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7回忆我的母亲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语文7回忆我的母亲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3 21:0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读准字音。
2快速阅读课文,大体了解母亲形象。
3根据内容划分层次结构。
4学习作者小处着眼选取材料,表现真情的方法。
5总结母亲人物形象。
6借鉴写作手法
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曾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佃农(diàn)
 
祖籍(jí)
仪陇(lǒng)
??
溺死(nì)
   
劳碌(lù)
私塾(shú)
??
衙门(yá)
   
横蛮(hèng
mán)
??
不辍劳作(chuò)
差役(chāi
yì)
妯娌(zhóuli)
和睦(mù?)
读准字音
快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
选择自己喜欢读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勾画关键性词语。
交流收获
交流句式:
初读课文,我读出了一位
母亲,表现在

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
??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
??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
??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寄其哀
述其功
颂其德
归纳明确:
??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我爱我母亲”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
忆的”
第一部分
——交待写文
  章的缘由。
——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明确了全文叙事线索。
第二部分
找出各段落的中心句,并用铅笔标注出来。
第二段:我家是佃农。
第三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四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五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第六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
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七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
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八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
 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家庭环境
劳动能手
(爱憎分明)
小结: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分析写作手法:
  
 在写法上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请画出
 有关议论的句子。
  例如第8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
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亲没有灰心,她
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议论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感的作用。
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来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
  课文分析了作者回忆母亲在日     常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为什么选材
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
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爱憎分明
 表现了母亲作为劳动妇女这方面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
.研讨第9段
注意写作方法:
前后呼应的写法
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送子读书。
提问:(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
明确:支撑门户、被逼。
这种前面文字与后面文字内容相联系、相照应的写法就是前呼后应。其好处是交待了因果关系,使文章严密。
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
  (提示:概括大意时注意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
    生活。
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
综上分析,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是什么?
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理解儿子,支持革命。
研讨分析第三层(第14、15段)
1.归纳层次大意。
明确: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
提问: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作者感谢母亲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
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这是母亲留给儿子最宝贵的财富,作者也深深懂得
这“财富”的价值及其对自己的深远影响,从而对
母亲发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分列为两段。
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
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
的思想感情。
朗读最后两段,归纳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学完这篇回忆录,我们应该向朱德同志学习什么崇高品质?
   明确:爱母亲,并把这种爱扩大到爱广大劳动
人民,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崇高思想品质。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不辍劳作
识大体、明事理
深明大义
勤劳朴实
勤俭持家
理解、支持革命
热爱劳动
 
学习本文文风纯朴、语言平实的优点和选材精当,叙事、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以时间为顺序(纬线)、以“勤劳一生”为线索(经线)进行布局谋篇的巧妙的组材方法。
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
家庭作业
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
2、《蓉城课堂》6课全部作业
3、(自选题)亲自实践:感受母爱,回报母爱。
A: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
B:亲手为母亲做一个礼物。
C:帮助母亲做家务,体会母亲的辛劳。
D:你想对母亲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