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范进中举》(2课时课件:54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范进中举》(2课时课件:54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3 21:56:1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范进中举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积累(44分)
1.填空。(3分)
《范进中举》节选自
,它是我国
代一部长篇
小说。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_____________,无情地抨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古时知识分子的摧残。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或监生应考。轮到乡试这一年就叫“乡试年”。
B.文曲星——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
C.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第十名称“亚元”。
D.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作“忌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3.对下列称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阁下”是敬称,用于称呼对方,旧时常用于书信中,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B.“在下”是谦称,用于自称,与“愚”“足下”意思、用法相同。
C.“世先生”是对有世交的平辈人的敬称。“世”表示世交,指两家之间世代有交往。
D.“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拙病(zhuó)
星宿(xiù)
斋公(zhāi)
锭子(dìng)
B.兀自(wù)
带挈(qiè)
烫酒(tàng)
腆着(tiǎn)
C.攥紧(zuàn)
簇拥(cù)
瞌头(kē)
癞虾蟆(lài)
D.轩敞(xuān)
桑梓(zī)
绾发(wǎn)
心窍(qìào)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伸)过来。
B.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一向有失亲近。”
C.我又不同你顽(顽皮),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
D.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挺着)肚子去了。
6.观察右面这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分别用一个成语描绘画面所反映的四种情况。(4分)
与群众说话:____________
与同事说话:____________
与上级说话:____________
与法官说话:____________
(2)写出此漫画蕴含的深意。(2分)
7.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5分)
(1)“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
(2)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
(3)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
(4)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
)
8.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②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对胃、肠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③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
④一张一弛之间,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A.①③⑤②④
B.③④⑤②①
C.③①⑤④②
D.①③⑤④②
9.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及其揭示的人物性格。(6分)
(1)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2)“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3)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昏厥、疯跑、跌倒、疯走上集四个层次。
B.范进发疯后,反复说“我中了!”表明范进念念不忘的就是科举,充分表现了他醉心功名利禄的嘴脸。
C.报录人出主意打范进一个嘴巴这一情节说明了中举后发疯不是个别现象,表现了作者对这类读书人的无情鞭挞,对科举制度的深切痛恨和批判。
D.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乡邻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同情可怜者,扶危济困的社会风气。
综合性学习。(12分)
(1)学过《范进中举》后,老师拟写了一副对联,其中上联已给出,请完成下联和横批。(3分)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看今朝, 
 ?
横批: 
 ?
(2)从下面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封建科举时代文人金榜题名后的什么心态?(2分)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我的探究: 
 ?
(3)“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有人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没有什么区别,学生就是“现代的范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4)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范进中举》的读后感,请找出其中标点符号误用和有语病的句子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有人说“范进中举”是一部喜剧。当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再加上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就更证明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但大笑之后,却也不得不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更深刻的意蕴。范进在中举之后就疯了,口中还不时地说着:“噫!好了!我中了……好了!我中了!”他独自跑到一个破庙中,在路上又摔了一跤,沾了一身黄泥,甚至都把头发摔散了,蓬头垢面的。因此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从这一点来看,他又是那么可悲,可悲的不是那让人不堪入目的外表,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灵魂。
①标点符号: 
 ?
②病句: 
 ?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9分)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众人问报录的,已是家里把屠户送来的几千钱打发他们去了。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丈人。胡屠户再三不安道:“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范进又谢了邻居。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员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屠户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1.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2.张老爷一见范进中举的题名录,马上就来拜访范进,并且说“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银子、送房子,张老爷这样做的目的是(
)(3分)
A.想巴结新中举的范进,为日后仗势办事铺平道路。
B.为的是结交新贵,拉拢范进,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C.拉帮结派,今后好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D.做给别人看,以表示走科举考试的路子才能过上好日子。
3.选段中作者花大量笔墨刻画胡屠户,并对张乡绅拜会进行了详细描写,有何用意?(4分)
(二)拓展阅读(17分)
周进发迹(节选)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只因这一句话道著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官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
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生进场?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一笔钱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著我这几个兄弟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不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果然中了。众人个个喜欢,一齐回到汶上县拜见父母、学师。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试三甲,授了部属。
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到广州上了任。(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有删节)
1.请你根据这段文字概括一下周进发迹的过程。(4分)
①进贡院自杀→②_______________→③众客人捐考→④______________→⑤众乡人拜会→⑥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
2.周进为什么在“贡院”里做出自杀行为?这种行为说明周进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3.“(周进)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请你分析一下周进喜出望外的原因。(2分)
4.“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这句话表现了当时社会一种怎样的现状?(3分)
5.试分析周进和范进两人的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范进中举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积累(44分)
1.填空。(3分)
《范进中举》节选自
,它是我国
代一部长篇
小说。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_____________,无情地抨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古时知识分子的摧残。
《儒家外史》
清代
讽刺
范进中举
对比
科举制度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或监生应考。轮到乡试这一年就叫“乡试年”。
B.文曲星——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
C.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第十名称“亚元”。
D.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作“忌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忌讳”指避开不吉利的内容,如称人“死了”为“去了”“老了”。“避讳”是表达敬意,如过去老百姓起名要避开皇帝的名字,现在晚辈不与长辈重名。要分清“忌讳”和“避讳”的区别。
3.对下列称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阁下”是敬称,用于称呼对方,旧时常用于书信中,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B.“在下”是谦称,用于自称,与“愚”“足下”意思、用法相同。
C.“世先生”是对有世交的平辈人的敬称。“世”表示世交,指两家之间世代有交往。
D.“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解析】B项中,“足下”是用于称呼对方的敬称,与“在下”“愚”不同。
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拙病(zhuó)
星宿(xiù)
斋公(zhāi)
锭子(dìng)
B.兀自(wù)
带挈(qiè)
烫酒(tàng)
腆着(tiǎn)
C.攥紧(zuàn)
簇拥(cù)
瞌头(kē)
癞虾蟆(lài)
D.轩敞(xuān)
桑梓(zī)
绾发(wǎn)
心窍(qìào)
 【解析】A.拙zhuō。C.瞌→磕。D.梓zǐ。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伸)过来。
B.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家乡),一向有失亲近。”
C.我又不同你顽(顽皮),你自回去罢,莫误了我卖鸡。
D.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挺着)肚子去了。
【解析】C项“顽”同“玩”。
6.观察右面这幅漫画,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分别用一个成语描绘画面所反映的四种情况。(4分)
与群众说话:横眉冷对
与同事说话:口若悬河
与上级说话:眉开眼笑
与法官说话:张口结舌
(2)写出此漫画蕴含的深意。(2分)
讽刺当今社会一些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庸俗势利的丑恶嘴脸。
7.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5分)
(1)“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引用)
(2)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反问)
(3)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借代)
(4)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夸张、反语)
8.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
①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②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对胃、肠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③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
④一张一弛之间,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A.①③⑤②④
B.③④⑤②①
C.③①⑤④②
D.①③⑤④②
【解析】五个句子是说明笑的功用的。中心句是第①句,应排在首句;第③句是对第①句的具体说明;第⑤句是连接第③句和第②句的过渡句;第④句是归纳笑的效果的,当放在最后。
9.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及其揭示的人物性格。(6分)
(1)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动作描写。写出胡屠户倨傲的性格特点。
(2)“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语言描写。写出胡屠户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很深,非常势利粗俗。
(3)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心理描写。写出范进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如痴如醉。
10.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昏厥、疯跑、跌倒、疯走上集四个层次。
B.范进发疯后,反复说“我中了!”表明范进念念不忘的就是科举,充分表现了他醉心功名利禄的嘴脸。
C.报录人出主意打范进一个嘴巴这一情节说明了中举后发疯不是个别现象,表现了作者对这类读书人的无情鞭挞,对科举制度的深切痛恨和批判。
D.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乡邻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同情可怜者,扶危济困的社会风气。
【解析】通过众人的变化反映出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综合性学习。(12分)
(1)学过《范进中举》后,老师拟写了一副对联,其中上联已给出,请完成下联和横批。(3分)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看今朝, 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
横批: 世态炎凉(或:趋炎附势) ?
(2)从下面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封建科举时代文人金榜题名后的什么心态?(2分)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我的探究: 示例:金榜题名后,欣喜若狂,得意扬扬,踌躇满志。 ?
(3)“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有人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没有什么区别,学生就是“现代的范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不同意。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不一样。现行教育对个人而言,是为了培养其自食其力的能力,传授文化和技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社会而言,是为了培养有用人才,为社会服务。而封建科举制度对个人来说,是名利的竞技场;对社会而言,是统治者愚民、巩固统治的手段。(意近即可)
(4)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范进中举》的读后感,请找出其中标点符号误用和有语病的句子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有人说“范进中举”是一部喜剧。当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动作,表情,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再加上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就更证明了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喜剧!但大笑之后,却也不得不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更深刻的意蕴。范进在中举之后就疯了,口中还不时地说着:“噫!好了!我中了……好了!我中了!”他独自跑到一个破庙中,在路上又摔了一跤,沾了一身黄泥,甚至都把头发摔散了,蓬头垢面的。因此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从这一点来看,他又是那么可悲,可悲的不是那让人不堪入目的外表,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灵魂。
①标点符号: “范进中举”的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动作,表情,神态”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
②病句: “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应改为“也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因此这时也不忘说:‘好了!我中了!’”应该把“因此”改为“然而”。 ?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9分)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到了家门,屠户高声叫道:“老爷回府了!”老太太迎着出来,见儿子不疯,喜从天降。众人问报录的,已是家里把屠户送来的几千钱打发他们去了。范进拜了母亲,也拜谢丈人。胡屠户再三不安道:“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范进又谢了邻居。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张老爷来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各自散了。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员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屠户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1.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胡屠户对范进畏惧的情态。
解析:结合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的心理来体会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2.张老爷一见范进中举的题名录,马上就来拜访范进,并且说“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还送银子、送房子,张老爷这样做的目的是(
B
)(3分)
A.想巴结新中举的范进,为日后仗势办事铺平道路。
B.为的是结交新贵,拉拢范进,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C.拉帮结派,今后好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D.做给别人看,以表示走科举考试的路子才能过上好日子。
解析:张乡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拉拢范进。
3.选段中作者花大量笔墨刻画胡屠户,并对张乡绅拜会进行了详细描写,有何用意?(4分)
答案;作者通过描写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解析:这两个人物是作品中的次要人物。次要人物主要起以下作用: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映衬主要人物,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③渲染气氛,奠定某种感情基调;④深化小说主题。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格式是:首先指出次要人物性格,然后说明次要人物的出现对故事情节发展、作品主题的表达、写作效果的体现等所起的作用。
(二)拓展阅读(17分)
周进发迹(节选)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只因这一句话道著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官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
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生进场?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一笔钱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著我这几个兄弟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官,那在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不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出了场,仍旧住在行里。金有余同那几个客人,还不曾买完了货。直到放榜那日,果然中了。众人个个喜欢,一齐回到汶上县拜见父母、学师。汶上县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试三甲,授了部属。
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到广州上了任。
(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有删节)
1.请你根据这段文字概括一下周进发迹的过程。(4分)
①进贡院自杀→②清醒后大哭→③众客人捐考→④录贡监首卷→⑤众乡人拜会→⑥会试中进士→⑦钦点广东学道
2.周进为什么在“贡院”里做出自杀行为?这种行为说明周进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说明周进是一个脆弱、受科举毒害至深的书呆子。
3.“(周进)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请你分析一下周进喜出望外的原因。(2分)
自己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就在眼前。
4.“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认识的,也来相认。”这句话表现了当时社会一种怎样的现状?(3分)
科举制度毒害了人们的灵魂,使整个社会人人都趋炎附势。
5.试分析周进和范进两人的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都是穷苦的读书人,无用的书呆子,读了几十年书都还没有考中秀才;他们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把握主要情节,绘声绘色讲故事。先自我复述,再在同桌间相互复述、补充,最后在班上复述。师生共评,并补充遗漏的重要情节。
2.细读课文,圈点勾画哪些人物、哪些情节、哪些词句、哪些描写,让你觉得“荒唐”(可笑、啼笑皆非、不可思议……)?并在文中批注你的感受。
3.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重点细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以胡屠户为例来赏析本文的讽刺艺术,并思考小说的主题。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关于“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院试(县级考试、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得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省级考试)考试时间在秋季。(秋闱)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春闱)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国家级考试)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
2.讽刺小说。
讽刺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它的特征是用嘲讽的表现手法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和腐朽反动的事物。在艺术表现上,这类小说充分调动各种讽刺艺术手段,用夸张、巧合、漫画式描写等手法突出被描写对象本身的矛盾、可笑或畸形的特征,形成强烈对比,极其简洁尖锐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读者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达到警诫教育或暴露、鞭挞、抨击的目的。著名的讽刺小说有我国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外套》、《钦差大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等。
二、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理清小说的三要素。
3.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1)课文中的范进在中举之后却疯了,这是为什么呢?
(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3)背诵第五自然段,分析其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
①作揖(

②星宿(

③攥着(

④腆着(

⑤斋公(

⑥行事(

⑦带挈(

⑧绾了(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节选自

回,作者是
朝的
。他写的这部书是
体的长篇讽刺小说,共
回,主要描写
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
的腐朽。
3.《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4.找出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
5.写法、形象和主旨填空。
课文运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刻画了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抨击了
,揭露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指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把握故事情节。
人物:
情节:
环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明确:
3.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文中标记)
二、研读课文内容
(一)范进中举前后概况
1.作者就中举前后分别选择哪些事情来写?全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
明确:
2.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填表格PPT)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该人物形象。(填表格PPT)
明确:
2.典型细节分析。(12段)
下文动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确:
3.仔细阅读文中对张乡绅和众邻居的描写,思考:
(1)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之前
与范进素不相识,为什么会来拜会范进,而且还又送银又送房?
明确:
(2)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4.精彩片断赏析(齐读第五段思考问题:)
(1)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
(2)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明确: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了!我中了!”有何含义?
明确:
●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明确:
(4)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明确:
(5)范进得知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设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明确:
(6)刻画邻居有何主要目的?
明确:
思考:课文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的?
明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就往门外飞跑……作者反复写他拍手、大笑,笔锋深刻而婉曲,勾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范进可笑而又可怜的腐儒形象如在眼前。
②______________。“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大眼望小眼……”有力地烘托出范进发疯的丑陋与可怕。
5.总体感知范进的艺术形象。
明确:
6.范进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意义。
思考: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明确:
版权所育】
附:读过,《儒林外史》的人补充还有哪些儒生和范进同类?
如周进,薛家集的老塾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在他别无出路不得不与商人为伍之时,一见到贡院号板,便满腹委屈,当着众商人的面,撞头痛哭,遍地打滚,“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听到几个商人要凑钱为他捐个监生,他就爬在地上磕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他与范进均是大半生穷途潦倒,受尽冷遇和歧视,最终爬了上去。而且一个喜疯,一个哭死,有异曲同工之妙。【来源:21·
这类人的大批存在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作者对之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表现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家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三、语言欣赏-----重点语句解析
1.“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第1段)
明确:
2.胡屠户吃的醺醺的。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第1段)
明确:
 
3.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第2段)
明确:
4.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第3段)
明确:
5.“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一句中的“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深意?(第8段)
明确:
6.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第8段)
明确:
7.“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此处属于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第9段)
明确:
8.“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的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第11段)
明确:
四、表现手法
1.以高超的_____笔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人物心态和社会风貌。
范进中举之前“唯唯连声”,逆来顺受,对功名不死心,迂腐又固执。中了举连呼“我中了”,竟然疯了,(可笑了疯态、治疯病的“药”竟是打嘴巴,而且这药方子只有报录的人才知道……)疯病好了,其他都已记不得了,中了个第七名却还记忆犹新。与张乡绅的攀谈之际,言语举止镇定自若,俨然一副“贵人”嘴脸。
一系列讽刺的手法,把这个腐儒的形象刻画得鲜明逼真。社会的丑恶也在这种巧妙的讽刺中得到揭示。
2.前后鲜明的_____。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趾高气扬和奉承诌媚、语言(对范进称呼的变化、对范母称呼的变化)、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范进自己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等,都对比鲜明地突现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3.人物_____个性化。
①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骂女婿和夸女婿的的几段话......
②范进的几段疯话......
③张乡绅拉拢新贵的那段对话,都是传神写照、剔肤见骨之笔。
4.运用_____描写、______烘托。
如范进喜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等。
五、拓展延伸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理由是:
2.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明确:
六、课后作业
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请你任选一个场面写一个片段,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③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④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一身的水。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哪几个词?这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场面?
2.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3.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4.“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字)
5.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6.范进得知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设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4张PPT)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吴敬梓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培养学生欣
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目标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第一课时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讽刺小说家。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父、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其父吴霖起,拔贡出身,只做过一任县教谕(八品学官),为人正直耿介,不慕荣利,对吴敬梓颇有影响。吴敬梓13岁丧母,后随父到任所,20岁中秀才(此后即屡举不中),23岁丧父。从此,他的生活起了很大变化,由于“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不数年而产尽矣”,大家都拿他作“败家子”的典型来教育子孙。他33岁时移居南京,生活愈加贫困,到后来甚至常常无米下锅。1754年病逝于扬州。
关于作者
吴敬梓一生中的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劣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的素材。
关于《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成书于作者50岁以前。这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刻画了100多个人物,但并无一个中心人物做主干,是连缀很多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
全书用白话写成,语言准确、生动、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成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
“外史”是指
指不见于正史的轶闻故事。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
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
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
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
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
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
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关于本文背景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院试(县级考试、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得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
即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
举行一次,(省级考试)考试时间
在秋季。(秋闱)秀才才有资格参
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关于“科举制度”
●会试(春闱)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国家级考试)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
读准字音
1.作揖
2.带挈
3.行事
4.长亲
5.腆着
6.星宿
7.兀自
8.轩敞
(

)
(
qiè
)
(
háng
)
(zhǎng)
(
tiǎn
)
(
xiù
)
(

)
(
xuān
)
9.相公
10.报帖
11.避讳
12.赊欠
13.绾发
14.桑梓
15.侥幸
16.攥紧
(xiàng)
(
tiě
)
(
huì
)
(
shē
)
(
wǎn
)
(

)
(
jiǎo
)
(
zuàn
)
17.啐
18.斋公
19.醉醺醺
20.癞蛤蟆
21.阎王
22.?嗑
23.瘟
(cuì)
(zhāi)
(xūn)
(lài

(yán

(hé)
(wēn)
1.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
2.宗师说我火候已到
3.叫浑家把肠子煮了
4.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5.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
6.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
(摆架子)
(指写文章的功夫)
(妻子)
(规矩)
(指教书的处所)
(拿给,送给)
区别词意
7.屠户……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
8.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
9.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10.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
(顾虑)
(很少)
(家乡)
(结交)
●点我朗读
1.指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把握故事情节。
人物:
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
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和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
环境:
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整体感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范进被屠户教训及向他借钱赴考遭拒。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结局: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12段):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10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1~12段):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3.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1
2
根据插图,复述课文故事梗概。
3
4
6
7
8
5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第二课时
①本文节选自《
 
》中的第
回。
②作者是
(朝代)的小说家
 

③他写的这部书是
体的长篇
小说,共
55
回。
④该书主要描写
   
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
  的腐朽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

《儒林外史》中的儒林是指

外史是指

儒林外史

清朝
吴敬梓
章回
封建社会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前课检测
讽刺
一群读书人
指不见于正史的轶闻故事
研读课文
1.作者就中举前后分别选择哪些事情来写?全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
2.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屠户贺喜
中举前
范进借钱
范进中举
时间顺序
中举后
屠户治疯
乡绅来拜
范进发疯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地位
 
每日小菜饭 猪油两三回
饿了两三天 没有早饭米
饿得看不见
众乡邻拿蛋 送酒 
   背米 捉鸡
胡屠户送肉
茅草棚
张乡绅送三进三间房屋
无盘费去应考
无钱打发报录人
众乡邻搬桌椅 
屠户送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纹银50两
胡屠户骂得狗血淋头
无人理会
无人帮助
胡屠户奉承恭维
众乡邻帮办各种事情
张乡绅拜访拉拢
范进中举前后对比
该死的畜牲!你中了甚么?
思考: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该人物形象。
项目
中举前
 中举后
对范进的称呼
说话的态度
所带的礼品
对嫁女的解释
对相貌的评价
对才学的评价
能否考中
对亲家母称呼
现世宝
老爷
贤婿老爷
训斥 狗血喷头
恭维奉承讨好
千恩万谢
一副大肠 一瓶酒
七八斤肉
四五千钱
倒运
养到30多岁  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尖嘴猴腮 不三不四
品貌又高 张府…也没有这样的相貌
不是你的文章好…舍与你的
才学又好
癞蛤蟆就想天鹅屁吃
天上星宿
你那老不死的老娘
你家老太太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文曲星打得吗?
权变权变
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正好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那种趋炎附势的现象,时人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则加以白眼。
?
下文动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特写镜头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心理,讽刺意味十足。
典型细节(12段)
仔细阅读文中对张乡绅和众邻居的描写,思考:
1.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之前
与范进素不相识,为什么会来拜会范进,而且还又送银又送房?
幸会!幸会!
世先生!
张静斋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在他中举后都送了东西来。范进疯了也是众邻居来帮忙。众邻居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2.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范进
胡屠户
众乡邻
张乡绅
中举前
中举后
家境贫寒
忍气吞声
地位卑微
卑怯畏缩
中举发病
地位顿变
谦卑恭敬
热衷功名
随意辱骂
粗俗势利
厉声训斥
蛮横倨傲
千种夸赞
万般讨好
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
视而不见
漠不关心
奔走效力
热心帮助
嫌贫爱富
登门拜访
百般拉拢
老奸巨滑
不屑一顾
总结: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2.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3.“好了!我中了!”有何含义?
4.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
“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
用?
5.范进得知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设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6.刻画邻居有何主要目的?
精彩片断赏析(齐读第五段思考问题:)
1.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1.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开头到“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描述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
“众人大眼望小眼”到结尾
描述范进发疯后众人的反应。
2.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昏厥---
疯跑---
跌进水塘---
疯走上集
3.“好了!我中了!”有何含义?
运用反复修辞,表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因为一旦中举,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能改变。
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
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侧面烘托范进的疯态。
4.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5.范进得知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设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达到如痴如狂、不顾一切的地步,但他大半生屡试不中,贫穷落魄,受人辱骂,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所以一旦中举苦苦追求一生的梦想突然实现,这种思想意识上的强烈反差使范进一下子不能适应过来所以会发疯。
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6.刻画邻居有何主要目的?
表明封建科举流毒已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反复强调他带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如写他一再拍手,一再大笑,连喊“中了”。起先,对着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接着就“笑着”“往门外飞跑。”“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后来,在集上还“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小结:课文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的?
1.精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2.侧面烘托。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大眼望小眼……”有力地烘托出范进发疯的丑陋与可怕。
总体感知范进的艺术形象
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意义
思考: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明确: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地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也便是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
重点语句解析
1.“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第1段)
这一段语言描写,突出了胡屠户这个以“杀猪”作为营生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女婿中了秀才是他修来的德,俨然以范进的恩人自居,对范进轻侮之至。  
范进唯唯连声。表现了范进对岳父的任意辱骂已习惯了,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  
2.胡屠户吃的醺醺的。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第1段)
“醺醺的”“横披”“腆”几个词语恰当地描画了胡屠户粗俗鄙劣的形象,读来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第2段)
一个骂人,一个被骂;一个吐痰,一个被吐。两相对比,凸显了范进的可怜与卑劣的灵魂,也表现了胡屠户的傲慢与市侩性格。
“啐”这一动作描写将胡屠户的凶相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地表现出胡屠户对范进态度恶劣、轻蔑至极。 
4.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第3段)
  此处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具体反映了封建社会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处境,也为后面范进中举后,邻居和张静斋的送东西形成对比作铺垫。  
 5.“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一句中的“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深意?(第8段)
新中的举人老爷“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如此狼狈不堪,而胡屠
户在极短的时间里,反差如此之
大,这些都令众人忍俊不禁。
“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范进、
胡屠户的辛辣嘲讽。
6.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第8段)
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屠户的动作,突出了一向对范进蛮横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敬畏,写出了他的势利。
7.“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此处属于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第9段)
细节描写。
“一路”“几十回”,说明
在整个行程中胡屠户扯范进
后襟的次数之多,讽刺味儿
更足。
一个“扯”字,充分表明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范进百般地奉承和逢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前倨后恭的市侩小人形象。
8.“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的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第11段)
 
胡屠户的这席话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一言道破了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原因,点明了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的天壤之别。点明了人们的相互关系随着金钱地位的变化而转移。
表现手法分析1
以高超的讽刺笔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人物心态和社会风貌。
范进中举之前“唯唯连声”,逆来顺受,对功名不死心,迂腐又固执。中了举连呼“我中了”,竟然疯了,(可笑了疯态、治疯病的“药”竟是打嘴巴,而且这药方子只有报录的人才知道……)疯病好了,其他都已记不得了,中了个第七名却还记忆犹新。与张乡绅的攀谈之际,言语举止镇定自若,俨然一副“贵人”嘴脸。
一系列讽刺的手法,把这个腐儒的形象刻画得鲜明逼真。社会的丑恶也在这种巧妙的讽刺中得到揭示。
表现手法分析2
前后鲜明对比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趾高气扬和奉承诌媚、语言(对范进称呼的变化、对范母称呼的变化)、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范进自己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等,都对比鲜明地突现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表现手法分析3
人物语言个性化
①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骂女婿和夸女婿的的几段话......
②范进的几段疯话......
③张乡绅拉拢新贵的那段对话,都是传神写照、剔肤见骨之笔。
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如范进喜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等。
表现手法分析4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
(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运用妙笔把这个人物丧魂落魄的丑态、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范进长期遭白眼,
一旦考中,如发生天旋
地转的变化,感情上承
受不了。绝大多数知识
分子听任封建统治者摆布,
背后隐藏的是悲剧,既可怜又可悲。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理由是:
在笑的背后是作家对腐朽的科举制度以及深受其毒害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无情揭露和讽刺,抨击和鞭挞,轻蔑和否定,是作家愤世嫉俗的感情。
2.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对人物多角度的描画,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本课小结
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请你任选一个场面写一个片段,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课后作业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学法指导:
1.速读课文,把握主要情节,绘声绘色讲故事。先自我复述,再在同桌间相互复述、补充,最后在班上复述。师生共评,并补充遗漏的重要情节。
2.细读课文,圈点勾画哪些人物、哪些情节、哪些词句、哪些描写,让你觉得“荒唐”(可笑、啼笑皆非、不可思议……)?并在文中批注你的感受。
3.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重点细读课文对胡屠户描写部分,以胡屠户为例来赏析本文的讽刺艺术,并思考小说的主题。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关于“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院试(县级考试、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得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省级考试)考试时间在秋季。(秋闱)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春闱)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国家级考试)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
2.讽刺小说。
讽刺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它的特征是用嘲讽的表现手法揭露生活中消极落后和腐朽反动的事物。在艺术表现上,这类小说充分调动各种讽刺艺术手段,用夸张、巧合、漫画式描写等手法突出被描写对象本身的矛盾、可笑或畸形的特征,形成强烈对比,极其简洁尖锐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读者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达到警诫教育或暴露、鞭挞、抨击的目的。著名的讽刺小说有我国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外套》、《钦差大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等。
二、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理清小说的三要素。
3.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1)课文中的范进在中举之后却疯了,这是为什么呢?
(2)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3)背诵第五自然段,分析其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
①作揖(

②星宿(

③攥着(

④腆着(

⑤斋公(

⑥行事(

⑦带挈(

⑧绾了(

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节选自

回,作者是
朝的
。他写的这部书是
体的长篇讽刺小说,共
回,主要描写
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
的腐朽。
3.《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4.找出小说三要素,理清课文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
5.写法、形象和主旨填空。
课文运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刻画了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抨击了
,揭露

答案:
1.
①yī
②xiù
③zuàn
④tiǎn
⑤zhāi
⑥háng
⑦qiè
⑧wǎn?
2.《儒林外史》


吴敬梓
章回
五十五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3.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4.主要人物:范进、胡屠夫、张乡绅等;故事情节: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不同的态度;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开端:范进被胡屠户训斥并借钱赴考。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而发疯。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而清醒了。结局:范进醒后众人对他的巴结。
5.课文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追求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指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把握故事情节。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和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范进被屠户教训及向他借钱赴考遭拒。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结局: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
3.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l~2段):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12段):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10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1~12段):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二、研读课文内容
(一)范进中举前后概况
1.作者就中举前后分别选择哪些事情来写?全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
明确:中举前:屠户贺喜
、范进借钱;中举后
: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来拜。时间顺序
2.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填表格PPT)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该人物形象。(填表格PPT)
明确: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正好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那种趋炎附势的现象,时人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则加以白眼。
2.典型细节分析。(12段)
下文动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确:特写镜头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心理,讽刺意味十足。
3.仔细阅读文中对张乡绅和众邻居的描写,思考:
(1)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之前
与范进素不相识,为什么会来拜会范进,而且还又送银又送房?
明确:张静斋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2)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在他中举后都送了东西来。范进疯了也是众邻居来帮忙。众邻居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小结: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4.精彩片断赏析(齐读第五段思考问题:)
(1)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开头到“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描述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
第二层:“众人大眼望小眼”到结尾。
描述范进发疯后众人的反应。
(2)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明确: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3)“好了!我中了!”有何含义?
明确:运用反复修辞,表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因为一旦中举,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能改变。
●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明确: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
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4)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明确:侧面烘托范进的疯态。
(5)范进得知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设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明确: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达到如痴如狂、不顾一切的地步,但他大半生屡试不中,贫穷落魄,受人辱骂,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所以一旦中举苦苦追求一生的梦想突然实现,这种思想意识上的强烈反差使范进一下子不能适应过来所以会发疯。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6)刻画邻居有何主要目的?
明确:表明封建科举流毒已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结:课文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的?
明确:
①精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就往门外飞跑……作者反复写他拍手、大笑,笔锋深刻而婉曲,勾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范进可笑而又可怜的腐儒形象如在眼前。
②侧面烘托。“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大眼望小眼……”有力地烘托出范进发疯的丑陋与可怕。
5.总体感知范进的艺术形象

明确: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6.范进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意义。
思考: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明确: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也便是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版权所育】
附:读过,《儒林外史》的人补充还有哪些儒生和范进同类?
如周进,薛家集的老塾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在他别无出路不得不与商人为伍之时,一见到贡院号板,便满腹委屈,当着众商人的面,撞头痛哭,遍地打滚,“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听到几个商人要凑钱为他捐个监生,他就爬在地上磕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他与范进均是大半生穷途潦倒,受尽冷遇和歧视,最终爬了上去。而且一个喜疯,一个哭死,有异曲同工之妙。【来源:21·
这类人的大批存在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作者对之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表现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家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三、语言欣赏-----重点语句解析
1.“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第1段)
明确:这一段语言描写,突出了胡屠户这个以“杀猪”作为营生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女婿中了秀才是他修来的德,俨然以范进的恩人自居,对范进轻侮之至。 
范进唯唯连声。表现了范进对岳父的任意辱骂已习惯了,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
2.胡屠户吃的醺醺的。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第1段)
明确:“醺醺的”“横披”“腆”几个词语恰当地描画了胡屠户粗俗鄙劣的形象,读来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第2段)
明确:一个骂人,一个被骂;一个吐痰,一个被吐。两相对比,凸显了范进的可怜与卑劣的灵魂,也表现了胡屠户的傲慢与市侩性格。
“啐”这一动作描写将胡屠户的凶相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地表现出胡屠户对范进态度恶劣、轻蔑至极。 
4.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第3段)
明确:此处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具体反映了封建社会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处境,也为后面范进中举后,邻居和张静斋的送东西形成对比作铺垫。
5.“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一句中的“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深意?(第8段)
明确:新中的举人老爷“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如此狼狈不堪,而胡屠户在极短的时间里,反差如此之大,这些都令众人忍俊不禁。“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范进、胡屠户的辛辣嘲讽。
6.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第8段)
明确: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屠户的动作,突出了一向对范进蛮横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敬畏,写出了他的势利。
7.“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此处属于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第9段)
明确:细节描写。“一路”“几十回”,说明在整个行程中胡屠户扯范进后襟的次数之多,讽刺味儿更足。
一个“扯”字,充分表明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范进百般地奉承和逢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前倨后恭的市侩小人形象。
8.“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的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第11段)
明确:胡屠户的这席话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一言道破了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原因,点明了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的天壤之别。点明了人们的相互关系随着金钱地位的变化而转移。
四、表现手法
1.以高超的讽刺笔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人物心态和社会风貌。
范进中举之前“唯唯连声”,逆来顺受,对功名不死心,迂腐又固执。中了举连呼“我中了”,竟然疯了,(可笑了疯态、治疯病的“药”竟是打嘴巴,而且这药方子只有报录的人才知道……)疯病好了,其他都已记不得了,中了个第七名却还记忆犹新。与张乡绅的攀谈之际,言语举止镇定自若,俨然一副“贵人”嘴脸。
一系列讽刺的手法,把这个腐儒的形象刻画得鲜明逼真。社会的丑恶也在这种巧妙的讽刺中得到揭示。
2.前后鲜明对比。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趾高气扬和奉承诌媚、语言(对范进称呼的变化、对范母称呼的变化)、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范进自己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等,都对比鲜明地突现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3.人物语言个性化。
①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骂女婿和夸女婿的的几段话......
②范进的几段疯话......
③张乡绅拉拢新贵的那段对话,都是传神写照、剔肤见骨之笔。
4.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如范进喜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等。
五、拓展延伸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
(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理由是:
作者运用妙笔把这个人物丧魂落魄的丑态、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范进长期遭白眼,一旦考中,如发生天旋地转的变化,感情上承受不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听任封建统治者摆布,背后隐藏的是悲剧,既可怜又可悲。
2.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明确:在笑的背后是作家对腐朽的科举制度以及深受其毒害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无情揭露和讽刺,抨击和鞭挞,轻蔑和否定,是作家愤世嫉俗的感情。
六、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对人物多角度的描画,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课后作业
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请你任选一个场面写一个片段,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②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③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④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一身的水。⑤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哪几个词?这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场面?
踹、挣、淋淋漓漓;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
2.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开头到“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描述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
第二层:“众人大眼望小眼”到结尾。
描述范进发疯后众人的反应。
3.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4.“好了!我中了!”这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呢?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字)
宣告几十年贫贱屈辱的生活就此结束,欣喜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
5.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侧面烘托范进的疯态。
6.范进得知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设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达到如痴如狂、不顾一切的地步,但他大半生屡试不中,贫穷落魄,受人辱骂,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所以一旦中举苦苦追求一生的梦想突然实现,这种思想意识上的强烈反差使范进一下子不能适应过来所以会发疯。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事件—中举。
2.读下面的一副对联,它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明确: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范进中举是不是好比今天的人考上公务员了呢?欲知究竟,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预习交流
1.关于作者。
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附生平:吴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中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清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关于《儒林外史》。
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中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3.关于本文背景。
“范进中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第一名秀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
4.关于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试之前必须参加院试(县级考试、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生员,俗称秀才,这是得功名的起点。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省级考试)考试时间在秋季。(秋闱)秀才才有资格参
加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春闱)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国家级考试)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
5.检查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嗑(hē)  作揖(yī)  带挈(qiè)
相公(xiàng)
醺醺(xūn)
行事(háng)
长亲(zhǎng)
腆(tiǎn)
亚元(yà)
解元(jiè)
啐(cuì)
绾(wǎn)
桑梓(zǐ)
轩敞(xuān)
锭子(dìng)
拙病(zhuō)
商酌(zhuó)
(2)区别词意。
①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摆架子)
②宗师说我火候已到
(指写文章的功夫)
③叫浑家把肠子煮了
(妻子)
④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规矩)
⑤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
(指教书的处所)
⑥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
(拿给,送给)
⑦屠户……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
(顾虑)
⑧些须几个钱,不够你赏人
(很少)
⑨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家乡)
⑩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
(结交)
三、整体感知
1.指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把握故事情节。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情节: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和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
环境: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范进被屠户教训及向他借钱赴考遭拒。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高潮:范进被胡屠户打了一巴掌清醒了。
结局:范进醒后人们对他的巴结。
3.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l~2段):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12段):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10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1~12段):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四、根据插图,复述课文故事梗概。(PPT)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
《儒林外史》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中举




一、前课检测(PPT)
二、研读课文内容
(一)范进中举前后概况
1.作者就中举前后分别选择哪些事情来写?全文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
明确:中举前:屠户贺喜
、范进借钱;中举后
:范进发疯、屠户治疯、乡绅来拜。时间顺序
2.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填表格PPT)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该人物形象。(填表格PPT)
明确: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胡屠户前倨后恭的不同态度,正好反映出当时社会上那种趋炎附势的现象,时人对权贵阿谀奉承,对寒士则加以白眼。
2.典型细节分析。(12段)
下文动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明确:特写镜头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推让的心理,讽刺意味十足。
3.仔细阅读文中对张乡绅和众邻居的描写,思考:
(1)张静斋是城中望族,之前
与范进素不相识,为什么会来拜会范进,而且还又送银又送房?
明确:张静斋的目的是为了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僚之间结党营私之风盛行。
(2)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众邻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漠不关心,在他中举后都送了东西来。范进疯了也是众邻居来帮忙。众邻居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这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小结: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4.精彩片断赏析(齐读第五段思考问题:)
(1)将本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开头到“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描述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
第二层:“众人大眼望小眼”到结尾。
描述范进发疯后众人的反应。
(2)归纳范进喜极而疯的四个过程。
明确: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3)“好了!我中了!”有何含义?
明确:运用反复修辞,表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因为一旦中举,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能改变。
●设想,范进在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明确:归根到底,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
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4)写“老太太慌”“邻居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等细节有何作用?
明确:侧面烘托范进的疯态。
(5)范进得知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设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明确: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达到如痴如狂、不顾一切的地步,但他大半生屡试不中,贫穷落魄,受人辱骂,几乎到了绝望的地步。所以一旦中举苦苦追求一生的梦想突然实现,这种思想意识上的强烈反差使范进一下子不能适应过来所以会发疯。从而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6)刻画邻居有何主要目的?
明确:表明封建科举流毒已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结:课文是怎样淋漓尽致地刻画范进发疯的丑态的?
明确:
①精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就往门外飞跑……作者反复写他拍手、大笑,笔锋深刻而婉曲,勾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范进可笑而又可怜的腐儒形象如在眼前。
②侧面烘托。“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大眼望小眼……”有力地烘托出范进发疯的丑陋与可怕。
5.总体感知范进的艺术形象

明确: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6.范进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意义。
思考: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在当时类似的状况并非仅有,课文中哪里透露这一社会状况?
明确:报录人在范进发疯后镇定的提出了解救方法,可见他见过类似的情形。这也便是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所在,从范进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批“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的儒生形象。【版权所育】
附:读过,《儒林外史》的人补充还有哪些儒生和范进同类?
如周进,薛家集的老塾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在他别无出路不得不与商人为伍之时,一见到贡院号板,便满腹委屈,当着众商人的面,撞头痛哭,遍地打滚,“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听到几个商人要凑钱为他捐个监生,他就爬在地上磕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他与范进均是大半生穷途潦倒,受尽冷遇和歧视,最终爬了上去。而且一个喜疯,一个哭死,有异曲同工之妙。【来源:21·
这类人的大批存在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作者对之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表现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家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三、语言欣赏-----重点语句解析
1.“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第1段)
明确:这一段语言描写,突出了胡屠户这个以“杀猪”作为营生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女婿中了秀才是他修来的德,俨然以范进的恩人自居,对范进轻侮之至。 
范进唯唯连声。表现了范进对岳父的任意辱骂已习惯了,是逆来顺受,甘受屈辱。
2.胡屠户吃的醺醺的。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第1段)
明确:“醺醺的”“横披”“腆”几个词语恰当地描画了胡屠户粗俗鄙劣的形象,读来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第2段)
明确:一个骂人,一个被骂;一个吐痰,一个被吐。两相对比,凸显了范进的可怜与卑劣的灵魂,也表现了胡屠户的傲慢与市侩性格。
“啐”这一动作描写将胡屠户的凶相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地表现出胡屠户对范进态度恶劣、轻蔑至极。 
4.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第3段)
明确:此处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具体反映了封建社会一个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处境,也为后面范进中举后,邻居和张静斋的送东西形成对比作铺垫。
5.“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一句中的“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深意?(第8段)
明确:新中的举人老爷“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如此狼狈不堪,而胡屠户在极短的时间里,反差如此之大,这些都令众人忍俊不禁。“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范进、胡屠户的辛辣嘲讽。
6.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第8段)
明确: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屠户的动作,突出了一向对范进蛮横的胡屠户对范进的敬畏,写出了他的势利。
7.“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此处属于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第9段)
明确:细节描写。“一路”“几十回”,说明在整个行程中胡屠户扯范进后襟的次数之多,讽刺味儿更足。
一个“扯”字,充分表明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范进百般地奉承和逢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前倨后恭的市侩小人形象。
8.“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的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第11段)
明确:胡屠户的这席话是作者的点睛之笔,一言道破了胡屠户对范进前倨后恭的原因,点明了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的天壤之别。点明了人们的相互关系随着金钱地位的变化而转移。
四、表现手法
1.以高超的讽刺笔法深刻生动地揭示人物心态和社会风貌。
范进中举之前“唯唯连声”,逆来顺受,对功名不死心,迂腐又固执。中了举连呼“我中了”,竟然疯了,(可笑了疯态、治疯病的“药”竟是打嘴巴,而且这药方子只有报录的人才知道……)疯病好了,其他都已记不得了,中了个第七名却还记忆犹新。与张乡绅的攀谈之际,言语举止镇定自若,俨然一副“贵人”嘴脸。
一系列讽刺的手法,把这个腐儒的形象刻画得鲜明逼真。社会的丑恶也在这种巧妙的讽刺中得到揭示。
2.前后鲜明对比。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变化:趾高气扬和奉承诌媚、语言(对范进称呼的变化、对范母称呼的变化)、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变化。范进自己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等,都对比鲜明地突现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3.人物语言个性化。
①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骂女婿和夸女婿的的几段话......
②范进的几段疯话......
③张乡绅拉拢新贵的那段对话,都是传神写照、剔肤见骨之笔。
4.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如范进喜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等。
五、拓展延伸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1)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中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
(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理由是:
作者运用妙笔把这个人物丧魂落魄的丑态、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范进长期遭白眼,一旦考中,如发生天旋地转的变化,感情上承受不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听任封建统治者摆布,背后隐藏的是悲剧,既可怜又可悲。
2.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明确:在笑的背后是作家对腐朽的科举制度以及深受其毒害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无情揭露和讽刺,抨击和鞭挞,轻蔑和否定,是作家愤世嫉俗的感情。
六、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对人物多角度的描画,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课后作业
本文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请你任选一个场面写一个片段,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