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5 12: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挪威的冰川熔化
冰花
挪威的冰川熔化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建构知识体系。
2.通过对物态变化条件及其应用的练习巩固,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温度计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生活中物态变化的事例
温度:
温度
测量:温度计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四、知识梳理
原理:
摄氏温标
常用温度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单位:摄氏度

符号:℃
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使用前观察:
使用
温度计的使用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正确记录温度数值,要有单位
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
量程:
分度值:
0.1℃
注意: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将玻璃管内水银甩回玻璃泡,如果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用来测病人的体温,读数值只升不降。
35℃~42℃
【补充】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晶体的熔化过程
温度/℃
时间/min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温度/℃
时间/min
A
B
C
D
看图思考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晶体凝固过程
非晶体凝固过程
温度/℃
时间/min
温度/℃
时间/min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概念:
液体蒸发时的特点:
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不断吸热,温度降低。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概念:
沸点:
液体沸腾的条件:
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吸热
液体沸腾的温度
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图像
A
温度/

时间/
min
t。
B
C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温度条件
发生部位
汽化程度
温度变化
汽化吸热
任何温度下
一定温度下(沸点)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缓慢
剧烈
温度不变
温度降低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升华
(吸热)
雾凇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升华
(吸热)




先升华后凝华
抢答题—看谁反应快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
2、雾的形成——
3、露的形成——
4、霜的形成——
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
6、冰镇啤酒瓶“冒汗”——
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
8、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液化
液化
液化
凝华
液化
升华
凝固
五、演练巩固
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10、冰棒冒“白气”——
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
12、冰棒纸上结的“霜”——
先升华后液化
液化
先汽化后液化
凝华
13、衣箱中的樟脑球日久变小了——
14、湿衣服变干——
15、冰棒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升华
汽化
熔化
成语、谚语、古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
釜底抽薪
下雪不冷,化雪冷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钩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蒸发
——沸腾
——凝华、熔化
液化
凝华
1、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响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是用
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小试身手—请完成下面几个小练习
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有时会出现水雾,有时又会出现冰花,你能解释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吗?它们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哪一面?
作业1
:问题讨论
六、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说说你的疑惑。
汽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作业2:以《水滴旅行记》为题,写出一篇关于水循环的科普短文。