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

文档属性

名称 日.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04 09:0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因时间有限,本节课约法三章:
1. 大家要大声读书,踊跃举手。
2、回答问题,不要拖拖拉拉,否则是小狗;
3.自觉作笔记完善学案,速度快,抓重点.
多谢合作!!!
巴金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家》 《春》 《秋》
《雾》 《雨》 《电》
旸谷( ):
姮娥( ):
皓月( ):
一撮灰( )寂寞:
凭栏:
yáng
héng
hào
日出的地方。
即嫦娥。
明亮的月亮。
cuō
孤单冷清。
靠在栏杆上。
巴金写这两篇短文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艰苦的相持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生命。作者与全国人民一起,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大家在读课文时,注意揣摩作者的感情,看看选择什么语气和语速最合适?
激情、悲壮
凄清、优雅
中速
慢速
(1)说说这两篇散文诗中一共都提到了哪些意象?
(2)飞蛾、夸父为什么值得赞美、怀念?巴金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3)月亮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
(1)说说这两篇散文诗中都提到了哪些意象?
(2)飞蛾、夸父为什么值得作者赞美、怀念?巴金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在作者眼里,飞蛾和夸父身上都有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扑向灯火;夸父为了理想,一往无前。他们都有一种伟大的行为,都有一种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由此,作者想到了人,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3)月亮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
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苏轼“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巴金在《日》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1)巴金在《日》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文中的飞蛾和夸父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和远古神话里的虚无飘渺的人物,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成了一种象征,是为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
国难当头,与其忍辱沉默、苟且偷生,不如用生命、鲜血捍卫祖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2)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3)象征手法多体现在一段或一篇之中,或着眼于全文的构思,要准确了解文章的象征义,就必须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和当时的思想感情,并深入分析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和作者的艺术幻想。
读完两篇散文诗,说说你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这些人和物,在文中有了新的内涵,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冰冷的思想感情。
散文诗是美的,是精致的艺术,一个文人的思想情操也是细腻的。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用下列句式进行赏析:
我认为“_________”这句子很美,它美在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日》:
激情洋溢
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
《月》:
细腻幽静
嫦娥奔月
追求光和热
改变冰冷
寄托人格理想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对
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就这两篇课文的内容,看看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有疑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