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年级学科
九年级化学
教材版本
沪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二章元《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3)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渗透“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点。?
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通过前面三个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化学知识,逐步形成了对化学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因此,本课题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算大。而且,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关于燃烧的知识,对燃烧现象显示出极大的兴趣。本课比较适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通过恰当的预设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分析来获取本课主要知识点,充分发挥直接经验的作用。
预习问题设置
对已学的几个燃烧现象的回顾,自主总结燃烧的定义
结合实际经验,小组讨论,燃烧现象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资料试着总结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否同时具备?
灭火原理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图片展示】熊熊的烈火。?
【教师】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火的发现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
【图片展示】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
【教师】精彩的点火仪式向我们展示了火的魅力,熊熊的火炬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神圣。?【图片展示】2010年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现场。?
【教师】这是最近发生在上海的特大火灾,火苗向人类张大了血喷大口,吞噬了无数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火,顿时从天使变成了恶魔!?【过渡】火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功”也有“过”,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它,使它尽可能地服务于人类。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火会有新的认识。?
【板书】课题1??燃烧和灭火
?
观看图片,从图片中感受火的
“正”?与“反”两面。
认真听课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熟悉的对象,从最新的热点材料出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激起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2~3个燃烧事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回忆燃烧现象。?
事例?符号表达式?现象?镁带燃烧???硫在空气中燃烧???木炭燃烧?
【提问】结合化学方程式及,思考燃烧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教师】因此,我们把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提问】电灯通电发光、食物腐烂是不是燃烧?为什么??
【板书】1、燃烧的定义
【过渡】燃烧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生的呢?【提问】根据已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猜想一下燃
烧与哪些条件有关??请结合具体事例谈一谈。??资料提供:书本P125表7-1是一些常见物质
的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物质不同,着火点不同;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不能改变;酒精灯温度为500℃左右。?
【教师】口说无凭,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们的猜想。
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回忆燃烧现象。??小组讨论?回答:?①都发光?②都放热?③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化反应)。
?P92划概念
小组讨论?回答,交流:?①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是否可燃)?②与氧气有关?③与物质的着火点有关?,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与所学内容进行联系,总结、归纳出新知。利用直接经验对燃烧的定义进行概括。
【探究活动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有以下仪器及材料:酒精灯、火柴、小木条、玻璃棒、小煤块、蜡烛、烧杯、坩锅钳。从中选择你所需要的,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猜想:
?
操作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现象结论??⑴?⑵?⑶?
?【小结】同学们思维很活跃,通过自己的探索
发现了新的知识。我们发现物质燃烧必须具备
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着火点:是使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着火点。着火点和熔点、沸点一样,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在一定条件下,不能被人为地升高或降低。?
【板书】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过渡】燃烧现象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吗?如果缺少其中一个,燃烧现象还能发生吗??
【探究活动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
【教师】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沸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提问】1、实验现象①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实验现象①③对比,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如何使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4、如何使薄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起来??
【播放录像】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结论】由该实验我们知道,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过渡】如果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会有什么现象呢??
【探究活动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根据燃烧条件推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2、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使燃着的蜡烛熄灭??都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
【总结】1、吹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2、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倒扣在烧杯中(隔绝空气)?4、剪掉烛芯(清除可燃物)?5、沙土覆盖(隔绝空气)?6、利用CO2气体灭火(隔绝空气)?
【教师】综合同学们探究出来的灭火方法,我们发现,灭火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三个燃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燃烧就会被终止。
学生利用讲台上所提供的仪
器和材料,上讲台向其他同学汇报自己所在组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认真听讲。
P93划知识点。
认真思考。??
??回答:?①铜片上白磷燃烧②红磷未燃烧③水中白磷未燃烧
学生认真比较实验现象,思考教师提出的疑问。?多样化讨论使红磷及水中白磷燃烧起来分方法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各自演示自己的方法,解说各自的灭火原理。??
思考回答?????
认真听讲,联系实验探究内容进行理解。
分组探究,既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不仅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
自然过渡到书本演示实验上。??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中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通过表中实验条件的比较,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的能力。并且从中得出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积极探究,殊途同归,使学生了解探究方法的多样性。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板书】灭火原理有三个:?①清除可燃物?②隔绝氧气(空气)?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需注意的是: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灭火只需破坏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即可。但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采用的防火、灭火方法有时不只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往往可能同时破坏几个条件。?
【练习】说出下列灭火原理:?1、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2、烟头引起棉被着火,可以用水扑灭。?3、身上着火,就地一滚。?4、油井着火,我灭火队员采用在井口点燃炸药灭火。?5、麦田起火时,在失火区附近割掉一片麦子
【演示实验】将一个大烧杯罩在一高一低两只燃着的蜡烛上,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教师】这是由于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受热上升(热气流上升),高的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因此先熄灭。?
【提问】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火灾发生时,应当采取什么姿势逃离火场??
【教师】火灾发生时,必须采取正确的逃生方
法:1、切勿惊慌,要保持镇静,辨明方向,迅速逃生。2、不入险地,不贪财物。2、湿被裹身,匍匐撤离。4、善用通道,莫入电梯。5、火已及身,打滚灭火。?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正确认识了燃烧现象,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必要条件,了解了灭火原理及常用的灭火方法。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化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我们利用
化学原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业】1、思考: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而煤炉火用扇子扇,却扇越旺?
?2、生煤炉时,为什么先用火柴点燃纸,再引燃木柴?
?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为什么火势会更大?
?4、下列情况发生时,你选用什么方法灭火?原理又是什么??①炒菜时油锅起火?②电线老化造成短路而起火?③烟头掉落导致森林起火
P93划知识点
认真听讲。
思考回答。
“高的先灭!”?
“低的先灭!”
?带着疑问仔细观察实验。
弯低身体或匍匐逃离。
认真听讲。
认真听讲,回忆本课学习内容?
从实验中总结出灭火原理,便于学生理解。?
对比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在条件达成上的区别。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先设问,再演示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加深巩固课堂重点内容。
六、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
课题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1、燃烧的定义??
??????????????????
可燃物?
2、燃烧的三个条件??
?氧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
清除可燃物?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