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农家小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2.能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3.通过练习,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难点:从情境图中正确且完整地提取数学信息,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问题。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93页内容和第94页“练一练”的第1~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回顾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1)口算下面各题。
4×7= 8×3= 5×9=
24÷8= 36÷6= 49÷7=
(2)32是4的( )倍。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
第一组信息:今年结了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
第二组信息:青椒高7厘米,黄瓜高35厘米;
第三组信息: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
第四组信息:墙上挂了6串玉米,每串玉米上有8根玉米;
第五组信息:有12只兔子,装在4个笼子里。
(2)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鼓励学生找对信息并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分组,小组内讨论问题的解决思路。
(3)交流汇报,教师梳理归纳。
问题一:墙上挂了6串玉米,每串有8根玉米,墙上挂了多少根玉米?
求一共有多少根玉米,就是求6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8×6=48(根)或6×8=48(根)
问题二:有12只兔子,装在4个笼子里,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要把这些兔子平均装到笼子里,就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12÷4=3(只)
问题三: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需要几个盒子?
求要几个盒子,就是求5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
54÷6=9(个)
问题四:今年结了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南瓜,需要装几筐?
求需要装几筐,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20÷4=5(筐)
问题五:青椒高7厘米,黄瓜高35厘米,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
求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5÷7=5
小结:①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时候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用除法计算。
2.提问:在“农家小院”里,你有哪些收获呢?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有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与同学们交流并一起解决。
指名学生说说交流内容,教师及时给予表扬。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94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94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一练”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