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回忆
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其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朱德同志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岗山,与毛泽东所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二届人大后,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共和国十大元帅
:
朱
德
彭德怀
林
彪
贺
龙
陈
毅
刘伯承
罗荣桓
聂荣臻
徐向前
叶剑英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
2月25日病逝,享年86岁。3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朱德同志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4月10日,延安各界举行公祭。
朱德同志故居
朱德故居纪念园
朱母钟太夫人像及墓地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她留给儿子怎样的回忆?
给下列红字注音
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
衙门(
)
横蛮(
)
不辍劳作(
)
饱尝(
)
妯娌(
)
和睦(
)
差役(
)
迁徙(
)
diàn
jí
lǒng
nì
lù
shú
yá
hèng
mán
chuò
cháng
zhóu
l?
mù
Chāi
yì
x?
⑧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①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⑤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⑥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⑦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回忆录
“爱”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
??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
??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她的美德,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
??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寄其哀
述其功
颂其德
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
总叙
分叙
总叙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明确:“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明确:“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明确: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第一段对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
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阅读课文第2-14自然段
明确:勤劳俭朴:4、5、6、12、13;
宽厚仁慈:7。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明确: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对革命的支持,
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回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这两方面品质的有哪些段落?
第二部分分层,以在家—离家—感谢母亲
作为分界点。
第1层(2-8)宽厚仁慈,勤劳简朴,坚强不屈。
第2层(9-13)支持我求学,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第3层(14、15)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
作者小时候
1895—1900
1905
1908
1919
1924—1927
1937
1944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思想品质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勤劳俭朴、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退佃、搬家和天灾
没有灰心,反感为富不仁者
坚强不屈
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供“我”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支持和慰勉“我”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热爱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勤劳一生
文章哪引地方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
母亲对“我”的影响很早就开始了。
“我”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八九岁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时期母亲教给了“我”许多生产知识,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母亲的阶级意识,启发了“我”寻找光明的愿望,使“我”外出求学、参加革命、献身于抗战事业。
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
小结: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 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分析写作手法:
在写法上运用了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请画出
有关议论的句子。
例,如第8段,在叙述乙未年退佃搬家的悲惨遭遇
这件事之后,就写了下面的议论:“母亲没有灰心,她
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这议论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性格和爱憎分明情
感的作用。
同时也暗示了母亲后来支持儿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
??
课文分析了作者回忆母亲在日 常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为什么选材
尽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这正是本文在选材方面的高明之处。
在文章的第14-16自然段,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3、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
1
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
2
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3
小结
本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等所表达出来的观点、认识或情感。
格式:本文记叙(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表现(表达、赞美、反映、歌颂)了……。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林
肯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
丁
————纪伯伦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
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与母亲有关的俗语:
母
亲
冰
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献给母亲的诗
母亲是一张弓,我是弓上的箭。
您宁肯将筋骨拉断,
也要把孩儿送到人生之巅。
母亲是一座桥,
任我将您的脊梁踏弯,
不管风霜雪雨,??都把我送到理想的彼岸。??
母亲是一轮明月,我是您身边的云片,
每当我读书夜半,您常用笑脸把我陪伴。
母亲是一条小船,?风口浪尖从不回旋,
勇敢地载着儿女们,渡过了多少激流险滩。????
母亲是一座高山,??您伟岸的身躯。
立地顶天,竭力把您的儿女举到宇宙之间
……?
献给所有的母亲
你的眼是冬日的暖阳:
我是游子,
照亮了孤路的方向。
你的手是柔柔的温泉:
我是山岩,
轻抚我冰冷的石玄。
你的爱是自由的晴空;
我是鸟儿,
逃离了人间的猎枪。
这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的幸运和温暖:
我是你的女儿,
你是我的母亲。
母
爱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
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
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
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
在寒冷的年代里,母爱是温暖。
在温暖的年代里,母爱是关怀。
在文明的年代里,母爱是道德。
在欢乐的年代里,母爱是幸福。
母爱是指南针,在迷路的时候为你指明方向。
母爱是精神,为你扫除障碍的动力。
母爱是明镜,照出你的缺点和不足。
母爱是船舶,载你走向成功之路。
母爱可以使你在痛苦中得到安慰。
母爱可以使你在孤独中得到欢乐。
母爱可以使你在失望中得到希望。
母爱可以使你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汪国真《感谢母亲》
1.请大家积累有关“母爱”主题的诗文。
2.请大家抓住生活中母亲爱我们的一个或几个细节来观察,体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