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导教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导教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4 21:1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乔庄中学“合作探究、问题带动”四段式课堂学习导学(教学)案
主备人
复备人
教研组长(领导)核查签名
课题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过程






个案补充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sound)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学习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自主学习掌握基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1)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2)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尺的伸出端,尺振动发出声音.(3)用鼓棰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宏亮的击鼓声.(4)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5)我这个活动,需要全体同学来配合一下: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声带振动,发出声音.通过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总结概括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vibration)产生的.[想想议议]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吹口琴弹簧片振动发声、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发声、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发声、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发声、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我们平常听唱片、录音是怎么回事?自学P13了解。2、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学生猜想:(1)声音由发声体传播出去,可能沿直线传播.(2)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证实你的猜想.引导学生: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击桌子的声音.[师]刚才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简单易行,而且有力地说明了声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问:有时候好像没有介质也能听到声音.比如雷声,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把它传递来呀.[师]雷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吗?[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想法.(演示实验)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铃声逐渐变小,最后直到听不到铃声.[师]请同学们再注意观察: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现象:随着空气逐渐进入,铃声逐渐加强.[师]启发学生思考,由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引导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师]经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同学们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正确结论.实际上,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问:月球上没有空气,登月宇航员怎么交谈呢?[师]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自学P15.[想想议议][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那么,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请同学们找出事实或实验来支持你的想法.学生举例……[师]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演示实验、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了: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做媒介将声音传播出去,那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5页图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介质的温度)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蒸馏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介质的种类)问题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想想做做][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尽可能的话,进行实际测量,看看哪个组的方法更合适,测得的声速更接近当时的真实值.对着山崖喊话,测出从喊声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t,再测出喊话者距山崖的距离s,利用v=,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检测1.一切正在______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上,________也停止。
  2.打鼓时,我们听到鼓声,声音是由鼓面的______而产生的,又通过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3.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物质,简称______,在不同的________中声音传播的速____________。
  4.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听不到彼此的对话声,这是因为_______,但可以传播___________。
  5.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m/s,合_______km/h。
  6.要想听到回声,你距离高墙至少要________m以上。
  7.人说话、唱歌时发声的声是________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的。
  8.用手按住发声的锣面时,由于锣面的_______停止,锣也就停止发声了。
  9.声音的传播速度随__________的不同而不同。
  10.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表明水能够_____。
  11.声音在下列哪种情况中不能传播(

  A.空气中B.煤油中C.金属中D.真空中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时只需要空气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发生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也能面谈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B.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发声
  C.发声体只能是固体D.发声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
  14.在电闪雷鸣的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闪电在发生雷声之前产生B.声音比光的传播速度小得多
  C.光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光传播速度快D.人耳接收声音信号迟缓,感觉滞后作业:练习册题选
教(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