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24 00:2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听完老师清唱的《说唱脸谱》后,猜猜下图白脸代表的是谁?。
考考你
—曹操
第16课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三国的建立,三国经济的情况。
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3.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标导引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一、曹操强大
我来解历史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我来解历史
材料:

材料二: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是岁乃募民屯田许(许昌)下,得谷百万斛(石)。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一: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许昌),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教材》
“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
募民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研学】
二、官渡之战
我来说历史
十万人
三、四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乌巢
我来说历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统一天下
三、赤壁之战
我来演历史
我来演历史
周瑜:我是周瑜。
孙权:我乃江东之主孙权,字仲谋。
黄盖:我是江东老将黄盖。
诸葛亮:我是孔明,此番来江东是劝说孙权与我家主公刘备联合起来抗曹的。
诸葛亮:曹操如今兵强马壮,一旦破了荆州,必将消灭东吴,因此,我们理应同心合力,联合起来,一致抗曹。
周瑜:曹操贸然南下,长途跋涉,人马劳顿,水土不服。而且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因此,我们只要巧施妙计,必定破曹。
孙权:太好了!真乃天助我也!
黄盖:那就依计来个火烧曹营吧,老将愿意身先士卒。
周瑜:好!将士们,俗话说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共同作战打败曹军吧!孙刘联军,共同抗曹!
战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双方兵力

10万 VS 4万

20万 VS 5万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袁绍VS曹操
以少胜多
(曹胜)
曹操统一北方
公元208年
以少胜多
(曹败)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VS孙刘联军
【研学】
2分钟
时间到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胜利了,而赤壁之战却失败了?讨论曹操后败的原因。
为什么呢?
【研学】
作为参考
曹操 败
1、曹军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赤壁之战后
三分天下
曹操 --
孙权 --
刘备 --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无力南下
巩固江南
巩固与发展
我来画历史
四、三国鼎立
请结合课本上的描述,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的简要示意图,要求能体现地理位置,并标注正确的国家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
我来画历史
4分钟
时间到
【研学】
示意图



220年洛阳
曹丕
221年成都
229年建业(今南京)
刘备
孙权
魏:重视农耕,兴修水利
蜀: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吴:率船远航夷洲(今台湾)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
刘备题
孙权题
袁绍题
曹操题
决战三国之巅
【评学】
判断下题的正误,正确填T,错误填F。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
【曹操题】
(F)
A
【刘备题】
B
C
A的建立者是?
B的都城在?
C的国号是?
曹丕
成都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A)
【孙权题】
【袁绍题】
恭喜你!不战而胜!
课堂小结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魏、蜀、吴
袁绍、曹操、孙权、刘备
200年、208年 、220年、 221年、 222年
②两大战役:
①一种局面:
③三国鼎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