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5课《离骚》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5课《离骚》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3 16: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离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词句含义,疏通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表情朗诵本诗,培养诵读古诗文的习惯、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学习屈原献身理想、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词句含义
教学重点:感受屈原的伟大人格
教学设想: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对联并谈理解,课件展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两千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上的慷慨赴死,换来了其精神世界的高贵永生。屈原已走入了永远的安宁,但他在诗歌中记录下来的那些屈辱与呐喊,美德与真情却需要我们用诚挚的心灵去静静的感受。学习其代表作《离骚》,探究屈原的精神世界。
二、展示目标,识记词句
1.展示学习目标
2.实词练习
3.虚词练习
三、因声求气,表情朗诵
教师提示朗诵要求,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字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突出、感情强烈
学生诵读
学生点评
四、解读诗歌
本文是《离骚》中感情表达最直接、最强烈的的部分。请同学们立足文本,找出或概括出表达诗人感情的词语,并解释这些感情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活动设计
1.浏览文章,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词语。
2.四人一组,讨论这些感情产生的原因
讨论,交流,明确:哀、怨、愤、悔
(二)以问题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1.屈原为什么而“哀”?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楚怀王的昏庸?
3.楚国政坛上的小人都有哪些行为?了解楚国奸臣当道的政局。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楚国政局:小人掌权,奸臣当道。作者对此是义愤填膺的。品质恶俗,却窃居高位。贪赃枉法,却飞黄腾达!这就让人不禁想起当代诗人北岛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以屈原为代表的高尚之士只能将自己的高尚写进坟墓,因为在楚国政坛没有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对于这种高层腐败,屈原在他的作品《卜居》中有非常形象而深刻的表述。齐读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这种昏君佞臣的超级腐败组合,对人民来说,对屈原来说,绝对是一种灾难。所以屈原在选文的开篇就沉痛的表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政治上被排挤打压出局后,悔相道之不察!屈原在楚国,已经无法前进了。屈原真的是无路可走了么?请你为屈原指明一条路。?
五、拓展探究
1.屈原真的无路可走了吗?请你为他指明一条出路。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设想屈原的出路,板书:归隐乡野,投奔他国,发动起义,与奸臣妥协
2.这些假设实现的可能性大吗?结合你对屈原的了解,结合本诗,探究
假设实现的可能性,深入感受屈原的精神。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提示:屈原复杂的情感“哀、怨、愤、悔”都源于什么?忠君爱国。
他爱国,他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他要救民于水火,因此,他不可能遗世独立的归隐山林,更不可能背叛祖国,远赴他国谋求发展;他忠君,他与楚怀王同宗,对其忠心耿耿,即使楚怀王昏庸,也是他心中的太阳,因此他不会发动起义去推翻楚怀王。
他与群小能妥协吗?
不能,为什么?找出诗句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他绝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
当然,面对黑暗的祖国,他曾经有过犹豫、彷徨,后悔,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坚守美德,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3.找出第二段中的比兴句,谈理解。
学生找出诗句,谈理解。
屈原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对美德、对理想的坚守。文中还有一些直抒胸
臆的句子直接表达作者坚贞的人格。课件展示相关语句。
作者反反复复表明,自己愿意为理想、为真理,为正义献出生命。
概括屈原的人格:忠君爱国,洁身自好,坚持真理,刚正不阿。
教师总结:中国人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救国救民的时候,为了不在内疚中苟活,就选择慷慨赴死,如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屈原选择了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中国文化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屈原因爱国获罪、又因救国无门而自绝于世,把来自天地的形体、魂魄永远留在了楚国。
对此,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列传》中对屈原的高尚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其志洁,其行廉……”可以说屈原的品质是“昭如日月”
六、练笔提高?
屈原的品质如同日月那样光明、永恒。上天用太阳照亮了白昼,用月亮照亮了黑夜,屈原用《离骚》启迪了人们的心灵。读了屈原的诗,对于屈原的遭遇,对于屈原的高尚品质,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想?请将你的心得写出来。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穷尽一生在探索、在追求、在坚守。他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追求圣君贤相的理想,在坚守高洁清忠的品格。课后,请同学们阅读《离骚》全诗,继续感受屈原的伟大。
板书
哀?
?
?民生多艰?
?
忠君爱国?
?

怨?
?
?君王昏庸?
?
洁身自好?
?

愤?
?
?奸臣当道?
?
坚持真理?
?

悔?
?
?相道不察?
?
刚正不阿?
?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