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复习
一、复习目标:
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能说出
O2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铁丝等在O2中燃烧的现象,记住O2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重点)
3.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重难点)
【温故知新】
知识点一: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1.空气的组成
⑴对空气组成的研究:法国的化学家
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
组成
的结论,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1∕5。
⑵空气的成分及组成
空气成分
氮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0.03%
特点
相对固定成分
可变成分
⑶氮气:①性质:通常状况下是
颜色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通常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用途:作灯泡
,作粮食瓜果的
,用于制
等。
⑷稀有气体:
①性质:通常都是
颜色,
气味的气体,通常化学性质
,被称为
。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
气还可用于填充气球等。
2.人类需要洁静的空气
⑴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
、
、
等。
⑵危害:
可形成酸雨;
可导致“温室效应”。
⑶防治措施:研制和开发
;工厂的废气要
;在汽车上安装尾气
,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组成
由
组成,组成固定
由
组成,组成不固定
微观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
分子构成
由
分子构成
性质
有固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无固定的性质,其中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联系
纯净物混合得到
;混合物分离得到
。
知识点二:性质活泼的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
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
木炭
比在空气中燃烧更
,发出
放出
,生成能使
的气体
硫
发出明亮的
色火焰,生成有
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铁
剧烈
,
,放出
,生成
色固体
石蜡
发出
光,放出
,集气瓶内壁有
,有能使澄清石灰水
的气体生成
石蜡+氧气——
+
2.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不易溶于水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化学性质
供给呼吸
炼钢、切割金属等
由上述表格信息,反映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知识点三:氧气的制法
1.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这一过程为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常有以下三种方法,请结合下面的装置图完成下表:
反应原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装置
注意事项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加热KMnO4
①加热KMnO4管口处放
②试管口要略
③用排水法收集时要等到管口出现
才收集;④结束时应先
再
加热KClO3
与MnO2
常温分解H2O2与MnO2
长颈漏斗下端要
3.检验O2方法:把
伸入集气瓶中,若
则证明是氧气。
验满的方法:若用排水法收集时。当看到
时,表明已收集满(注意:氧气瓶应竖直放置);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则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若木条
,说明氧气已满。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⑴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反应速率,但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
⑵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所起的的作用。
【复习反思】
1.你认为本单元的易错点、易混点、难点有哪些?
(
A
B
C
)2.在自主学习中,你遇到了哪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知识网络
三、自我测评
1.如图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是
(2)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该实验可推论出它的性质
有
、
(写出两条即可)
(4)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写出一条即可)
【回顾与反思】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成功的关键主要有: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所选的药品只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③燃烧时加入的红磷(或白磷)要过量;④等到仪器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等。
2.实验室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从经济、操作简便、安全等角度考虑,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理由是
前两种制法与第三种制法的发生装置相比较,不同点主要在哪里?
3.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下同)____,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通常用如右图所示的洗气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
(填字母)。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生石灰
D.氯化钠固体
【回顾与反思】
1.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主要有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三种,选择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即与空气的密度的大小比较)
3.气体的干燥要选择合适的干燥剂:根据酸碱的化学性质,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固体NaOH
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
CO2
SO2
(它们溶入水分别得
H2CO3
、H2SO3
),而H2
、O2
为中性气体既可用浓硫酸干燥,也可用固体NaOH干燥,还可用中性干燥剂如固体CaCl2干燥。同时要结合干燥的装置来选择该用何种干燥剂。
【变式训练】
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3)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若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
再
;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留少量水或是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H2O
。
①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______。
②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知识方面:
能力培养与学习方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