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古
诗
三
首
第一课时
导入
自古以来,边疆的战争不断,不少诗人都曾经写过描述边塞军队生活的边塞诗,而边塞诗中最有代表性的压卷之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王昌龄的《出塞》。
课题解释
《出塞》的塞指的什么?“出塞”是什么意思?
塞:
出塞:
边关,关塞。
到边关去守卫边疆。
看到这样的诗题你想到了什么?发挥想象,感知边塞环境恶劣、战事频发、生死惨烈的景象。
王昌龄
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是盛唐时期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作者介绍
读古诗认字词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
明月
汉时关,
万里
长征
人未还。
但使
龙城
飞将在,
不教
胡马
度阴山
塞
sài
秦
qín
征
zhēng
还
huán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
出塞:乐府旧题。就是到边防线上去戍守边疆。
秦朝
塞,边塞。
边关。
汉朝。
没有回家。
只要,要是。
“飞将军”李广。
越过。
外族入侵的骑兵。
不让。
理解诗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守卫边关,
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和战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
品读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国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奴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常常入侵中原。
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汉时”这两个时间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说明边塞上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许多朝代,从未停止。
出边塞戍边的将士们,为什么不回家呢?
战事频繁、
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我们应该用(
)的语气读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
凝重
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将士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啊!这句诗包含着诗人怎样一种感情呢?
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们的同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站在这冷清的月色下,望着茫茫的黄沙,耳听着呼呼的风声,边关的诗人和将士们心中会涌起怎样的盼望?
期盼能有像李广这样的大将。
小介绍
阴山
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古以来是中原地区抵挡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阴山这边,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怎能任由侵略者践踏?
李广
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射虎
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去射。李广在右北平时也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他,李广最终也射杀了老虎。
边关诗人和将士们心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期盼?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
因为有了李广将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希望?
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结
这首诗寥寥四行,却把征人对家乡的思念,对良将的渴望,对国家的期盼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这首诗不愧被称作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让我们合上书,一起来背一背这首千古绝唱吧。
第二课时
导入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汉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这节课学习另外一首《凉州词》。
课题解释
《凉州词》又称《凉州歌》。唐代在凉州传唱的一种乐曲名。这种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事情。
作者介绍
王翰
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边塞诗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他恃才不羁,性情豪放,以豪放之情写军中生活。
读古诗认字词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
美酒
夜光杯,
欲饮
琵琶
马上催。
醉卧
沙场
君莫笑,
古来
征战
几人回。
琶
pá
琵
pí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唐]王翰
将要
战场
您
不要
自古以来
理解诗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品读诗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想想到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盛宴啊。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你的想象中,战场是什么样的?带着你的想象让我们一起去边关战场看一看。
这次酒宴之后,将士们就要奔赴这残酷的战场,等待他们的也许会是什么?
死亡。
而此时他们仍在高兴的喝酒,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视死如归、将生死置之度外。
《凉州词》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厚的边塞军营生活色彩。本诗表现的是一种悲壮的豪迈。诗文先写美酒宝杯,次写欲饮不能尽兴,由平静中一下转入紧张激昂的气氛中去了。第三、四句的潜台词,诗人以豪迈的语言表达出沉痛的心情,显示出诗人旷达的胸怀。
作品赏析
小结
《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
第三课时
导入
同学们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吗?有哪位同学可以讲一下。
项羽的故事至今流传,几百年前,女诗人----李清照写了一首与项羽有关的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女诗人是怎样评价项羽的。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著有《易安居士文集》。
作者介绍
读古诗认字词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
作人杰,
死亦
为鬼雄。
至今
思项羽,
不肯
过江东。
杰
jié
项
xiàng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人中的豪杰。
鬼中的英雄。
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也。
理解诗意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
死后应该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至今人们还思念项羽,
佩服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项羽是什么人?
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
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
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感悟情感
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李清照,李清照为什么还要去思念一位千年以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情景?
(1)靖康之辱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2)国破家亡,风雨飘摇,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大声发出了呐喊。
作者除了赞美、思念项羽,还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此时,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气愤、悲伤。
作
品
赏
析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小结
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有骨气、有正气、有气节,做一个热爱祖国、顶天立地的人。
论人生
议霸王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说理
怀古
借古讽今
壮怀激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