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 分苹果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2 分苹果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4 07:0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体验平均分。
难点:理解等分的含义,能正确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60页内容和第61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小圆片
2.学具准备:小圆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1.回顾所学知识,解答下面问题。
把8朵花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朵?
请同学们用不同的分法分一分,交流汇报最后分得的结果,教师订正,并引导学生回顾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
1朵1朵地分或2朵2朵地分,4个小朋友都分到2朵花。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平均分。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情境图。
(1)提问: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把12个苹果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也就是把12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多少。
(2)指示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实际操作分一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
①1个1个地分,结果每堆都有4个苹果。
②2个2个地分,结果也是每堆都有4个苹果。
③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一次分好的,每堆仍是都有4个苹果。
教师指明:这些分法都是正确的,分的结果也都是一样的。
(3)提问:每袋装4个,需要几个袋子?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袋装4个苹果,求需要几个袋子,也就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4个为一份,看能分成几份。分成几份,就需要几个袋子。
(4)指示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实际操作分一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
每4个装一袋,就数出4个放一堆,再数出4个放成一堆,……这样一共就分成了3堆,说明需要3个袋子。
2.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说一说……的地方”的内容。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归纳。
(1)两次分苹果的相同之处:①分的物品总数相同,都是分12个苹果;②都要求平均分;③每份分的个数都是同样的。
(2)两次分苹果的不同之处:第一次分苹果,知道要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第二次分苹果,知道每份的个数,求能分成几份。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创设“分苹果”的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一种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分到几个;另一种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形的同时,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