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练习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练习及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23 11:3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极地地区》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国家,与北冰洋不相邻的是(  )
A.俄罗斯 B.中国 C.美国 D.加拿大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从梦想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公司开始着眼于这条航道的商业价值。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北极航道的开通具有的积极意义是( )
A.缩短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航程,节约航行时间和能源
B.该航道开通对美国影响最大
C.该航道四季可以通航
D.北极航道可以缓解波斯湾石油运输压力
428625024955528632152330453.下图所示海峡中,北极航道经过的是
15049503810A.22923589535 B. C. D.
4.北极航道沿途会经过的港口有( )
①亚历山大 ②马赛 ③海参崴 ④摩尔曼斯克 ⑤圣彼得堡 ⑥圣保罗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⑥ D.③④
5.如图为某环球旅行者拍摄的四幅动物照片,其中拍摄于南极地区的是(  )
A. B.
C. D.
读南极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B.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C.南极地区海拔高 D.南极地区冰层厚,白色反光强
7.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B.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C.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自198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科考站。其中昆仑站和泰山站为度夏科考站,且设计寿命仅10年和15年。2018年1月我国在南极的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165°E,76°S)上正式开建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下图)。罗斯海生物种类多达16 000余种,恩克斯堡岛地面碎石遍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罗斯海站位于南极点的( )
A.正东方向 B.正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9.昆仑站和泰山站两科考站设计寿命较短的直接原因是( )
A.内陆地区不便船舶进入 B.内陆雪层不断积累
C.内陆地区常年风力强劲 D.纬度太高,气候太冷
10.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风吹散浮冰,利于船舶航行 B.地表多碎石,利于建筑施工
C.罗斯海海域宽阔,气候较暖和 D.海洋生物多,利于海洋研究
1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都终年冰封,但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北极地区冰盖面积较小 B.北极地区海洋面积较大
C.北极地区海拔高度较低 D.北极地区植被覆盖率低
12.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地方,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  )
A.风力较小 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 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
13.登上南极大陆后,迎接我们的南极主人是
A. B. C. D.
2018年9月26日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返回上海基地码头,131名科考队员历时69天,乘风破浪,踏雪寻冰,勇闯无人之区探索自然真谛,对北极中心区域开展综合调查。下图为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路线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北极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纬度位置低 B.气候寒冷 C.没有动物分布 D.没有人类活动
15.科考队完成在楚科奇海作业区的工作,前往北冰洋中心区域,行驶方向是
A.正北 B.西北 C.正南 D.西南
16.科考队员进入北极地区,沿途可能
A.邂逅成群的企鹅 B.欣赏午夜不落的太阳
C.遇到强台风登陆 D.看到裸露的北极大陆
17.海冰观测是本次科考重点内容之一。如果海冰加速消融,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①扩大宜居土地
②灾害性天气增多
③威胁北极的生态 ④增加淡水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018年9月26日,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已完成第九次极地科学考察,并在北极建立“无人冰站”,进行全天候极地考察。读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序号①代表我国科考站-黄河站,该站建站时间选在7月份的原因是
A.北极冰层厚度增加 B.北极地区处于极夜时期
C.北极太阳辐射强烈 D.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是北极“暖季”
19.关于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B.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南极地区
C.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图中序号②是苏伊士运河
20.北极地区有人定居而南极没有,主要原因是
A.北极地区的雾霾较小
B.北极地区淡水资源更丰富
C.北极地区没有极夜现象
D.北极地区比较温暖
二、解答题
21.读极地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
A为______洲,B为______洋。
(2)C为________站(科学考察站),2009年2月2日,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成的_______站正式开站。我国科考队员在下列什么时间到南极考察合适(_____)
A.“五一”前后 B.“六一”前后 C.国庆节前后 D.春节前后
(3)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_____)
(4)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是因为(______)
①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纬度更高 ②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
③南极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④南极地区地表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一名到南极考察的队员,他站在地球的南极点上,这名队员的前后左右 ______
A.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B.有三个方向
C.只有东西方向 D.只有北方
22.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罗新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城沿岸。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莫基,预计2022年建成。
材料二 中俄两国提出了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
(1)岛屿A:__________;海峡①:__________;罗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方向。
(2)试分析南极地区形成“地球上最冷的地区”的原因。
(3)在左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4)7月,沿北极航线航行过程中,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__________。
A.北冰洋沿岸植被茂密
B.企鹅在冰原上翩翩起舞
C.船员热情地跟中山站的科考人员打招呼
D.沿岸北极熊在雪地里玩耍
E.船舶在北极航线上航行,遇到的最大危险是浮冰
F.因纽特人住木屋,穿毛皮服装,出门用狗拉雪橇
23.读南极地区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 号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2019年3月12日返回上海,完成考察任务。
材料二 南极地区简图,南极地区气温曲线图
(1)这次科考任务之一是为我国2018年选址奠基的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164°E,75°S)运送部分建站物资。罗斯海新站的半球位置是___半球,南半球。
(2)若科考船经中山站,再驶往罗斯海新站,行驶路线如图所示,其中,由①地到②地的航行方向为_________。
(3)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相对适宜在南极科学考察和建设考察站的时间,结合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4)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如下图所示,这样设计是为了(_______)。
A.防寒、保暖 B.防御动物侵袭 C.防积雪融水进入 D.防大风,防积雪掩埋
(5)自1985年开始,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了35次科学考察,每次考察都要克服冰障、大风、极寒等困难,你认为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参考答案
1.B2.A3.B4.D5.D6.A7.B8.B9.B10.D11.D12.D13.C14.B15.A16.B17.D18.D19.A20.D
21.北美 太平 长城 昆仑 D 经纬线(南北极圈);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动物:企鹅生活在南极,北极熊生活在北极 2月是南极气温最高的月份,也是极昼期,便于科考队员活动。 C D
22.(1)格陵兰岛 白令海峡 东南
(2)纬度高,气温低;为冰雪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3)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4)DEF
23.西 自西向东 暖季,气温相对较高;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方便作业 D 了解全球环境变化;了解地球发展历史;考察生物物种;探测自然资源;进行其他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