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教学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7课时
第1课时 加法(一)
教材第37页的例1和例2。
1.使学生学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1的新知识。
课件、课前收集资料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有许多珍稀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
2.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生活着几种珍稀动物。(课件出示:丹顶鹤 、蜥蜴 、麋鹿,狐狸)
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四类动物在我国家的具体情况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的表格)
3.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看一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 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根据以上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让学生充分提问。
2.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有些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还有一些问题等以后我们再学习,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1)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2)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3.你能根据这两个问题列出两个正确的算式吗?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看看应该怎样做。
(1)小组内汇报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3)该怎样计算?
用列竖式的方法。学生边板演边讲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1加2等于3,再算7个十加2个十,十位上写9,百位上2加1写3,最后等于393。
271+122=
2 7 1
_+1_2_2__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会用列竖式方法解答,那么
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5.学生汇报个位1加3等于4,十位7加0等于7,百位2加9满千,向千位进1,百位写1,千位上也写1。
6.小结: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万以内加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课本第37页的“做一做”。
2.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吗?
659+306= 483+321= 806+574=
3.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1题。(填在书上)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法,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2课时 加法(二)
教材第38页的例3。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师: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课件播放: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景,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你会列式计算吗?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445+298
2.教师: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445+298的和大约是多少。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让学生尝试进行估算,从中获取知识。)
教师:让我们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想的?和我们的想法相同吗?
让学生看教材或在屏幕上出现教材第3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通过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学习进位加法,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今天学习的加法和以前学习的加法不一样 ,激发学生掌握新方法的兴趣。)
学生独立计算。
445+298=
4 4 5
_+2_9_8__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5+8=13,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4+9+1=14,写4向百位进1。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你算的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
445+298=
4 4 5 验 2 9 8
_+2_9_8__ 算 _+4_4_5__
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教材第38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1、2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本课在新授课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通过小组充分讨论,最后得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节课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交流合作中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培养了主体参与意识。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材第39-40页的练习。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一、 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请打开课本3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课本第39页,第3题列竖式算一算在连线。
2.判断,课本39页第5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1) 1 3 5 (2) 4 2 7 (3) 1 6 2
_+6_9____ _+5_4_3__ _+9_5_9__
8 2 5 9 6 0 10 1 1
第1题数位没有对齐。
第2题个位向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没加1。
第3题连续两次进位,本位上的数都没有加进位的数。
3.课本39页第6题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和是1000,看这些数的前一位是否凑成九,个位相加是否凑成整十。
4.课本40页第7题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5.课本40页第8题
用笔算加法解决问题。
6.星期天上午,小君要去寄信,买书,买食品,然后再回家。小君可以怎样走?走哪条路最近?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训练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
第一条 218+75+440+510=
第二条 218+329+440+75+218=
第三条 218+75+440+125+410=
……
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第一条路最近。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列竖式计算。
259+148= 478+39=
验算: 验算:
2.小红有210元,小亮比小红多56元,小亮有多少元?
3.商店卖出256千克苹果,还剩下479千克,商店里原有多少千克苹果?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本课是三位数加法的练习课,本课的教学本质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计算学习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精确计算中,通过多种思路和表现形式,使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本课注重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强化模型思想。
第4课时 减法(一)
教材第41页的例1。
1.通过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2.联系生活情境进行减法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已有知识的经验下,继续学习连续退位减法。
减法的计算法则,退位减法。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卡片、题卡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国内有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像《喜洋洋与灰太狼》我们一起看看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年度/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数/部 29 86 124 186 249 322 385 435
优秀/部 - 41 32 33 50 52 81 82
你能提一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数学起源与实际生活,利用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来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1. 出示例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怎样列式解答,请同学们列式并解答。
435-322=113
4 3 5
_-3_2_2__
1 1 3
3.从哪一位减起?
4.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并演示
小结:我们在计算435-322时,个位5减个位上2等于3,十位上3减2等于1,百位上4减3上等于1,差是113。
5.小精灵又出示一个问题 ;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你会列竖式解答吗?
435-86=349
4 3 5
_-______8_6__
3 4 9
小结:(1)个位5不够减6怎么办?从十位借1当10,个位15减9等于6。
(2)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又该怎么办?百位还剩几?
十位上3退1,剩2,12减8等于4。百位减1剩3百,差是349。
比较这两个算式,你能总结一下计算万以内减法要注意什么吗?
(1)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个位减起。
(3)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再减。
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 课本第41页“做一做”。
2.图书馆原有科技书712本,学生借出了239本,又还回了145本,图书馆现在有图书多少本?
3.用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4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了118只小鸡,这一天一共孵出多少只小鸡?
4.一根绳子长123米,用去了54米,剩下的比用去的多多少米?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总结:今天我们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同学们的表现棒极了!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本节课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加强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第5课时 减法(二)
教材第42页的例3。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后的胜利喜悦心情,从而培养学生勇于解决困难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连续退位减法。
5.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课件
学具:数字卡
一、 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通过计算435-86=349学习了连续退位的减法,实际上,连续退位的减法还有其他的类型,你能试着算一算405-86,变成另一种类型的连续退位的减法题吗?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出示例3。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列式计算,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
403-158
4 0 3
_-1_5_8__
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3.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退1,但十位是0,所以从百位退1,在百位上点一个退位点。
从百位退1,十位当10,再从十位退1(在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个位当10,13减8等于5,个位写5,减到十位,刚从百位退1,十位当10,而又被个位借1剩9,9减5等于4,十位写4。减到百位,4退1剩3,3减1得2,百位写2。
4.谁能够借助计数器再为大家演示一遍计算过程呢?
5.比较:403-158与435-168在计算中又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
6.下面我还有一个问题请你们来想一想。把403再换一个数,变成400-158,想一想又该怎样算?
7.怎样知道你计算得对不对,需要验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小组讨论验算403-158=245
验算
8.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2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减法验算的方法。
(1)用403-245,看得数是不是158。
(2)用245+158,看得数是不是403。
我们看到,验算减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把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第二种方法是用差加减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被减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 第42页“做一做”。
2.练习九第1题。
3.计算:
326-257 700-468
245-178 600-523
4.练习九第3、4题。
四、 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在教学中除了强调列竖式计算这一重点内容外,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多种口算和心算的方法。学生探索多种算法的过程是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过程,还是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第6课时 解决问题(连加和估算)
教材第43页的例4。
1.继续学习用连加竖式解决问题。
2.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连加竖式,估算的过程。
多媒体课件
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一、 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师:你单独买过东西吗?媒体出示超市场景图
星期天,妈妈和爸爸带他去超市买空调扇,学习机和护眼灯。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43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从实际生活常识导入新课,让学生从生活中接受新知识,激发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空调扇558元 学习机225元 护眼灯166元
1.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1)558+225+166=
5 5 8
2 2 5
_+1_6_6____
这一题收银员收银必须要精确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个位8+5+6=19,向十位进1,十位5+2+6+1=14,向百位进1,百位5+2+1+1=9,结果是949。
2. 学生自主解决(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师:还用准确计算吗?按四舍五入估一估就行。
560+230+170
=560+400
=960
学生发表看法。
为什么要先算230加170,计算时凑成整百数,较简便。
把558估成560,把225估成230,把166估成170,设计买东西时要多估,用进一法去估。
总结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一层进一层练习设计,让学生展示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凝聚力。)
45+56=101
56+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2.练习九第6题中的四道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3.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算式。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第7课时 加、减法练习
教材第44-46页的练习题。
1.继续学习用连加竖式解决问题。
2.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你能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基础训练
(1)课本44页第3题和第5题。根据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来填表。
(3) 课本45面第7题。根据卖出+还剩=原有数量关系填表。
(4) 课本45面第8题,第9题。
(5) 课本45面第10题。
每张卡片上的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674 755 205 340 503
245 155 89 153 108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2.解决问题
(1)课本46面第12题
194+248+165
可以列竖式,也可以用估算把194估计成190,把248估计成250,把165估计成170,再相加结果大约是605。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课本46面第13题。
用数字卡片2,7,4,5,9,0,1,8摆三位数。当一个数百位上是6时,摆出一个三位数,另外一个数百位上是3,摆出不同的三位数,求两人摆出三位数和接近多少?差呢?你是怎样想的?解答这一问题时,要学生清楚最大三位数不会超过600多和300多的和。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得出和接近900-1100之间就是1000,差接近300。
(3)课本46面第14题。
有货物重165千克,156千克,394千克,213千克,294千克,93千克,68千克,360千克,280千克,175千克。每次限重450千克,你的方案中一共运了几次?
让学生通过估算来相加,再看总数里有几个450,就能运几次?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判断题。
(1)在减法中,差比被减数、减数都小。( )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
(3)求比458多198的数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458+198。( )
(4)在加法中,和总比两个加数都大。( )
2.开动脑筋,想一想方框里能填几?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前面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解决相应的问题,本节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已经教学生如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本以为学生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仍有部分学生不懂得选用合适的计算策略。我认为最主要是对题意的理解不清,因此我认为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分析题目作为重点,让学生养成分析题目的良好习惯,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第8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47-49页的整理和复习。
1.巩固笔算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理概括能力。
笔算加减法计算的正确率。
会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1.出示47页第1题,你能根据题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答吗?
2.尝试解决第2题。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验算还有估算,大家掌握的好吗?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笔算、验算、估算)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笔算
我们已经练习了大量的万以内数加减法的笔算,是吗?你认为在笔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可以举例说明。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反馈!
根据学生整理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
进位加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不忘加上进位“1“……
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相减不忘减去退位”1“,当中间有0的先向前一位退1再减。
注意判断有没有进位,有没有退位!
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笔算本领更高!
教材4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
[说后练,学生都能正确计算,但是速度快慢有非常大的差异]2、验算
为什么要验算?(帮助检查计算结果)
复习加减法关系式!师根据回答板书: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差=被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师:请从刚才的练习题中选择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在边上验算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给自己评评星,看自己能获得几颗星?
师:强调验算是第二次计算,马虎不得!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通过教师星级激趣,不少学生都能写出2种至3种的验算方法]
2.估算
为什么要估算?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片段:生1:可以检查计算得对不对。
师:你可以举例说明吗?
生1:998+1=999 999-998=1
生2:这是验算。
师:是啊,生1说的是验算,估算也是可以快速判断一些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请看:
999+111=1000,生齐说错了!
师:你怎么判断的?
生3:900+100已经等于1000了,所以肯定不对了。
生4:999+1=1000,所以一定比1000大了。
生5:999就可以看作1000,加上一百多,不可能等于1000。
师:同学们说得真有道理。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检查。在计算结束后,我们不仅可以计算,还可以估算呢?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估算?
生6:妈妈买衣服135元和鞋子48元,带200元够不够?
师:谁能用估算来解决生6提出的问题?
生7:够的,135+48不到200 ……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估算一般把数字估成整十整百整千。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第47页第3题。
2.第48页第2题和第5题。
3.用脱式解答49页第6题和第7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