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
生动地表现了古代希腊英雄的传说,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荷马(约前9~前8世纪)
古希腊盲诗人
特洛伊木马
一、文学和雕塑
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雕塑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
《掷铁饼者》
二、建筑艺术
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古希腊建筑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露天剧场(前4世纪)
——多使用柱子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
古罗马建筑
罗马大竞技场
罗马万神庙穹顶
——使用柱子和拱形结构
罗马大竞技场
罗马万神庙
古罗马高架引水桥
古罗马凯旋门
想一想
1.通过对前面几幅图片观察,说说古罗马的建筑主要有哪些类型?
宗教建筑:神庙,祭坛;公共建筑:剧场,浴场,广场,斗兽场;纪念性建筑:记功柱,凯旋门;道路工程建筑:桥梁,道路、供排水系统。
2.古希腊、罗马建筑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
3.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说说古罗马建筑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拱形及廊柱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三、哲学和法学
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哲学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语,它的原意是“追求智慧”。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好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希腊哲学主要探讨世界万物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56年),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
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前399)
1.无知即罪恶
2.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3.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4.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5.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6.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7.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8.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名言】
人物扫描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是雅典公民。据记载,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在被投入监狱一个月后,这位年已七旬的
哲人遣退妻儿,在众位弟子
面前饮鸩,从容就死。他认
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
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
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
他要求发出不同的声音,从
而对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
提出异议。尽管可以逃生,
但苏格拉底宁可为坚持自己
的信念而死。
苏格拉底之死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学科。
亚里士多德
人物扫描
亚里士多德是伯拉图的学生。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解剖了许多动物,奠定了动物学基础。他是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亚里士多德
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法学
《十二铜表法》
古罗马的十字架刑
古代罗马在文学、哲学上的成就很平庸,但在法学上却是出类拔萃的。
《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后人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它泛指罗马社会的全部法律制度。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因其刻在十二块铜板上,被称之为《十二表法》。它主要的法律精神在于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它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构成欧洲大陆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存法律制度的基础。
“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
“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不仅仅是解决刑事疑案的技术性手段和原则,它的确立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
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相关史事
罗马的法学家有权在法庭审案时发表意见,有权解释法律。他们的著作将各种法学原理变得可操作,成为罗马法学的基础和权威。罗马规定,若有法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应到法学家著作中寻找答案。
四、公历的缘起
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能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一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
太阳历
儒略历
公历
知识拓展
公历是如何减少误差的?
公历每月的天数不全相同,其实是人为的结果。每年365天原是这样分配:单月31天,双月30天,只有2月为29天。凯撒有继承人屋大维的生日在8月,他从2月抽出1天加到8月,结果2月减少到28天,8月变成大月31天。最终,形成了“七前单月大、七后双月大”历制。
公历使用到16世纪时,又产生了误差。于是当时的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闰制进行改革,即仍然4年一闰,但逢能被100整除的那一年不闰,到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再闰,这样每400年闰97次,误差就极小了。因此,现在通用的公历又叫“格列高利历”。
文学和雕塑
文学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雕塑
罗马
哲学
建筑艺术
哲学和法学
儒略历——公历的基础
希腊
法学
代表:《荷马史诗》
代表:宙斯像、《掷铁饼者》
代表:帕特农神庙
代表:大竞技场、万神庙、凯旋门等
代表: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代表:《十二铜表法》
公历的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