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步练习(6份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步练习(6份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3 09:49:22

文档简介

《间隔排列》培优练习
一、画一画。
1、△☆△☆……(   )(画出第18个图形)
○☆○☆……(   )(画出第13个图形)
2、下面是一条长15米的路,如果每隔3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一共可以栽(   )棵树,在图上画一画。
二、解决问题。
1、小红的妈妈在家加工手绢,手绢加工完还要洗好晾干,妈妈让小红买来28个夹子,这些夹子最多可以夹多少块手绢使它们平展晾干?
2、公园马路的一旁摆了10盆花,每两盆花中间插着3面小彩旗,请你计算一下,一共插了多少面小彩旗?
3、小明上楼,每上一层楼需要20秒,那么以这样的速度,从1楼到6楼需要多少秒?
【答案与解析】
一、1.☆ ○ 2.6 图略
二、1.28-1=27(块) 答:这些夹子最多可以夹27块手绢使它们平展晾干。 2.10-1=9 3×9=27(面) 答:一共插了27面小彩旗。
3.
5×20=100(秒)答:需要100秒。
5米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培优练习
一、填空。
1、有一根钢管,要锯成16小段。每锯开一处需要3分,全部锯完一共要(
)分。
2、两棵大树相距20米,要在这两棵大树之间每隔4米栽一棵月季花,一共要栽(
)棵月季花。
3、小英像这样摆正方形,摆1个用4根小棒,摆2个用7根小棒……
摆1个
摆2个
摆3个
……
摆10个
摆18个
4根
7根

)根
……

)根

)根
胜利桥东
北大街
新建路口
程家村
赵庄
20人
上8人
上3人
上10人
上5人
下3人
下5人
下12人
下8人
车上有20人
车上有(
)人
车上有(
)人
车上有(
)人
车上有(
)人
二、下面是6路公交车运行中上下车情况记录,请算一算,填一填。
三、680元可以买4套运动服,每套休闲服比每套运动服便宜52元,每套休闲服多少元?
四、同学们参加校体育节团体操表演。
如果每排站2人,要站30排。
如果每排站3人,要站多少排?如果每排站4人、5人、…呢?
每排人数
2
站的排数
【答案与解析】
一、1.
45
2.
4
3.
10
31
55
二、25
23
2
18
三、680÷4-52=118(元)
答:每套休闲服118元。
四、20排
15排
12排
10排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二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培优练习
学校运来500盆盆景,6年级分得195盆,其余的盆景平均分给1-5年级。1-5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得多少盆?
2、根据每组已知条件,各能求出什么问题?在合适的问题后面画“√”
(1)明明买了3本童话故事,每本12元,亮亮买书比明明多用4元。
明明买书用了多少元?(

亮亮买书用了多少元?(

亮亮买了多少本童话故事?(

营业员找给明明多少元?(

(2)妈妈带100元,买了一个售价72元的书包,再用剩下的钱正好买了4本同样的笔记本。
买一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营业员找回多少钱?(

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妈妈带的钱够不够?(

3、小丽打算买一支自动笔和一支水彩笔。如果她每天从零钱中节约5角钱,经过多少天够买这两支笔?
水彩笔每支9元6角
自动笔每支3元4角
花园小学三四年级一共有313人。如果三年级增加8人,四年级减少5人,那么两个年级的人数正好相等。三、四年级原来各有多少人?
5、丽丽、圆圆、静静扎着漂亮的蝴蝶结一起在体育节开幕式上拍照片,她们一个扎着红蝴蝶结,一个扎着蓝蝴蝶结,一个扎着紫蝴蝶结。已知:丽丽扎的不是紫的,圆圆扎的不是红的,静静身边的两个朋友一个扎着红蝴蝶结,一个扎着蓝蝴蝶结。猜猜:她们各扎了什么颜色的蝴蝶结?尝试用列表的策略解决。
?



丽丽
?
?
圆圆
?
?
?
静静
?
?
?
【答案与解析】
(500-195)÷5=61(盆)
答:平均每个年级分得61盆。
2、(1)
明明买书用了多少元?(


亮亮买书用了多少元?(√

(2)买一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3、9.6+3.4=10(元)
10÷0.5=20(天)
答:经过20天能够买这两支笔。
4、(313+8-5)÷2=158(人)
158-8=150(人)
158+5=163(人)
答:三年级、四年级原来各有150人和163人。
5、
?



丽丽
√?
?
×?
圆圆

?√
?
静静
?
?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提高练习
买了3盒钢笔,每盒12支。买的铅笔比钢笔多20支。铅笔多少支?
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求出___________
再根据________和________求出____________
2、比45的3倍多10的数是(
),比85的2倍少9的数是(
)。
3、一个长方形,宽是16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长是(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4、下面是17路公交车运行中上下车情况记录,请算一算,填一填。
翠微苑
十一中
移动大厅
西街口
二中
广电中心
20人
上8人
上3人
上10人
上5人
上7人
?
下3人
下5人
下12人
下8人
下2人
车上有20人
?
?
?
?
?
翠微活动广场是用地砖铺成的一个长方形,为了美化广场,中间铺成白砖,共9行,每行20块。四周一圈用黑砖,黑砖比白砖少18块。黑砖有多少块?
6、一个皮球从24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呢?(算一算,填一填)
开始下落时
第1次弹起
第2次弹起
第3次弹起
第4次弹起
64米

)米

)米

)米

)米
7、2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从左往右数,小红排在第6;从右往左数,小明排在第9。小红和小明之间有多少人?
8、、水果店有苹果5筐,每筐25千克;橘子6筐,每筐20千克;梨4筐,每筐28千克。
苹果和橘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梨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答案与解析】
1、3盒钢笔和每盒12支求出钢笔的支数
钢笔的支数和铅笔比钢笔多20支求出铅笔的支数
2、145
161
3、20
72
4、25人
23人
21人
18人
23人
5、20×9-18=162(块)
答:黑砖有162块。
6、
开始下落时
第1次弹起
第2次弹起
第3次弹起
第4次弹起
64米

32
)米

16
)米

8
)米

4
)米
7、20-(6+9)=5(人)
答:小红和小明之间有5人。
8、(1)25×5+6×20=145(千克)
答:苹果和橘子一共有145千克
(2)25×5-4×28=13(千克)
答:梨比苹果少13千克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二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提高练习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
房新亮
1、商店运来苹果100筐,上午卖了30筐,下午又卖了20筐,现在还剩多少筐?
 
2、李老师去体育用品店购物,买乒乓球花了45元,买羽毛球花了65元,买篮球花的钱数是乒乓球和羽毛球的2倍,买篮球花了多少钱?
 
3、商店运来20箱葡萄,运来的香蕉是葡萄的2倍,运来的西瓜如果卖出7箱后正好是运来香蕉的2倍,运来西瓜多少箱?
4、小朋友们剪花片,小红剪了23个,小芳剪了37个,小兰剪的花片个数比小红和小芳的总数还多2个,小英剪的花片个数是小红和小芳总数的2倍。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把表填写完整吗?
小红
小芳
小兰
小英
23个
37个
(   )个
(   )个
5、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的周长是20厘米,亮亮每剪1次,纸的长就减少1厘米,剪了7次后,剩下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6、学校健康体检,小明身高140厘米,比小东高5厘米。小华的身高比小东高8厘米,请问小华身高是多少厘米?
7、小兰从家出发,先到外婆家,再到小芳家。已知小兰从家到外婆家所用时间比从外婆家到小芳家所用时间多5分钟。
小兰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照这样的速度,小兰从小芳家直接回家,9分钟够吗?
8、张民到超市买了一盒巧克力和4箱牛奶共325元,一盒巧克力25元,一箱牛奶多少元?
【答案与解析】
1、100-30-20=50(筐)
答:现在还剩50筐。
(45+65)×2=220(元)
答:买篮球花了220元。
3、20×2×2+7=87(箱)
答:运来西瓜87箱。
4、62
120
5、20-2×7=6(厘米)
答:剩下的纸片的周长是6厘米。
6、140-5+8=142(厘米)
答:小华的身高是142厘米。
7、(1)(538-248)÷5=58(米)
答:小兰平均每分钟走58米。(2)
58×9=522(米)
522<596
答:9分钟不够。
8、(325-25)÷4=75(元)
答:一箱牛奶75元。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基础练习
一、看图填一填。
   
先算(        ),
再算(        ),
列式是(        )。
   
每个●的质量是3克,每颗☆的质量是多少克?
先算(      ),再算(      ),
列式是(      )。
二、王老师买了15包练习本,每包8本,买的笔记本的本数比练习本多20本,请问王老师买了多少本笔记本?
三、三年级举行猜谜语比赛,共10道题,规定猜错或不猜得0分。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猜对第1题得10分,以后的每题的得分都比前一题多5分,如果这次比赛全部做对,那么会得多少分?(先填表,再解答)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10
四、解放军进行野营训练。前10天每天都走35千米,第11天走了28千米后到达了目的地。野营训练的全程长多少千米?
【答案与解析】
一、裤子的单价 上衣的单价 50-80÷4 ○的质量 ☆的质量 3×6×2
二、15×8+20=140(本) 答:王老师买了140本笔记本。
三、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10+15+20+25+30+35+40+45+50+55=325(分) 答:如果这次比赛全部做对,那么会得325分。
四、35×10+28=378(千米) 答:野营训练的全程长378千米。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2)》基础练习
看图填一填。
先算: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筐?
列式:________________
再算:西瓜有多少筐?
列式:________________
先算: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
列式:________________
二、小华跳了118下。小红比小华多跳了14下;小丽比小红少跳了36下。小丽跳了多少下?(请画出线段图后解答)
 K
三、今年植树节时,希望小学三年级两个班同学去山坡上植树,三(1)班植树25棵,三(2)班植树的棵数是三(1)班的2倍,三(1)班和三(2)班一共植树多少棵?(请画出线段图后解答)
 
四、幼儿园的王阿姨买来一些苹果,第一天小朋友们吃了这些苹果的一半,第二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吃了20个后就吃完了,你知道王阿姨原来买来多少个苹果吗?(请画出线段图后解答)
【答案与解析】
一、1.25+12=37(筐) 37×2=74(筐) 2.柳树有多少棵? 238-100=138(棵) 松树有多少棵? 138-68=70(棵)
二、
118+14-36=96(下) 答:小丽跳了96下。
三、
25×2+25=75(棵) 答:三(1)班和三(2)班一共植树75棵。
四、
(20+20)×2=80(个) 答:王阿姨原来买来80个苹果。《间隔排列》基础练习
1.
苹果和桃子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苹果有(   )个,桃子有(   )个。
2.
香蕉和草莓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香蕉有(   )根,草莓有(   )颗。
3.
足球和篮球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足球有(   )个,篮球有(   )个。
4.两个物体一个隔一个地排列,它们的数量可能(    ),可能相差(   )。
5.10个男生10个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如果第1个是男生,那么第5个是(
)生,第16个是(
)生。
6.正方形和长方形一一间隔拍成一列,正方形有10个,长方形最多有(
)个,最少有(
)个。
7.白兔和黑兔一共有18只,一一间隔排成一队,白兔有(
)只,黑兔有(
)只;鸡和鸭一共有45只,一一间隔排成一队,鸡最多有(
)只,最少有(
)只。
8.走廊上红灯笼和黄灯笼一一间隔挂了一排,一共有15盏,如果第一盏是红灯笼,那么黄灯笼有(
)盏。
9.5个男生和5个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队,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第一个男生和第5个男生相距(
)米。
一个圆形花坛,在它的一周一共放了20盆菊花,如果每两盆菊花之间放一盆兰花,那么兰花有(
)盆。
【答案与解析】
1.6 6 2.6 5 3.7 6
4.相等
1
5.男

6.11
9
7.9
9
23
22
8.
7
9.
8
10.
20《间隔排列》提高练习
1.△○△○△○△○△○△,每2个△中有1个○,图中一共有(
)个△,(
)个○。
2.△○△○△○△○△○△,如果像这样一共排了2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
)个○。
3.
每两块正方形瓷砖中间贴一块长方形黑砖,图中一共有(
)块黑砖,(
)块正方形瓷砖,正方形瓷砖的块数比长方形黑砖(
)。
4.一根木头一共锯了3次,被锯成(
)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
);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头要被锯成(
)段;如果要锯成10段,需要锯(
)次,若每锯一次花费3分钟,锯这根木头一共需要(
)分钟。
5.A
B
A
B
A
B
A
B……一共有50个字母A。如果最后一个字母是A,那么字母B有(
)个;如果最后一个字母是B,那么字母B有(
)个。
6.有5盆花,每两盆花之间放2朵花,一共要放(
)多花,每两盆花之间放4朵花,一共要放(
)朵花。
7.小明上楼,每上一层楼需要20秒,那么以这样的速度,从1楼到6楼需要(
)秒。
8.一个湖泊周长180米,沿湖泊周围每隔3米栽一棵柳树,沿湖泊一周共栽了(
)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放一张椅子,一共放(
)张椅子。
9.在一条新马路两边都要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树,从头到尾共种202棵,这条马路长多少米?
10.公园马路的一旁摆了10盆花,每两盆花中间插着3面小彩旗,请你计算一下,一共插了多少面小彩旗?
【答案与解析】
6
5
2.
9
3.
4
5
1
4.
4

11
9
27
5.
49
50
6.
8
16
7.
100
8.
60
60
9.
202÷2=101(棵)
101—1=100
100×5=500(米)
10.10-1=9 3×9=27(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