电表改装: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
二、2011年高考选择题与2010相比思考内容的差异
三、选讲2011年其他地区高考卷的选择题。(视课堂余下时间的多少而定)
目的:巩固对选择题内容的把握,课本上的哪些基本内容、用怎样的形式设问、涉及到哪些物理方法、能力,通过这部分选讲进一步认识。
课时3——计算题
一、2011年高考计算题的逐题赏析
2009、2010年高考试题内容的摘要(理科综合北京卷)
2009年北京 2010年北京
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平抛+斜面——滑雪
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原件以及传感器
曲面下滑两球相碰多次的问题 竖直方向的一系列碰撞
二、2011年高考计算题与2010相比思考内容的差异
三、选讲2011年其他地区高考卷的选择题。(视课堂余下时间的多少而定)
目的:巩固对选择题内容的把握,课本上的哪些基本内容、用怎样的形式设问、涉及到哪些物理方法、能力,通过这部分选讲进一步认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