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苏幕遮》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苏幕遮》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6 21:1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幕遮?》导学案?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解词】
消溽暑:消除潮湿的暑气。溽,潮湿。
侵晓:快天亮之时。侵,渐近。
窥:偷偷地察看。
宿雨:昨夜下的雨。
一一:一个接一个地;逐个。
去:前往。指回归故乡。
吴门:苏州别称。
长安:代指宋朝都城汴京。
渔郎:捕鱼的儿郎,指词人儿时昔日旧友。
芙蓉浦:长满荷花的水边。浦,水边。
五月盛夏的汴京的一个早晨,昨夜刚下过雨,天气闷热,空气潮湿,词人刚刚醒来;嗅到昨夜消溽用的沉香残味,听到周围的鸟叫,屋内一片静寂。放眼窗外,看那鸟雀在屋檐下探出头来观察天气晴和,欢呼雀跃,叽叽喳喳,可爱极了。日出之后,荷叶上的雨珠被蒸干。明净的水面上挺立着圆圆的荷叶在风中摇摆……眼前的一切让词人无限感慨,之后他陷入回忆,怀念昔日旧友,思念故乡,梦回故乡……?
  
知识迁移连接:重点描写风荷
联系朱自清《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
探讨:
1、
上片写了哪些景物?
2、
写景手法有何特点?
1、焚烧的沉香
屋檐下叽叽喳喳的鸟雀
荷叶上被初阳蒸干的宿雨
亭亭玉立的风荷
2、(1)动静结合
联系《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2)拟人
  呼

拂晓时分鸟儿从屋檐底下探出头,夜雨后天气初晴,叽叽喳喳,欢呼雀跃。
(3)工笔:写景状物,形神兼备。
形:外形
荷叶造型:圆
范围及数量:一一(一个接一个;逐一)
高度
水面(出水芙蓉;“田田的叶子出水很高”)
荷花的味道
清(清香)
神:神韵
气质
精神
举(挺立峭拔,夏荷生机勃勃;亭亭玉立,如女子般娇美动人)
清(清爽、清新,在闷热的溽暑中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清廉,荷出污泥而不染)
总结:上片炼字多有胜处,后三句更为佳句,堪为荷中描写的终结者。王国维曾评:“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第三十六则)
二、探讨:
1、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谈一谈。
2、“五月渔郎相忆否”词人为什么不直接表白自己思念昔日旧友——渔郎,却要故意低问渔郎是否思念自己?
1、(1)感叹羁旅行役之愁。“故乡遥”“久作长安旅”词人感叹故乡遥远,自己长久旅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指京城汴京)。
(2)追忆昔日旧友。“五月渔郎相忆否?”词人身处异地,无比思念家乡的朋友。
(3)强烈的思乡盼归之心。“何日去”“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词人急切想早日回家,且因思成梦,梦回故乡。?
2、落笔对面,曲折有致。低问家乡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从对方写起以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板书总结】?????????
全词构思及内容: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下片,通过“风荷”过渡,自然天成。
睹“荷”思乡亿旧
慨叹羁旅行役之愁
眼前“荷”——忆旧日友——梦入旧地“荷”。
(五月渔郎相忆否)
三、练习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静谧、美好。抒发了诗人游玩西湖,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四、课后作业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自己却被叛军俘获,禁于长安。
诗人在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时,有何特殊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有何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